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捷 作品数:12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B值DWI鉴别诊断血精性精囊炎与前列腺癌伴精囊浸润 2024年 目的: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血精性精囊炎(HSV)和前列腺癌(PCa)伴精囊浸润(SVI)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8例患者,HSV 31例,PCa伴SVI 37例。所有患者行多B值DWI磁共振成像(MRI)检查,B值分别设为0、100、200、400、800、1 200和1 600 s/mm^(2)。表观弥散系数(ADC)的重建采用双B值指数模型,分别采用B值为0 s/mm^(2)的DWI图与其他不同B值的DWI图重建,测量病灶的ADC值。最后统计分析DWI信号强度和ADC值。结果:37例PCa伴SVI的转移灶在DWI图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且高信号范围随B值的增大而缩小;HSV组病灶在DWI图上呈高信号的例数随B值增大而逐渐减少,当B值≥800 s/mm^(2)时,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SV组不同B值的ADC值均高于PCa伴SVI组(P<0.05),且B值越大差异越明显。结论:通过测量病灶的ADC值和观察DWI信号强度,多B值DWI可用于HSV与PCa伴SV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叶勇 龚捷 邵雯雯 杨英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精囊 表观弥散系数 腹部DSA不同参数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腹部DSA不同参数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影响,提高肝癌的病灶检出率.方法:对就诊的220例肝癌患者用不同参数行肝总动脉DSA检查,并对造影结果中检出病灶的大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病例中,140例在两种参数下造影检出病灶数相同,80例出现病灶染色差异.对220例病人行RA共检出病灶562个,病灶直径最小0.8 cm;行LTLRA共检出病灶691个,最小0.3 cm.结论:经肝总动脉LTLRA较RA可大大提高病灶检出率,特别是对血供不丰富及较小病灶肝癌的检出更有意义. 谭一清 张晓磷 王俊 鲁际 亢德洪 向若谷 龚捷 秦桂林关键词:DSA 肝总动脉 肝癌 病灶检出 肝总动脉常规造影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比较腹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常规参数造影(RA)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LTLRA)对肝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并研究肝癌病灶的造影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对就诊的220例肝癌患者行DSA肝总动脉双参数造影(RA与LTLRA),对造影图像进行评价并对检出病灶在大小及数量方面进行测量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对220例肝癌患者行RA共检出病灶562个,病灶直径最小0.8cm;行LTLRA共检出病灶691个,直径最小0.3cm。220例病例中,140例在两种参数下造影检出病灶数相同,80例出现病灶检出数及染色差异。经统计学卡方检验,RA与LTLRA对肝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RA与LTLRA相比,LTLRA可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特别是对血供不丰富及较小病灶的检出更敏感;但RA对显示血供丰富的病灶更明显。(2)RA与LTLRA联合应用对肝癌病灶的检出有更高的敏感性,肝总动脉双参数造影可作为肝脏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的常规造影。 谭一清 余建明 张晓磷 谭光喜 余成新 谭运海 亢德洪 鲁际 龚捷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总动脉 肝癌 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下颌下腺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解剖,为临床判断有无异常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选择无颈部疾病和无下颌下腺疾病、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健康自愿者100名(男女各50名),对下颌下腺进行MS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多平面重组(MPR)软件测量下颌下腺轴位最大截面积及左右径的大小;冠状位最大截面积及上下径的大小;矢状位最大截面积及前后径的大小;测量左右两腺体间的最近距离(腺间距)、两侧下颌下腺后缘连线与颈椎前缘的距离(腺-椎间距)并检测腺体CT值,用SPSSl0.0统计分析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位和矢状位最大截面积及最大径线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椎间距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间距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上下径线和腺间距小于成人。CT值同体形者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结论应用MSCT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下颌下腺各截面积及各径线长度简单、廉价、易行,是对头颈部影像学研究、测量的重要补充。 李运成 鲁际 李丽亚 谭光喜 张晓磷 曾志华 龚捷 宋浩 陈慧 潘均龙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下颌下腺 细胞程序性坏死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细胞程序性坏死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在凋亡受抑制的情况下激活,其病理特征表现为细胞水肿、胞膜破裂和引起免疫炎症反应。作为机体应激机制之一,可维持机体稳态、清除机体内不必要或异常的细胞。大量研究表明,细胞程序性坏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有关,可能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靶点。 龚捷 徐晓飞关键词:恶性肿瘤 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对比单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选取2020年2月之前有关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对比单用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88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在治疗DGP患者的有效率(OR=4.86,95%CI:2.71~8.74)、复发率(OR=0.15,95%CI:0.06~0.36)、空腹血糖(SMD=-0.51,95%CI:-0.75^-0.26)及胃排空时间(MD=-13.13,95%CI:-15.49^-10.78)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对尿素氮(SMD=-0.46,95%CI:-0.69^-0.24)、谷丙转氨酶(MD=-2.90,95%CI:-4.64^-1.17)的影响也小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控制餐后2 h血糖(SMD=-0.03,95%CI:-0.31~0.25)、胰岛素抵抗指数(SMD=-0.11,95%CI:-0.39~0.17)上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叶勇 邵雯雯 熊雄 陈冬 龚捷关键词:四磨汤 莫沙必利 糖尿病胃轻瘫 原发性肝癌的MR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8年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患病率高于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目前,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B超、CT、DSA及MR。B超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及对软组织病变灵敏度高,但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细致程度的限制且对早期小肝癌(直径<1 cm)诊断的准确率较低;CT有较高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缺点是有辐射,且时常出现假阳性;DSA为有创检查。MR成像为无创检查,且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进行多参数、多方位成象及各种功能成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MR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价治疗疗效的应用进行综述。 龚捷 徐晓飞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MR 浅谈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2003年 龚捷关键词: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图象质量 球管 探测器 肝总动脉常规造影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对肝癌病灶检出的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通过对220例肝癌患者进行肝总动脉常规造影(Routine Angiography,RA)与长时间低流率造影 (Long time low rate Angiography,LTLRA)对比分析, 旨在总结出它... 谭一清 余建明 张晓磷 余成新 谭光喜 谭运海 亢德洪 鲁际 龚捷关键词:肝癌患者 肝总动脉 文献传递 3.0 T MRA与1.5 T MR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1.5 T MRA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同时行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以DSA为金标准,比较3.0 T MRA与1.5 T MRA对IA及其瘤颈、子囊的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种方法与DSA测量IA最长直径(LD)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3.0 T MRA和1.5 T MRA的IA检出率分别为89.92%和85.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A瘤颈、子囊检出率分别为59.81%、26.17%,显著高于1.5 T MRA的38.46%、15.93%(均P<0.05)。3.0 T MRA、1.5 T MRA与DSA测量瘤体LD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性可达0.984和0.983;3.0 T MRA、1.5 T MRA与DSA测量瘤体LD差值分别为0.30(95%CI:-0.35,0.94)mm和0.66(95%CI:0.12,1.21)mm。1.5 T MRA的LDMRA/LDDSA值较3.0 T MRA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 MRA与1.5 T MRA在IA的检出上无差异,但3.0 T MRA对IA瘤颈、子囊的检出率更高、形态学指标测量也更加精确。 叶勇 邵雯雯 龚捷 陈冬 熊雄 余成新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三维时间飞跃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