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勤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加州新小绥螨规模化人工饲养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旱品系的加州新小绥螨规模化人工饲养方法,建立相互隔离的植物培养室,猎物繁育室和捕食螨繁育室;在各室中放置自控恒温玻璃培养箱,保持温度25℃±1℃,相对湿度40%-50%,光照周期16L:8D,培养箱内摆放...
- 赵伊英汪小东黄艳勤张建华李倩何龙威徐飞
- 文献传递
- 两种内共生菌对害螨和捕食螨生殖和适合度影响的研究
- 为了探究两种内共生菌Cardinium和Wolbachia分别以及共同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加州新小绥螨生殖调控作用和适合度的影响,本研究以这两种螨为研究材料,通过筛选和抗生素处理培养获得土耳其斯坦叶螨和加州新小绥螨双感染C...
- 黄艳勤
- 关键词:CARDINIUMWOLBACHIA土耳其斯坦叶螨生殖调控
- 文献传递
- 内共生菌Wolbachia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
- 2015年
- 为了解内共生菌Wolbachia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生殖调控作用和对适合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人工培养得到完全感染Wolbachia的品系和完全不感染的品系,从2个品系中挑取不同感染类型的雌雄螨,设立感染Wolbachia(♀)、感染Wolbachia(♂),感染Wolbachia(♀)×不感染Wolbachia(♂)、不感染Wolbachia(♀)×感染Wolbachia(♂)、不感染Wolbachia(♀)×不感染Wolbachia(♂)4种组合单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比较各组合杂交后代情况以及感染Wolbachia品系和不感染品系的产卵量、性比、寿命以及发育历期,研究内共生菌Wolbachia对寄主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感染Wolbachia的雌螨(♀)与感染雄螨(♂)交配后会产生胞质不亲和(CI)现象,表现为产生的F1代雌螨数比其它3种组合明显减少,孵化率、成活率和F1雌雄性比明显下降,而亲本雌螨产卵量无明显变化,其它3种组合各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Wolbachia可诱导CI现象,缩短雌螨的寿命,同时又缩短了雌雄螨发育历期,Wolbachia对寄主适合度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Wolbachia的感染机制和生殖调控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黄艳勤赵伊英
- 关键词:WOLBACHIA土耳其斯坦叶螨生殖调控
-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分析
- 2014年
- 用常规棉和不同品种的转Bt基因抗虫棉分别饲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进行室内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转Bt基因抗虫棉之间对棉铃虫幼虫体重和死亡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JK-1、DB、D16、新陆早36,另外,取食转Bt基因抗虫棉叶片之后棉铃虫幼虫的化蛹率比取食常规棉叶片的棉铃虫幼虫的化蛹率减少12.5%~30.0%,蛹重减轻15.6%~41.9%,羽化率降低5.5%~80.0%。
- 李晶晶曹振军张建萍黄艳勤王春娟杨德松
-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
- 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评价加州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截形叶螨的控制能力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为了解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etNikolski)和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Ehara)的控制能力。【方法】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食时加州新小绥螨的净增值率(R_0=33.236)、内禀增长率(r_m=0.218),大于以截形叶螨为食时的值(R_0=32.458,r_m=0.207),而世代平均周期(T=16.340)和种群倍增时间(t=3.173)小于以截形叶螨为食时的值(T=16.849,t=3.355)。【结论】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食有利于加州新小绥螨种群的发育和繁殖。
- 汪小东袁秀萍黄艳勤张建华赵伊英
- 关键词:土耳其斯坦叶螨截形叶螨生命表参数生物防治
- 二斑叶螨几丁质合成酶(CH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解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几丁质合成酶(CHS)基因结构及其潜在应用,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克隆二斑叶螨几丁质合成酶基因TuCHS,克隆获得的目的基因全长4 608bp,编码1 535个氨基酸,其蛋白预测分子质量约为175.48ku,理论等电点6.92。其包含EDR和QRRRW 2个几丁质合成酶特有的标签序列,18个保守基序。ExPASy在线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18个跨膜螺旋、1个氨基化位点、5个糖基化位点以及12个酰基化位点。结合其他物种CHS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基因催化区域与其他3种昆虫CHS1基因的相似性为80%-89%,属于几丁质合成酶A类基因。
- 汪小东刘峰袁秀萍来娜娜黄艳勤赵伊英
- 关键词:二斑叶螨几丁质合成酶克隆
- 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作用被引量:16
- 2014年
-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Ehara)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程及参数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雌成螨、若螨、卵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0.365、1.276和1.39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趋势,28℃时最强,对截形叶螨雌成螨、若螨和卵的攻击系数(a)最大,分别为0.639、0.730和0.842;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126、0.075和0.039d;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7.943头、13.405头和25.575粒。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423P-0.747。
- 汪小东张建华黄艳勤袁秀萍何淼李倩赵伊英
- 关键词:截形叶螨捕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