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被引量:8
- 2014年
- 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不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其发生率可以达到40%-60%,而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约为0-0.4%。随着THA不断发展,围手术期DVT的预防性治疗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对于DVT围手术期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两种:药物性预防及机械性预防。
- 黄欢李强杨宗华李萌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
- 传统螺钉内固定术与非刚性内固定术对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疾病患者应用传统螺钉内固定术和非刚性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疾病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试验分析,收治时间为2008年1月-2018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考组(n=30)和试验组(n=30),参考组实施传统螺钉内固定术,试验组实施非刚性内固定术疗法,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下胫腓间隙、治疗效果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2年后,试验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下胫腓间隙指标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即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活力等分值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67%,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螺钉内固定术疗法,非刚性内固定术治疗方案的疗效更杰出,应用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疾病时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对生活质量的恢复及提高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值得于临床上实施广泛推广。
- 蔡莉丹黄欢李建锋苏振刚陆伟钱鸣雷
- 关键词:生活质量下胫腓联合损伤
- 第三代牛津膝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第三代牛津膝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对28例行第三代牛津膝单髁关节置换(UKA组)和4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TKA组)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比例、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范围。结果与TKA组相比,UK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比例减少,术后7d及1个月时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提高(P<0.05或P<0.01);而两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输血率,并且在术后早期的恢复及功能锻炼中有显著优势,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 黄欢李强李萌杨宗华蔡利丹李建锋徐斌赵乐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研究及其对Lysholm评分、关节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及其对Lysholm评分、关节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半月板切除术组(n=30)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组(n=3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半月板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组VAS评分低于半月板切除术组,而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半月板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组稳定性、行走距离、膝关节恢复总评分高于半月板切除术组,伸直障碍、屈膝障碍评分低于半月板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行走辅助、渗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均未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生理功能,疗效较好。
- 蔡莉丹李强杨宗华李萌黄欢李建锋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切除术
-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的ERAS路径与传统路径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路径与传统路径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96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传统路径干预,而研究组实施ERAS路径干预,对比两种路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总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手术时长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路径相比,ERAS路径更有利于减轻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疼痛症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临床应用优势更胜一筹。
- 李建锋李强黄欢张希峰严建锋蔡莉丹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