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哲
- 作品数:24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院胸上段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组及单纯放疗组,两组放疗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法,联合组同时采用TP或PF的化疗方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化疗联合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放化疗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治疗期间放化疗联合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均可以控制,没有明显影响治疗,远期毒副反应不明显。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胸上段食管癌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和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 龚哲尚闯
- 关键词: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胸上段食管癌
- 一种恶性肿瘤的放疗辅助装置
- 一种恶性肿瘤的放疗辅助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上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置有身体固定装置,身体固定装置包括腹部固定结构和与腹部固定结构相配合的肩部固定结构;腹部固定结构包括调节板上设置的弧形支撑,弧形支撑架上连接有按压板,弧...
- 侯继院李怀玉王海霞龚哲张红伟张大勇
- 文献传递
- 人脐带血衍生间质干细胞改善大鼠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神经功能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人脐带血衍生间质干细胞(UCB-MSCs)在改善大鼠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神经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82只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UCB-MSCs组(n=41)和对照组(n=41),收集脐血并分离培养人UCB-MSCs,进行巢蛋白(Nestin)染色鉴定.将UCB-MSCs移植到造模48 h的大鼠脑室并标记,于移植后24h、7d和14 d时,采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神经功能进行盲评,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42份脐血成功分离UCB-MSCs;移植后7d和14 d时,UCB-MSCs组大鼠模型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6.76 ±0.42)和(4.27 ±0.4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 d时,UCB-MSCs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双肾上腺素激素(DCX)和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重标记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4.31 ±3.04)和(65.38 ±2.43)个,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B-MSCs组神经营养因子VEGF表达量为109.53 ±5.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B-MSCs移植可有效促进大鼠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神经功能恢复,可能的机制是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神经营养因子VEGF释放.
- 刘玉府王利红尚闯龚哲申东方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 微小RNA-125b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5b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63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培养及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和耐长春新碱结肠癌细胞株HCTS/VCR,根据转染情况将HCT8细胞分成3组:转染miR-125b抑制物组、转染miR-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将HCT8/VCR细胞分成3组:转染miR-125b模拟物组、转染miR-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对细胞存活情况进行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125b在结肠癌、癌旁组织及细胞中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及P-糖蛋白(P-gP)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iR-125b相对表达量(3.76±0.9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5.18±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25b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miR-125b在HCT8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HCTS/VCR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和P—gp蛋白在HCT8细胞中表达量显著低于HCTS/VCR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CT8细胞转染miR-125b抑制物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在miR-125b抑制物组HCT8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结果显示,miR-125b抑制物组HCT8细胞在各浓度下存活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CTS/VCR细胞转染miR-125b模拟物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在miR-125b模拟物组HCT8/VCR细胞中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结果显示,miR-125b模拟组HCT8/VCR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
- 尚闯龚哲高阳罗森
- 关键词:结肠癌肿瘤耐药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使用伽马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238例并回顾性分析各种因素对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多发脑转移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6天,单因素分析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与KPS、放射剂量、中枢外转移以及原发病灶控制等4个单因素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得出,KPS(P=0.003,Wald=9.100)、中枢外转移(P=0.019,Wald=6.542)以及原发病灶控制(P=0.002,Wald=11.492)是影响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KPS、中枢外转移以及原发病灶控制。
- 王海霞单国用刘兴安侯继院龚哲
- 关键词:伽马刀多发脑转移瘤预后影响因素
- 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以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利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定位和AccuCopy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对5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和50例体检的正常人群的HLA-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LA-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与Hp感染的交互作用对胃癌易感性的影响.结果 HLA-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分布和Hp感染阳性率在两组对象中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LA-DQA1基因拷贝数>2型人群胃癌易感性显著增加[比值比(OR)=1.79,95%可信区间(CI):1.13 ~ 3.22,P<0.05];HLA-DQA1基因拷贝数>2且Hp感染阳性人群胃癌易感性显著增加(OR=3.31,95%CI:1.69~7.88,P <0.05).结论 HLA-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密切相关,而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但两者在胃癌发生进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交互作用.
- 尚闯龚哲高阳李智韩广森申东方
- 关键词:胃癌易感性
- 十二指肠浆肌层与胰腺组织缝合包埋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被引量:1
- 2016年
-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3例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十二指肠残端过短的18例胃癌患者采用十二指肠前壁浆肌层与胰腺背膜缝合包埋(A组),十二指肠残端行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浆肌层包埋(B组)185例。对比分析各组十二指肠残端处理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情现。
- 尚闯龚哲高阳罗淼
- 关键词:胃癌十二指肠残端漏
- 伽玛刀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CG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7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实施伽玛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CGRP水平,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05%(2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治疗可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提高疗效。
- 龚哲单国用刘兴安王海霞尚闯
-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KDR基因遗传变异对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基因遗传变异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35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收集外周血及活检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基因分型及表达测定。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在KDR的标记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V297I位点的临床意义。V297I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99例(73.33%),CT型33例(24.44%),TT型3例(2.2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898)。后期比较将TT型和CT型患者合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1.67%和47.47%(P=0.549)。CT/TT和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分别为6.2和8.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 OS)分别为18.9和21.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构建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对PFS的影响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5,P=0.019)。另外,进一步在68例癌组织标本的表达分析中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KDR的表达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KDR基因V297I位点可能通过影响KD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 王海霞刘兴安侯继院龚哲单国用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态性
- TIMP-1和MMP-9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胆囊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MP-1和MMP-9在42例胆囊癌、18例胆囊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3例胆囊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及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88.10%)较轻度不典型增生组(30.77%)及慢性胆囊炎组(2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其表达强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胆囊癌组TIMP-1的阳性表达率(90.48%)高于慢性胆囊炎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其表达强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83)。不同胆囊病变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2,P=0.024)。慢性胆囊炎,不典型增生和胆囊癌组中的MMP-9/TIMP-l的值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1,P=0.033)。结论 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的比值可用来评估胆囊癌的预后。
- 尚闯龚哲王芳红高阳
- 关键词:胆囊癌不典型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