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肠癌
  • 5篇细胞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 3篇结肠癌细胞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癌细胞
  • 3篇肠癌细胞
  • 2篇抑制作用及机...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胃癌根治
  • 2篇胃癌根治术
  • 2篇疗效

机构

  • 10篇合川区人民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龙腾
  • 4篇谭兴平
  • 4篇刘娜娜
  • 3篇侯俊
  • 3篇王亚旭
  • 2篇刘娜娜
  • 2篇刘小虎
  • 2篇毕德利
  • 2篇晏佳
  • 2篇李强
  • 1篇舒宁波
  • 1篇谢刚银
  • 1篇李少林
  • 1篇马东华
  • 1篇明华
  • 1篇罗治彬
  • 1篇吴春蓉
  • 1篇李权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451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8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SW-620-451组)、阴性对照组(SW-620-NC)、空白对照组(SW-620组),每组6只,分别皮下接种转染miRNA-451agomir的SW620细胞、转染了阴性片段agomir Negative Control(NC)的SW620细胞和不经处理的结肠癌SW620细胞,并每周两次于瘤体内分别注射miRNA-451 agomir、miRNA-451agomir NC片段及生理盐水。比较各组裸鼠皮下形成瘤体的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接种四周后处死裸鼠取组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肿瘤相关基因c-myc的表达。结果各组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6天后均有瘤体形成,成瘤率100%,实验组(SW-620-451组)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时间终点为第30天时,实验组(SW-620-451组)裸鼠皮下种植瘤的体积为(0.95±0.13)cm^3,阴性对照组(SW-620-NC组)为(2 25±0.50)cm^3,空白对照组(SW-620组)为(2.46±0.59)cm^3;实验组(SW-620-451组)瘤体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体积(p<0.05);实验组(SW-620-451组)瘤体质量为(1.15±0.13)g,明显低于SW-620-NC组(2.59±0.46)g及SW-620组(2.76±0 44)g(p<0.05)。实验组种植瘤中c-myc的表达量较另外两组下降(p<0 05)。结论转染miR-451后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myc表达有关。
刘娜娜罗治彬李少林吴春蓉龙腾谭兴平
IL-8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迁移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2015年
使用MTT法悬挑合理的IL-8使用浓度,分别使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IL-8对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对照组及不同浓度IL-8(25、50、100μg/L)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依次表示为16±2.0、50±7.4、120±16.4、62±10,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IL-8穿过Transwell实验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这一结果与划痕试验一致,再次验证IL-8能促进SW480细胞迁移。IL-2可提高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IL-8能有效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迁移,可能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有关。
龙腾李权刘娜娜
关键词:IL-8SW480细胞细胞迁移MMP-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作用于SW480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rrr法)检测24、48、72h后细胞活力;以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LY294002作用于SW480细胞24h,分别用流式细胞法(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T法显示除较低浓度组(5μmol/L)外,其余浓度组SW480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0μmol/L(对照)组,且有一定的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均P〈0.05)。流式细胞结果显示,10、20、40μmol/L组凋亡率分别为13.3%±0.9%、30.9%±2.5%、41.2%±4.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2%±1.8%,均P〈0.05);细胞侵袭力检测结果显示,10、20、40μmoL/L组穿透膜的细胞数量依次为(87±6)、(65±7)、(46±11)个,除10μmol/L组(P=0.096)外,其余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10)个,均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浓度组VEGF、MMP-9表达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是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抗凋亡、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MMP-9表达有关,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结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马冬华龙腾王亚旭舒宁波毕德利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侵润信号传导
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793);治疗后,2组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的57.50%(χ^(2)=7.366,P=0.007)。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大致相同,但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刘娜娜谭兴平蒋义成陈诗缘龙腾
关键词:雷替曲塞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
不同剂量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期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和外显子11及9突变病人对高剂量伊马替尼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ISC Proceedings、ScienceDirect数据库、OVID数据库等,应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合计2 729例病人,各试验间具有基线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示:高剂量组800 mg/d与标准剂量组400 mg/d相比,并不能明显提高患者总生存率;高剂量组800 mg/d对外显子9突变病人与外显子11突变病人相比可显著提高其总生存率(P<0.0001)。结论:对于进展期GIST病人,伊马替尼标准治疗剂量为400 mg/d,但对于外显子9突变病人推荐使用高剂量伊马替尼800 mg/d。
刘小虎王亚旭龙腾晏佳毕德利马东华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META-分析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1年
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将于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专家医师进行会诊确诊患者病情,并采取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除消化道穿孔发生率为0外,其他不良反应均有出现;其中血栓、3/4度血液学毒性、关节酸痛和尿蛋白的发生率均低于10%;而高血压、腹泻和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10%;各种不良反应中,腹泻的发生率最高,为16.18%。结论:通过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小,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刘娜娜龙腾谭兴平蒋义成陈诗缘
关键词:FOLFIRI方案结直肠癌化疗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年
评价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展开研究,从中抽选出58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的手术指标、术后不良反应率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悬殊,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相比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选择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有利于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借鉴。
龙腾明华侯俊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消化道动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和单腔空肠间置术患者消化道动力的变化,并加以比较,为今后临床行全胃切除术后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行全胃切除术生存期达6个月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另外设63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单腔空肠间置术,观察组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健康组不施加干预。观察3组在消化道动力方面的不同表现,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每日进餐次数、每日进食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嗳气、早饱症等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营养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x-Y吻合术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不次于单腔空肠间置术,但术后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重建术方法,但应以单腔空肠间置术作为首选方法。
李强谢刚银侯俊龙腾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消化道动力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疗效的对比
2021年
研究并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合川区人民医院自2019年6月-2020年10月接诊8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根治术中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杨炫坤龙腾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不同气腹压力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对炎性介质的影响
2020年
探究分析不同气腹压力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4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CO2气腹维持压力水平为15mmHg,共37例,研究组CO2气腹维持压力水平为12mmHg,共37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AST及AL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CD3+及CD4+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气腹压力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水平的影响更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侯俊李强龙腾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炎性介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