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使用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35例治疗1组采用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另治疗2组35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疼痛、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在治疗后第1、3、7d视觉模拟评分(VAS)上与治疗2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在强迫卧床体位时间、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2.86%)显著低于治疗2组(17.14%)(P<0.05)。结论:将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安全性,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感,减少强迫卧床体位时间、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廖武华黄楚龙生陈云开林碧
-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保守方法疗效
- 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用纵隔引流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03%、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9.09%、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0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4.24%、33.33%、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中,采用纵隔引流管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或避免术后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的出现。对保证患者手术安全,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云开黄楚廖武华林碧
-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
- 超早期与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观察超早期(出血7h以内)、早期(出血7~72h)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超早期、早期手术治疗中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手术后3个月时超早期组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Ⅲ级87例(80.6%)、早期组Ⅰ~Ⅱ级39例(50.0%),超早期组有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者24例(22.2%)、早期组有39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12例(11.1%)、死亡6例(5.6%),早期组术后再出血8例(10.3%)、死亡9例(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彭斌陈云清黄楚
-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外科手术
- 吻合口包埋方法对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采用不同吻合口包埋方法预防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9月胸外科6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4例,患者食管-管状胃机械吻合后行改良套入包埋吻合,管状胃上提套住吻合口使呈套叠状,环式浆肌层包埋缝合;对照组34例,患者食管-管状胃机械吻合后浆肌层多点式加强缝合。比较观察两组术中吻合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改良套入包埋吻合操作时间(30.14±2.52)min,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1.910,P<0.05)。试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0,P<0.05)。试验组术后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手术中食管-管状胃机械吻合后吻合口行环式套入包埋,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 廖武华黄楚陈云开林碧
-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吻合口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 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状况分析
- 2018年
- 目的:了解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民820例为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检测,并由一般理论医学知识进行诊断。结果:研究共收集筛查居民820例,其中发现食管癌36例,早期癌2例,癌前病变14例,食管中度异型增生38例,食管炎症共86例,食管轻度异型增生42例,男性中度异型增生和重度异性增生/原位癌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在50~65岁的各级食管病变高于其他组。结论:在信宜市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应做好知识宣传,加强预防。
- 黄楚
-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食管炎症
- 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40例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8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手术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手术能够有效解除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 黄楚
- 关键词:急诊手术肠梗阻手术疗效
- 食管癌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统计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信宜市近10年食管癌发病状况及分布情况、病因寻找食管癌的不同点击相似点,为地区食管癌防治工作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信宜市人民医院和协同本地区其他医院诊治的本地区共计1295例展开研究,分别对当地区食管癌的病理特点、性别、年龄完成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男性患者食管癌病发率达79.65%,女性食管癌病发率为20.35%,男性群体的病发率达到女性病发率3.91倍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年龄以50~59岁为主病发率占总人数的42.66%,病发部位以食管上部、中部较多,以鳞状细胞癌占据食管癌总病发率达94.91%,西面地区的食管癌病发率比较高,可能与喜欢吃腌制食品有关。结论食管癌病发情况相关于性别、年龄、地区差异,由于食管癌的预后存活率较差,因此明确食管癌病发危险因素并尽早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应当加强信宜地区的高危人群食管癌预防工作,从而尽早发现予以及时诊治,降低信宜地区的食管癌病发率。
- 黄楚廖武华龙生陈云开林碧
- 关键词:食管癌发病情况鳞状细胞癌预后
-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10例,依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95例)。收集所有患者与复发相关的因素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除肺大疱数量、切除组织重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身高/体重、漏气持续时间、术后胸管维持时间是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因素主要为身高/体重、漏气持续时间、术后胸管维持时间,需引起临床重视。
- 廖武华黄楚陈云开林碧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复发因素
-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讨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价值所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15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其采取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拔管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采取胸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而且安全、有效、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
- 黄楚廖武华
- 关键词:肺大疱破裂自发性气胸
- 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剔除影响可比性的病例后最终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带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 黄楚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开腹粘连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