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乌司他丁对爆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初步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爆炸致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爆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选择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组(ALI组)和低、中、高剂量UTI干预组(L/M/H组)。造模完成后,L/M/H组分别注射(2.5,5,10×104U·kg-1)UTI溶液,N组与ALI组静脉注射等量0.9%Na Cl溶液。24 h后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及肺组织,用ELISA方法检定BALF及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蛋白印迹法和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测定肺湿干重比,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ALI组湿干重比(W/D),TNF-α,IL-6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量均较N组升高(P<0.05),L/M/H组的W/D,TNF-α,IL-6表达量均较ALI组降低(P<0.05),以H组最为显著(P<0.05);肺病理检查显示M和H组肺组织肺水肿、炎症反应等较ALI组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降低MMP-9的表达,抑制TNF-α,IL-6细胞因子的产生、释放,减轻爆炸致急性肺损伤的肺部损伤,高剂量干预效果更显著,UTI可能成为临床救治急性肺损伤的潜在用药之一。
- 李成恩李树雯郝建马宏昊钱钧李鲁欢贺慧博黄鑫
- 关键词:乌司他丁爆炸伤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葡聚糖检测对早期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早期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价值。方法 (1)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2例患者,其中确诊IPFI组、普通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各32例,共96例,此外入院时有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但早期未确诊IPFI者76例作进一步研究,每日连续真菌检测直至明确是否为IPFI,进而分诊断组、排除组。全部对象均予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BALF及血浆进行G试验(BG抗原检测),对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来检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两种标本检测方法诊断IPFI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1)BALF G试验水平:IPFI组明显高于单纯肺炎组和非感染组。(2)76例未确诊病例在随后的5 d检查中7例确诊IPFI,22例临床诊断,29例剔除,18例排除真菌感染。(3)诊断组BALF、血浆BG水平均显著高于排除组,BALF BG浓度为149.5 ng·L-1时对应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87,血浆BG浓度为81 ng·L-1时对应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81。(4)诊断组BALF BG峰值浓度出现时间早于血浆,同时诊断的特异性高于血浆。结论 (1)BALF中BG的含量较血浆中升高更明显,且BALF G试验在区分单纯肺炎和IPFI方面更具有参考价值。(2)BALF G试验特异度、敏感度均明显高于血浆G试验,且峰值出现早于血浆,具有更早、更准确、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3)BALF G试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是149.5 ng·L-1,其诊断IPF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 沈勇刘宝翁云龙肖齐俊黄鑫
- 爆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及血必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爆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家兔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LI组和低剂量血必净组、高剂量血必净组,每组8只。爆炸致伤家兔,建立ALI动物模型后,低剂量血必净组、高剂量血必净组分别注射10、20 ml/kg血必净溶液,正常对照组、ALI组注射生理盐水。4 h采集血液,24 h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BALF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的含量,并测定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ALI组MMP-9、TNF-α、IL-6、IL-10表达量以及W/D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经血必净治疗后,低剂量血必净组、高剂量血必净组的MMP-9、TNF-α、IL-6表达量以及W/D均较ALI组降低(P<0.05),IL-10表达量较ALI组升高(P<0.05),均以高剂量组改变最显著(P<0.05)。肺病理切片显示ALI组肺泡及间质水肿,肺泡腔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及大量炎性细胞、红细胞渗出,低剂量血必净组、高剂量血必净组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可通过降低MMP-9的表达抑制失控性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保护肺组织。
- 黄鑫郝建李树雯马宏昊钱钧李成恩贺慧博吴海燕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血必净爆炸伤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急性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分析与住院药学监护模式探索
- 2022年
- 探究在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时,住院药学监护模式以及规范抗凝血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将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抗凝血药住院药学监护管理模式,探究患者在治疗期间抗凝治疗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使用柏拉图法确定影响抗凝治疗合理性的因素,建立起专业化的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住院药学监护模式。观察组50例患者按照该模式进行用药监护,并对比模式在使用前后对患者的抗凝治疗合理性,进一步规范急性肺栓塞患者使用抗凝血药物的合理性。结果:经过探究可知,使用不合宜的抗凝血药物用量与用法、重复用药等是主要的因素,在采取住院药学监护模式之后,促使患者的抗凝血药物治疗合理性逐渐得以提升,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救治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过程中,根据抗凝治疗住院药学监护模式的应用,强化对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继而提升患者抗凝血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 黄鑫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
-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中度IPF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应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中度IPF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度IPF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按IPF疾病诊治指南进行正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规律康复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12周时行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实验(6MWT)及生活质量量表(ATAQ-IPF)以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2周时肺功能(FVC%预计值、TLC%预计值、DLCO%预计值)、6MWT、ATAQ-IPF评分较前明显改善,较对照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PF患者疾病早期,应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能提高肺功能,同时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贺慧博郝建李树雯钱钧李鲁欢李成恩黄鑫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功能
- 苯乙烯基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乙烯基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结构如结构式I所示;其中,R<Sub>1</Sub>,R<Sub>2</Sub>选自氢、烷基或取代烷基、烷氧基或取代的烷氧基、环烷基或取代的环烷基、哌嗪基或取代的哌嗪基中的一种...
- 石静波刘新华王宝石汤文建刘明明陈留赠黄鑫
- 乌司他丁对爆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爆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LI组和UTI低剂量组、UTI中剂量组、UTI高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家兔ALI动物模型后,UTI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注射2.5×10^4、5×10^4、10×10^4U/kg UTI溶液,正常组、AL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 h采集血液,24 h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及肺组织标本,并测定肺湿干重比(W/D),ELISA法测定BALF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HE切片病理学变化。结果 ALI组W/D、TNF-α、IL-6以及NF-κB表达量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UTI低、中、高剂量组的W/D、TNF-α、IL-6表达量均较ALI组降低(P〈0.05),UTI低、中、高剂量组IL-10表达量较ALI组明显提高(P〈0.05),且三次比较中,均以UTI高剂量组作用最显著(P〈0.05);肺病理切片显示UTI中、高剂量组肺水肿、炎症反应等较ALI组减轻。结论 UTI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爆炸致家兔ALI的肺部损伤程度,以高剂量作用最明显,UTI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ALI的药物。
- 李成恩郝建李树雯马宏昊钱钧李鲁欢贺慧博黄鑫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乌司他丁核转录因子-ΚB
- 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难易度低和风险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动脉氧分压早期改善缓慢,远期无明显差别。结论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 翁云龙沈勇黄鑫
- 关键词:呼吸机左心衰竭呼吸衰竭
- EGFR突变蛋白表达在晚期肺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EGFR基因突变阳性合并相应EGFR突变蛋白表达的IV期肺腺癌患者使用第一代EGFR-TKI治疗的疗效,同时探讨第一代EGFR-TKI耐药后T790M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2...
- 黄鑫
-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9
- 2016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累及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现临床上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仍然以支气管扩张、祛痰及氧疗等常规治疗为主,但是不能满足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需求,因此,有效治疗本病尤为重要。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有计划地肺康复运动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改善呼吸困难情况,
- 吴海燕钱钧李树雯李鲁欢杜康贺慧博李成恩杨凤娇黄鑫郝建
- 关键词:COPD稳定期康复运动训练支气管扩张氧疗不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