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林 作品数:55 被引量:21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缺氧诱导因子-1α、ICAM-1、γ-干扰素及BDNF在脑出血模型大鼠中的表达水平变化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脑出血模型大鼠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其中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另外20只大鼠建立脑出血模型,使用Morris水迷宫对2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取大鼠脑组织制作标本待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IF-1α、ICAM-1、IFN-γ及BDNF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Bax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有追尾现象出现,大鼠不能正常站立或打滚,不能进行自发性活动,出现意识障碍;脑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长于正常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正常组(P<0.05);脑出血组大鼠HIF-1α、ICAM-1、IFN-γ水平高于正常组大鼠,且第14d脑出血组HIF-1α、ICAM-1、IFN-γ水平低于第7d(P<0.05);脑出血组大鼠BDNF水平低于正常组,第14d脑出血组BDNF水平高于第7d(P<0.05);脑出血组大鼠p-AKT、Bcl-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Bax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HIF-1α、ICAM-1、IFN-γ及BDNF在大鼠脑出血中均呈现异常表达。 陈锦艳 李雄新 罗世旺 黄剑林 王大成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 干扰素 脑出血 比阿培南注射剂专项点评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建立一种比阿培南的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其他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某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临床使用比阿培南的病历271份,采用基于限定日剂量(DDD)/限定日浓度(DDC)的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和基于属性层次(AHM)的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别评价比阿培南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基于DDD/DDC的药物利用评价结果显示,比阿培南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合理,存在超浓度给药的现象。全年均值显示,平均用药频度(aDDDs/aDDCs)=0.673 0/2.692 2,药物利用指数(dDUI/cDUI)=0.840 2/3.361 0,采用DDC评价某药临床使用合理性比DDD更敏感。基于AHM的加权TOPSIS法研究结果显示,271份使用比阿培南的病历中,合理病历110份(40.59%),基本合理病历115份(42.43%),不合理病历46份(16.97%)。结论:建立的评价方法可有效评价比阿培南临床使用合理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白延宁 段旺旺 张步有 黄剑林关键词:比阿培南 药物利用评价 某院2012年——201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2年—2019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和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2019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统计和分析历年不同剂型、不同类型和主要品种的AUD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抗菌药物的AUD从2012年到2013年迅速下降后均基本保持平稳,但注射剂型药物AUD的占比始终大于80.0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不同种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及其他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的AUD始终最大,且其在总额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众多品种中,头孢甲肟、头孢美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硫脒、头孢地嗪、拉氧头孢、奥硝唑等是历年全院AUD的主要构成。结论:较之2012年,医院近些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明显减少,但还存在注射剂型使用占比过大和品种选择过于集中的问题,对此医院应加强多学科协作,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升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王庆庆 段旺旺 张步有 黄剑林 金玉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期效果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并分析和评价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期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某三级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身用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参考抗菌药物用药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虽然某院2014年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情况较2012年明显改善,但2014年之后变化趋缓。2019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8.63%、51.47 DDDs/(100人·d)、24.28%。结论与国内其他研究相比,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未实现明显的持续改善作用。当前,需要完善医院抗菌药物评价方法,制定院内指南及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管理。 王庆庆 张步有 黄剑林 师文涛关键词: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管理 利用PDCA法提升患者对门诊药房窗口服务的满意度 目的:提高患者对我院门诊药房窗口服务满意度.
方法: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运用现场调查统计法和药房内部查检表找出患者对窗口服务不满意的原因,采用鱼骨图探讨对策的拟定与实施,评价有形成果(满意度提升)... 赵启跃 白蓉 张步有 曹绍华 段旺旺 王庆庆 师文涛 雷杰喻 黄剑林关键词:门诊药房 满意度 品管圈 桑叶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和观察桑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多糖的水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测定桑叶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炭粒廓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效价(HC50)、抗体细胞形成数量(QHS值)及T,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8倍量蒸馏水在80℃加热1.5h,回流提取1次;桑叶多糖能明显升高炭粒廓清k和a值以及HC50,QHS值(P<0.05~0.01),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和T,B淋巴细胞功能(P<0.01).结论:优选的桑叶多糖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桑叶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剑林 周秦 王剑波关键词:免疫功能 ICU病房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耐药性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ICU病房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高危因素、耐药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分别选取2012年7月—2015年8月该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420例,发生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观察组)的210例,未发生(对照组)的210例;对患者各方面资料进行统计记录,分析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高危因素;对观察组痰液进行药敏实验,了解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耐药性;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预防措施。结果二组慢性肺病、APACHEⅡ评分、氟喹诺酮、亚胺培南、早期抗生素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CU病房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氟喹诺酮、亚胺培南、早期抗生素联用为ICU病房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单高危因素;痰标本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除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中度敏感,左氧氟沙星不敏感外,其他抗菌药物均显示耐药。结论基础疾病严重、侵入性操作较多、早期抗生素联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多药耐药CRAB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引起重视。同时,该感染患者具有多药耐药性,临床治疗时还应注意合理用药。 黄剑林 陈维贤关键词:多药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中药方剂肠痈Ⅱ号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012年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肠痈Ⅱ号中总黄酮的含量。以95%乙醇及各显色试剂为参比溶液,芦丁为对照品,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08 nm,线性方程为y=0.012 4x-0.006 2(R2=0.999 7),测定肠痈II号中总黄酮含量为0.25%。研究结果为肠痈Ⅱ号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张弓 刘斌 李安强 黄剑林关键词: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芦丁 芪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3例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黄剑林 周秦关键词:冠心病 伏立康唑与胸腺肽a1联合治疗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伏立康唑与胸腺肽a1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IPA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为控制组(单号)和试验组(双号),各40例。控制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试验组基于此联合胸腺肽a1治疗。比较两个组别炎症因子IL-12、IFN-γ、免疫因子CD_(4)^(+)、CD_(4)^(+)/CD_(8)^(+)等指标变化、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IL-12、IFN-γ、CD_(4)^(+)、CD_(4)^(+)/CD_(8)^(+)等指标水平、总有效率均优于控制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IPA给予伏立康唑与胸腺肽a1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即可减轻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其免疫功能,还可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研究。 段旺旺 雷杰喻 白延宁 黄剑林 朱艺欣关键词:老年COPD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伏立康唑 胸腺肽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