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忠
- 作品数:40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结合心外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一例被引量:2
- 2016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心悸9年,伴活动后胸闷、气促5年"入院。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悸,但无胸闷、气促,休息后不可自行缓解,遂至江西省南昌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律失常",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无紫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黄晓忠陈竹君陈纪言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外科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瓣膜左心室收缩功能
- 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的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由黄芪、荔枝核和荷叶三种组分组成或由所述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组成。本发明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具有降低体重、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及改善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 林曙光余细勇黄晓忠
- 文献传递
- 通心络对高血压、高血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动脉的影响及机制
- 2011年
- 目的评价通心络对高血压、高血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动脉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体重300~400 g的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普食组(SHR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通心络(0.2 g/kg)干预组(通心络低组)、高剂量通心络(0.8 g/kg)干预组(通心络高组),另取8只正常血压大鼠作为正常组,高脂喂养4周建立动物模型。通心络干预4周后,行主动脉离体血管功能检查,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结果通心络干预后大鼠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硝普钠引起的舒张反应增强,通心络高组对A23187的舒张反应增强(P<0.05),通心络剂量依赖性增加PPAR-γ基因表达。结论通心络干预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逆转血管平滑肌功能障碍等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基因表达有关。
- 黄晓忠余细勇刘晓颖林秋雄单志新符永恒林曙光吴以岭吴伟康
-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通心络动脉
- 小儿心肌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小儿心肌炎相互关系,验证临床检测MMP-1的意义。方法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心肌酶谱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及M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心肌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及MMP-1检测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少儿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MMP-1水平可能与其疾病无相关性。
- 王湛黄晓忠董晖潘薇吴贻全林曙光曹源张紫芬
- 关键词:MMP-1心肌炎少儿
- 全反式维甲酸对高血压大鼠心肌eNOS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2trans retinoic acid,atRA)是维生素 A 类衍生物,初步研究显示,它可以抑制 VSMC 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本文旨在探讨 atRA 对高血压体内内皮源型一氧化氮(NO...
- 钟久昌余细勇黄东阳林秋雄单志新李晓红黄晓忠杨敏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一氧化氮
- 文献传递
- 小、中剂量阿司匹林对AMI的疗效及其与抗炎作用的关系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小、中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质量 1.5~ 2 .5 kg的成年兔 3 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 A组 )、阿司匹林小剂量组 ( B组 )及中剂量组 ( C组 ) ,建立 AMI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干预 ,术后 6h作血液学观察 ,4d及 4周时分别作血液、血清、血流动力学、大体形态测量及组织学的观察。结果 :B,C组与 A组比较 ,术后 6h血白细胞数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而 4d及 4周时明显下降 ( P<0 .0 5 ) ,一氧化氮在术后4d及 4周时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心房钠尿肽、左室功能测定值、左室舒张末压均明显下降 ( P<0 .0 5 ) ,术后 4d梗死面积明显下降 ( P<0 .0 5 ) ,但 4周时修复后瘢痕的面积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以上指标 B、C组间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4周时 B组瘢痕厚度与 A组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但 C组厚度明显变薄 ( P<0 .0 5 )。组织学检查显示 A组梗死区术后 4d心肌结构消失 ,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 ,B,C组白细胞浸润程度与 A组无明显差异 ,但 B组梗死区中有少许坏死心肌组织 ,C组则残存较多的坏死心肌组织。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
- 黄晓忠杨欣国苗雅
- 关键词:阿司匹林炎症
- 建立大鼠AMI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慢性心肌梗死到心力衰竭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建立实验研究的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方法手术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构建心肌梗塞SD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假结扎组(J组)、结扎后模型...
- 符永恒余细勇单志新林秋雄杨敏黄晓忠李晓红费洪文董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
- 文献传递
- 危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救治——附1例报告兼文献回顾被引量:3
- 2003年
- 杨欣国史俊忠何勇金发光黄晓忠皎耀武李兴剑
- 关键词: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病例报告
- 通心络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主动脉影响及机制研究
- 目的评价通心络对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治疗后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将体重300~400g的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6只随机分为SHR普食组(SHR组),对照组(MS组)、低剂量通心络(0.2g/kg)干...
- 黄晓忠余细勇林曙光林秋雄董晖符永恒费洪文刘晓颖吴以岭吴伟康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通心络超微粉血管功能
- 文献传递
- 缬沙坦联用脑心清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脑心清片联用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清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血脂、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脑心清片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黄晓忠
- 关键词:脑心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