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溶胶
  • 1篇铜矿
  • 1篇铜矿山
  • 1篇气溶胶
  • 1篇巷道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内气
  • 1篇接枝
  • 1篇均匀性
  • 1篇矿山
  • 1篇剂量计
  • 1篇GD
  • 1篇玻璃剂量计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篇黄刚
  • 2篇卓维海
  • 1篇孙全富
  • 1篇刘伟琪
  • 1篇苏旭
  • 1篇李德红
  • 1篇庞德聆
  • 1篇任礼华
  • 1篇张晋华
  • 1篇刘海宽
  • 1篇郑钧正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核技术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某铜矿山巷道内气溶胶浓度与粒径分布的测量和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定性了解矿山巷道内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方法在巷道内的不同区间,分别用凝结核颗粒计数器和个人气溶胶测量仪巡测气溶胶的粒子数和质量浓度,并通过质量浓度的分级测量定性评价微米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在调度室内外,用金属丝网筛扩散法测量亚微米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结果巷道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42mg/m^3,其量值大小因工作断面而异,且受人工活动影响变化较大;巷道内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广泛存在,而粒子直径小于5nm的气溶胶基本上未被检出。结论矿山巷道内气溶胶特性因工作断面、人工活动和通风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明显,在开展内照射剂量评价时应考虑粒径大于1.0μm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的剂量贡献。
李德红卓维海黄刚苏旭孙全富
关键词:气溶胶粒径分布
热敏智能径迹膜的研制被引量:1
2002年
以N -异丙基丙烯酰胺热敏材料为单体 ,核径迹微孔膜为基材 ,用过氧化预辐照接枝技术研制出能控制开关的热敏智能径迹膜。考察了预辐照剂量、接枝温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的影响 ,以及膜孔开闭动态变化。亚微米级孔径上极薄的热敏接枝层 ,溶胀与收缩迅速 。
庞德聆张晋华任礼华钱志林黄刚
关键词:接枝
GD-300系列辐射光致发光玻璃剂量计的辐射剂量学特性被引量:9
2008年
为掌握新引进的辐射光致发光玻璃剂量计的辐射剂量学特性,通过用次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的X射线照射装置、60Coγ放射源(1250 keV)及经检定的137Csγ放射源(662 keV)照射,考察了GD-300系列辐射光致发光玻璃剂量计的剂量线性、均匀性、重复性、衰退特性和能量响应等剂量学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GD-300系列辐射光致发光玻璃剂量计的辐射剂量学性能良好,适合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放射诊疗受检者与患者剂量的测量,也适用于环境辐射的长期累积测量。
卓维海刘伟琪黄刚郑钧正刘海宽
关键词:均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