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良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肤
  • 3篇疗效
  • 2篇寻常型
  • 2篇梅毒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寻常型银屑病
  • 1篇寻常型痤疮
  • 1篇烟酸缺乏症
  • 1篇阳性
  • 1篇阳转
  • 1篇阳转率

机构

  • 12篇盐城市盐都区...

作者

  • 12篇陈建良
  • 2篇周书祥
  • 1篇徐雪梅
  • 1篇吴栋梁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临床研究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服异烟肼致烟酸缺乏症1例被引量:1
2012年
1一般资料某女,71岁,因"全身棕褐色斑块、瘙痒2月"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患者六月前因阵发性干咳,渐进性消瘦,伴有低热,在我中心结核门诊诊断为"肺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治疗。三个多月后,
陈建良
关键词:异烟肼烟酸缺乏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口服阵发性干咳乙胺丁醇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治疗中应用头孢曲松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疾控中心收治的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疾控中心收治的HIV抗体阴性混合梅毒感染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由于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治疗难度较大,在治疗中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并不能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
陈建良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梅毒HIV抗体阳性疗效
微波联合局部、全身注射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64例疗效分析
2009年
陈建良
关键词:干扰素A-2B尖锐湿疣微波疗效分析性传播疾病
2469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免疫效果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后,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006年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疾控门诊)就诊的对象,全程接种国产冻干纯化狂犬病疫苗(V1),与全程接种国产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V2),以及家住农村带回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程接种,与在疾控门诊全程接种国产狂犬病疫苗,体内狂犬病毒抗体阳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程接种(V1)抗体阳转率(96.93%)高于全程接种(V2)抗体阳转率(90.48%,P〈0.01),家住农村疫苗带回,在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程接种国产狂犬病疫苗阳转率(89.48%)低于在疾控门诊全程接种的阳转率(98.72%,P〈0.01);结论(V1)免疫效果较(V2)好,接种狂犬病疫苗要统一保管、注意冷藏。
吴栋梁袁中杭周书祥陈建良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抗体阳转率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综合疗法用于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重点了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专业治疗中联合施予综合疗法+复方甘草酸苷片疗法的必要性。方法 68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4例。甲组患者统一施予综合疗法,乙组患者则联合施予综合疗法+复方甘草酸苷片疗法,并于用药后2、4、6周时分别统计两组疗效。结果用药2周后,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9.41%(10/34),而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1.18%(1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2.94%(18/34),乙组为76.47%(26/3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周后,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47%(26/34),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6%(33/3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控中心皮肤科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病例时,通过联合施予综合疗法+复方甘草酸苷片疗法,可充分提升机体用药效率,值得推荐。
陈建良
关键词: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双嘧达莫复方甘草酸苷片
丹参酮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疾病控制中心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A组患者采取丹参酮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玫芦消痤膏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14%,复发率为17.14%,治疗满意程度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3%,复发率为5.71%,治疗满意程度为94.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B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复发率、治疗满意程度均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寻常型痤疮患者采取丹参酮与玫芦消痤膏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治疗满意程度,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较小,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推广和使用。
陈建良
关键词:丹参酮玫芦消痤膏寻常型痤疮
皮肤磨削术治疗淀粉样变31例被引量:7
2007年
陈建良徐雪梅徐士兴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皮肤磨削术维A酸类药物皮损内注射
暗疮针治疗传染性软疣
2011年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病毒,主要通过皮肤间密切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性接触、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传播。本病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皮损好发于任何部位,如手背、四肢、躯干、面部、外生殖器部位等。诊断不难:典型的皮疹为直径2mm-5mm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软疣小体),一般不融合。
周书祥陈建良储久红
关键词:传染性皮肤病免疫功能低下生殖器部位
浅述他克莫司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他克莫司是一种新型的皮肤外用免疫抑制剂。本文简要介绍它在皮肤科中的一些临床用途,而且它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确实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它能在皮肤病的治疗中不断应用和推广,并能发现它有更多的临床用途。
陈建良
关键词:他克莫司免疫抑制皮肤科
银屑灵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开展中波紫外线以及银屑灵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疾控中心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接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78例,分成2个组,其中治疗组有39例患者,均接受波紫外线以及银屑灵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有39例患者,均接受银屑灵方案治疗,观察所有入选对象疗效,并在2组内进行客观对照.结果 所有入选对象均已配合完成治疗程序,且治疗组有效率97.44%,同时对照组是74.36%,2组疗效对照有差距(P<0.05).结论 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推行波紫外线以及银屑灵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除了安全性非常高、疗效显著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缓解其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所以值得推广.
陈建良
关键词:疾控中心寻常型银屑病中波紫外线有效率银屑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