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信源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4篇腰椎
  • 4篇儿童
  • 3篇椎间盘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整复
  • 2篇治疗儿童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上骨折
  • 2篇手法
  • 2篇手法整复
  • 2篇手术

机构

  • 11篇云南省中医医...
  • 8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8篇黄信源
  • 6篇唐镇江
  • 5篇顾海潮
  • 4篇杨燕
  • 4篇王琦
  • 4篇郑继坤
  • 4篇李鹏飞
  • 3篇李波
  • 3篇李波
  • 3篇李具宝
  • 3篇贾涛
  • 3篇叶国裕
  • 3篇李国晖
  • 3篇李帆冰
  • 3篇赵王林
  • 2篇包可
  • 2篇孟娴
  • 2篇毕衡
  • 2篇向俊宜
  • 2篇黄伟

传媒

  • 2篇中医正骨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型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正>目的对应用手法整复后Y型石膏夹板外固定与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两种方式对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1例。在手法整复后...
黄信源王琦张锡华李波
关键词:手法整复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外固定
文献传递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性骨折28例,对比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内骨块占位情况与术后相比差异。结果 28例随访,手术结果优良。对比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内骨块占位情况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坚强,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顾海潮唐镇江叶国裕黄信源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旁肌间隙入路
儿童Gartland Ⅳ型多向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微创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Ⅳ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11岁,平均6.4岁。左侧8例,右侧12例,均为单侧骨折。手术距受伤时间最短3h,最长为96h,平均6h.20例患儿中,4例伴正中神经损伤,2例桡神经损伤,1例同时存在正中、桡神经、尺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为闭合复位,克氏针外侧或内外侧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术后常规随访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外侧3枚克氏针固定3例,外侧2枚加内侧1枚克氏针固定15例,内外侧各一枚克氏针1例,其中2例外侧三针固定患儿末次随访时出现轻度肘内翻畸形。手术时间为(46.8±12.4)min;术中透视(11.3±3.6)次。20例患者均获6~28个月(21.1±6.2)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影像学愈合时间为1.1~2.1个月(1.2±0.3);3例患者术后出现针道的浅表性感染,经伤口换药后伤口顺利愈合;本组病例中无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及Volkmann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术前1例伴有正中、桡神经、尺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术后7个月完全恢复。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本组优1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Ⅳ型多向不稳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可行的,可避免开放手术,本法具有损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赵王林李智奎包可毕衡李帆冰黄信源向俊宜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微创闭合复位
弹性稳定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弹性稳定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弹性稳定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7~13岁,中位数10岁。均为闭合性桡骨颈骨折患儿,其中左侧4例,右侧8例。按桡骨颈骨折的Judet分型:Ⅱ型1例,Ⅲ型9例,Ⅳa型2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2周,中位数9周。1例针尾处出现皮肤激惹症状,经局部换药处理后痊愈。均无异位骨化、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骨折移位及尺桡骨近段融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Tibone和Stoltz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例。结论:采用弹性稳定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信源杨燕唐镇江顾海潮叶囯裕
关键词:桡骨骨折
Y型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应用手法整复后Y型石膏夹板外固定与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两种方式对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1例.在手法整复后分...
黄信源王琦张锡华李波
T_4右侧椎板骨样骨瘤1例
2011年
在人类的各种肿瘤中,骨的原发性肿瘤相对少见,据美国大宗病例报道,骨肿瘤只占全部肿瘤的2%,而骨样骨瘤仅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10%~12%。骨样骨瘤多发生在下肢长骨干的皮质内,累及脊柱者较少,而发生在胸椎的病例更为少见。2010年6月,笔者收治了1例T4右侧椎板骨样骨瘤患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黄若景唐镇江黄信源
关键词:骨肿瘤胸椎骨样骨瘤
腰背肌锻炼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基于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来分析腰背肌对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方法 本文基于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来分析腰背肌对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增强患者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加腰背部的血液供应,改善局部...
马献伟王琦贾涛常旭升侯刚黄信源李具宝李鹏飞李波张锡华李骥征
关键词:腰背肌锻炼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
改良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小切口经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6例,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卧床、住院时间、是否需要输血、术后症状缓解、恢复劳动情况以及远期(术后3年)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卧床以及住院时间,手术优良率可达94.6%。结论利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有着较好的效果。
顾海潮唐镇江叶国裕黄信源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致终板炎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方法:收治终板炎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41~75岁,平均59岁,分析异常终板及相邻骨质MRI信号特征及相关病理。结果:35例患者中,共累及78个终板,按照不同的MRI表现及病理,将终板骨软骨炎分为4型,伴随退变椎间盘35个,椎间盘突出34个,Schmorl结节10个等。结论:终板炎的磁共振异常信号病理上认为是终板及其下的松质骨损伤及改建,磁共振对终板炎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杨燕黄信源郑继坤李国晖陈志鹏
关键词:椎间盘病理分析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MSCT诊断(附7例报告)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征象,并结合病理分型,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支气管肺类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分析病灶部位、与邻近支气管关系、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动态增强后表现等,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包括4例典型类癌,3例不典型类癌。中央型4例,周围型3例。病灶均为单发,类圆形、椭圆形5例,1例呈分支管状、1例呈不规则团块状伴晕征。其中2例中央型病灶主要位于支气管腔内并向腔外生长,形成"冰山征"、"平行征"。
杨燕孟娴黄信源张永康郑继坤黄伟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类癌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