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龙义

作品数:45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中毒
  • 11篇职业病
  • 8篇职业病危害
  • 7篇尘肺
  • 6篇铅中毒
  • 6篇健康
  • 6篇尘肺病
  • 4篇中毒事故
  • 4篇发病
  • 4篇发病情况
  • 4篇发病情况分析
  • 4篇病情
  • 3篇电站
  • 3篇预评价
  • 3篇职业健康检查
  • 3篇职业卫生
  • 3篇统计分析
  • 3篇硝基
  • 3篇硝基苯
  • 3篇流行病

机构

  • 24篇海南省疾病预...
  • 22篇淄博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淄博市周村区...
  • 1篇淄博市张店区...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45篇王龙义
  • 20篇夏猛
  • 14篇金蕾
  • 12篇王晓芳
  • 12篇郭平
  • 11篇张文
  • 9篇陈云
  • 7篇于平
  • 6篇李宾
  • 5篇陈玉珅
  • 5篇张虎
  • 3篇李宁
  • 3篇姜程
  • 3篇王川健
  • 2篇李娟
  • 2篇许文芳
  • 2篇李姣
  • 1篇李永忠
  • 1篇杨立军
  • 1篇潘鸣镝

传媒

  • 18篇中国工业医学...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第二届全国中...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第十七次全国...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昌江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本底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开展在建的海南昌江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本底监测,建立该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基线数据库,为当地政府和核电站提供宝贵的基线资料,为国家提供基本国情资料。方法依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和《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进行监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为0.02—0.36μGy/h,均数为(0.10±0.06)μGy/h,雅加林场最大,新村、永安村最小。室外天然γ辐射外照射所致居民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87.07μSv。距核电站2、5、10、20、50km均数分别为(O.08±0.04)μGy/h、(0.06±0.02)μGy/h、(0.08±0.03)μGy/h、(0.12±0.02)μCy/h、(0.16±0.10)μGy/h,其中除了距核电站2km和10km均数外,其余各距离均数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昌江核电站周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在海南省正常室外天然辐射本底水平内;室外天然γ辐射外照射所致居民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在我国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内,当地居民在此人均年有效剂量时对健康是安全的。
陈玉珅王川健王龙义雒潇陈妹
关键词:环境辐射
某化学品仓储运输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化学品仓储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该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工作场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有烃类(戊烷、己烷、庚烷、环己烷等)、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沥青挥发物、甲醇、氯仿、苯酚、丙酮、液碱、硫磺、汽油、柴油、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夏猛王龙义王晓芳郭平
关键词:化学品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化学毒物
2006—2014年海南省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2006—2014年海南省共报告农药中毒354例,死亡15例,生产性农药中毒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分别占18.93%、81.07%,两种农药中毒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农药中毒以0-25岁年龄段为主(占29.94%),病死率以5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占8.33%);生产性农药中毒男性高于女性,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P〈0.05)。中毒病例主要分布在澄迈县、保亭县和临高县3个省直辖县,中毒品种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原因主要为个体无防护和徒手配药,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原因是误服(用)和自服。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本省农药中毒防治的关键,应加强农药的监管和培训教育,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农药中毒的综合防治。
金蕾王龙义王毓琛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2020—2022年海南省某石油炼化企业338名苯系物作业工人血常规纵向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20—2022年海南省石油炼化企业苯系物(benzene,toluene,ethylbenzene,and xylenes,BTEX)暴露工人血常规异常率及趋势,进而精准的为BTEX暴露工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以2020—2022年海南省某石油炼化企业连续3年接触BTEX且工龄≥1年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纵向分析BTEX暴露与工人血细胞计数异常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020—2022年海南省某石油炼化企业共有338名BTEX暴露工人连续3年进行健康检查,其中男性302人,女性36人;2020—2022年石油炼化企业工人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男性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白细胞计数平均值逐年增高,分别为6.71×10^(9)/L、7.02×10^(9)/L和7.09×10^(9)/L;2020—2022年男性BTEX暴露职工红细胞异常率3年分别为5.63%、3.97%和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女性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红细胞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3.36%、5.96%和9.81%(P<0.05);男性不同吸烟情况血红蛋白浓度和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均呈下降趋势,不同饮酒情况血红蛋白浓度异常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异常率高于男性,而男性红细胞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BTEX暴露对男性红系血液具有潜在毒性,需要对接触BTEX的工人进行量化苯系物测量的纵向研究,以确认低水平BTEX暴露的血液毒性。
范世恒吴祺晟周炳贤王龙义于德娥张静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
蓄电池制造业铅中毒的预防控制与消除
淄博蓄电池厂建厂初期,铅的危害相当严重,铅中毒的患病率高达38.27%。经过近40年不断地进行工艺改革和采取卫生技术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消除了铅中毒。本文通过对淄博蓄电池厂采取的综合措施控制铅中毒效果的研究,探讨蓄电池制造...
王龙义张文李登久夏猛于平
关键词:铅中毒职业卫生
文献传递
某蓄电池企业铅中毒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预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对某蓄电池企业铅中毒发病状况及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某蓄电池厂自建厂以来共发生377人次的铅中毒,铅中毒的患病率为2.99%,经过持续不断的落实和完善预防控制措施,铅中毒得到了有效控制,1992年以来未再发生铅中毒;在工作场所中铅的浓度为0.31 mg/m3(铅烟的浓度为0.12 mg/m3,铅尘的浓度为0.37 mg/m3)时,则可实现铅中毒的患病率为0;在巩固现有的预防控制水平下,有望继续保持消除铅中毒的控制目标。
王龙义曾德斌
关键词:铅中毒
建筑陶瓷企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起事故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王桂崔俊梅王龙义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建筑陶瓷事故分析企业中毒事故事故经过
国内外中小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近年来,因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动荡带来的竞争加剧,我国职业人群遭受到日益增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困扰。职业有害因素的范围已经由传统的有毒有害因素,扩展到一切可能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因素[1]。同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剩余劳动力大量涌人城镇,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相对于城市原有工人,文化程度较低,
夏猛李宁王晓芳王龙义郭平
关键词: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中小企业职业性有害因素有毒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经济全球化
海口市公交司机全身振动暴露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2023年
[背景]长期暴露于全身振动(WBV)影响职业司机身体健康,对城市公交司机暴露的WBV特征与健康风险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分析海口市公交集团3家分公司31条线路的公交车司机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特征,探索公交车司机WBV相关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从海口市公交集团3家分公司运营的142条线路中按比例共抽取31条线路,监测31位公交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情况。在公交司机驾驶座椅位置安装六通道人体全身振动测量仪,测量司机驾驶时长内的x、y、z三轴向的频率计权加速度(a_(wx)、a_(wy)、a_(wz))与三轴向波峰因数(CF_(x)、CF_(y)、CF_(z))数据。应用基于aw的8 h频率计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A(8)]与基于振动剂量(VDV)的日暴露振动剂量[VDV(8)]两种方法,参考ISO 2631-1:1997标准对A(8)与VDV(8)推荐的行动限值与暴露限值,将WBV的健康风险分级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对3家分公司的公交线路的WBV健康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Fisher’s精确法,分析A(8)与VDV(8)两种评价方法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对象的WBV合成加速度(av)范围为0.321~0.680 m·s^(-2),监测区间VDV与VDV(8)的范围分别为3.824~10.174 m·s^(-1.75)与6.039~13.505 m·s^(-1.75)。av的均数加减标准差为(0.480±0.100)m·s^(-2),监测区间的VDV为(6.987±2.737)m·s^(-1.75),VDV(8)为(9.773±4.540)m·s-^(1.75)。a_(wx)与a_(wz),a_(v)与a_(wz)存在较强的正相关,CF_(x)与CF_(y),CF_(y)与CF_(z)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分别采用A(8)与VDV(8)两种评价方法对公交线路WBV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未呈现“高健康风险”水平。采用A(8)评价“低健康风险”水平的线路数为26条,而采用VDV(8)评价“低健康风险”水平的线路数为12条。3家分公司采用两种方法评价的风险等级结果一致的线路数分别为6、6、5条,一致率分别为66.7%(6/9)、54.6%(6/11)和45.5%(5/11)。两种评价方法对WBV健康风险评价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
陈云王龙义王忠旭贾宁陈青松
关键词:全身振动频率计权波峰因数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伴我成长三十载——贺《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2018年
经历三十年风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已经从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为亭亭如盖的大树。三十年,对于一棵树,足够枝繁叶茂;对于一个人,从婴儿到盛年;对于一本专业期刊,正当厚积薄发。《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年,正是我国卫生体制经历改革的三十年,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从行政管理走向法治管理并不断完善的三十年,也是我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携手同行的三十年。
王龙义
关键词:创刊职业病防治工作厚积薄发卫生体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