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鑫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化疗
  • 4篇食管
  • 4篇肿瘤
  • 4篇放化疗
  • 3篇蛋白
  • 3篇食管癌
  • 3篇同步放化疗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弥漫
  • 3篇弥漫大B细胞...
  • 3篇化疗治疗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单抗
  • 2篇预后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蛋白

机构

  • 7篇四川省肿瘤医...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雅安市人民医...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都江堰市人民...
  • 1篇四川省肿瘤研...

作者

  • 13篇黄鑫
  • 7篇李涛
  • 4篇王奇峰
  • 4篇李自康
  • 3篇岑洪
  • 2篇袁晓丽
  • 2篇李昉
  • 1篇刘涛
  • 1篇刘丽
  • 1篇谭晓虹
  • 1篇黄建鸣
  • 1篇苏先旭
  • 1篇张军
  • 1篇柯晴
  • 1篇郭宝平
  • 1篇王辉
  • 1篇李燕
  • 1篇王明月

传媒

  • 3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联勤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腺五肽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TP-5)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将8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皆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TP-5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别为82.6%、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0%、41.3%、21.7%和45.2%、21.4%、19.0%(P均<0.05)。结论 TP-5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获得较好近期疗效,并能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顺应性和耐受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苏先旭王辉黄鑫李涛
关键词:食管癌胸腺五肽同步放化疗免疫治疗
外周血炎症指标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部分患者复发风险高。研究表明,外周血炎症因子及其相关炎症复合指数对早期识别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评估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本文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常见的外周血炎症指标及相关炎症复合指数与弥漫大B淋巴瘤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黄鑫岑洪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不同放化疗敏感性食管鳞癌组织的差异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目的:筛选不同放化疗敏感性食管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膜联蛋白A1 (Anx A1)、热休克蛋白27 (HSP27)在不同放化疗敏感性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寻找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放...
黄鑫李涛李昉王奇峰张军刘丽
关键词:蛋白组学二维凝胶电泳放化疗敏感性膜联蛋白A1热休克蛋白2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IL-18、IL-1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初治DLBCL患者设为DLBCL组,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IL-18、IL-1β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IL-18、IL-1β预测患者死亡或存活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对DLBCL患者随访至2024年6月30日,记录其3年总生存期(OS),并分析IL-18和IL-1β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DLBCL组的IL-18、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18的最佳截断值为19.15 pg/mL,IL-1β的最佳截断值为4.95 pg/mL。IL-18、IL-1β高水平组的临床分期Ⅲ/Ⅳ期占比高于低水平组(P<0.05)。Log-rank检验显示,IL-18、IL-1β高水平组DLBCL患者的3年OS显著低于低水平组(P<0.001)。结论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因子IL-18和IL-1β在DLBCL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王明月段莹黄鑫岑洪钟大妮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雅安市雨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雅安市雨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雨城区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抽样调查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至2013年我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4.15/10万人,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结论雨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结直肠癌排在死因的第3位,应作为防控的重点对待,其他/未指明部位恶性肿瘤占比例较高,应加强肿瘤的诊治水平,采取以病因为主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李自康贾勋超魏余琴刘涛黄鑫李青聪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
circRNA MYLK基因干扰对胰腺癌PANC-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氧化损伤和微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circRNA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YLK)基因干扰对胰腺癌PANC-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氧化损伤和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hRNA-NC组和circMYLK-shRNA组。转染后,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生长。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微管结节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原癌基因c-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与shRNA-NC组相比,circMYLK-shRNA1组PANC-1细胞的克隆形成率、JC-1红色荧光所占百分比、微管结节数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上清中SOD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内Bax/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c-Myc、VEGF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circRNA MYLK基因沉默可以抑制PANC-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ANC-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微管的形成。
李青聪黄鑫李自康李燕罗威
关键词:胰腺癌线粒体膜电位微管
放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及其对肿瘤放射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物质代谢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自我消化”过程,在适应应激、维持细胞稳态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能够抑制或促进肿瘤生长,与肿瘤放射效应密切相关。
袁晓丽黄鑫李涛黄建鸣
关键词:细胞自噬肿瘤生长物质代谢细胞内基因组
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分析肿瘤免疫微环境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提取DLBCL相关数据集的基因表达数据,分析16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富集水平及27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比较ABC亚型和GCB亚型DLBCL通路富集水平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差异。结果:数据集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路、淋巴细胞活化通路、MHC Ⅱ类抗原呈递信号通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Ⅱ型干扰素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黏附信号通路富集分数高的患者预后较好,其中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在GCB亚型中显著富集。CD4+T淋巴细胞、CD4+效应记忆T细胞、CD4+记忆T细胞、CD8+T淋巴细胞、Th1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在所有数据集中均表现为细胞浸润程度高者预后较好,嗜酸性粒细胞、M2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h2细胞浸润程度高者则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在ABC亚型中显著高于GCB亚型。结论:DLBCL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与预后密切相关,此结果或可为将来基于免疫微环境的DLBCL分型提供理论基础。
黄玉洁黄鑫郭宝平柯晴谭晓虹岑洪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信号通路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预后
热休克蛋白27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类特殊蛋白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是该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现已证实HSP27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HSP2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HSP27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黄鑫李自康李涛
关键词:肿瘤热休克蛋白27多药耐药性
雅安市癌痛规范化治疗走进基层巡讲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雅安市(以下简称我市)地区医疗结构医护人员的癌痛认知水平及癌痛诊治现状,为基层医疗结构贯彻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模式。方法:由雅安市卫计委发文,雅安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医务科和肿瘤科组织人员,分别到我...
黄鑫李自康
关键词:癌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