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毒性肝炎
  • 4篇抗体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自身抗体
  • 3篇自身免疫
  • 3篇自身免疫性
  • 3篇自身免疫性肝...
  • 3篇免疫性
  • 3篇免疫性肝炎
  • 2篇戊型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高燕
  • 9篇唐玉兰
  • 4篇孔维龙
  • 4篇邓国宏
  • 4篇谭朝霞
  • 3篇刘洪利
  • 2篇刘国栋
  • 1篇谭文婷
  • 1篇杨民
  • 1篇林武存
  • 1篇范熠
  • 1篇刘佳
  • 1篇陈瑛
  • 1篇丁世涛
  • 1篇毛青
  • 1篇况雪梅
  • 1篇李兵
  • 1篇郭娜
  • 1篇唐宇
  • 1篇谭顺

传媒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第二届全国病...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6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血清酶学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污染引起的流行最多见,主要发生在雨季或洪水后[1]。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洪水频发,一些地区的防疫卫生工作出现疏漏,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我科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186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血清酶学指标分析报告如下。
高燕唐玉兰刘洪利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
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和评价
丁世涛况雪梅谭朝霞高燕唐玉兰
成人Still病1例诊治报告
2013年
成人Still病( adult-onset still' s disease, AOSD)是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或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又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以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成人发病率日益增多,由于其病因尚未肯定,临床表现复杂,多系统受累,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极易造成误诊。笔者在临床成功诊治1例成人Still病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唐玉兰高燕刘国栋
关键词:成人STILL病
自身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分析
谭朝霞唐玉兰高燕孔维龙邓国宏
TLR9受体介导枯否细胞对转染HepG2细胞HBx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脱氧寡核苷酸激活类铎受体9信号通路抑制肝脏肿瘤细胞增殖的免疫机制。方法首先将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以空质粒转染HepG2细胞为对照组,24h后以β-actin为内参照对HBx蛋白表达进行Westernblotting鉴定;然后分别将CpG或CpG对照和枯否细胞加入转染HepG2细胞培养体系中进行共培养,12h后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干扰素(IFN)-α和IFN-γ,同时收集贴壁的HepG2细胞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Westernblotting鉴定显示转染的HepG2细胞表达特异性HBx蛋白;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KC细胞与CpG加入转染HepG2细胞培养体系后HBx信号转导活性下降35%;CpG激活的KC细胞产生大量的IFN-α和IFN-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了8.7倍和6.5倍。结论CpG激活KC细胞产生多种干扰素,抑制HBx信号转导,这为通过阻断HBx信号转导治疗肝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范熠唐宇高燕
关键词:HEPG2细胞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枯否细胞
自身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分析
谭朝霞唐玉兰高燕孔维龙邓国宏
3例HIV抗体阳性者的报告
1999年
我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自1995年11月至1997年12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782人次,检出HIV抗体阳性2例。1997年招收新献血员66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此3例初筛阳性血清分别送国家级HIV确认实验室,采...
李兵林武存杨民陈瑛刘佳高燕
关键词:艾滋病HIV抗体阳性ELISA
28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现阶段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新的流行趋势下戊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6月至2008年7月散发性戊型肝炎282例,回顾性分析病原学特征、发病年龄、流行季节、症状、体征以及临床生化指标,比较单纯戊型肝炎(单纯组)和戊型重叠乙型肝炎(重叠组)的临床特征及重症化差异。结果 282例患者中重叠组占35.5%,各年龄段均有发病,男女比例约3∶1,单纯组以35-60岁年龄段为主(60.7%),单纯组年龄显著高于重叠组(P<0.001)。本病各季节均有发病,单纯组好发于春夏季节(74.5%),重叠组呈季节散发态势。乏力(83.4%)、纳差(82.8%)、皮肤巩膜黄染(75.9%)是患者首要症状,73.4%的患者DBIL/TBIL比值大于0.5,呈现胆汁淤积。男性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率、胆红素水平及DBIL/TBIL比值,显著高于女性(P<0.05)。重叠组球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重型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组(P值分别为0.001、0.001、2.0×10-4)。结论与暴发性戊型肝炎相比,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季节性及年龄分布发生变化,重叠感染多见;男性及老年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伤;重叠HBV感染患者肝损害重,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重视老年及有肝病基础的戊型肝炎患者的诊治,是降低戊型肝炎及其重型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唐玉兰谭文婷谭顺高燕毛青邓国宏
关键词:流行病学
野生蕈类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1例
2012年
食用覃类味道鲜美且富于营养。毒覃由于其外观与无毒者不易区别,常因误食引起中毒。野生蕈类中毒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文献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野生蕈类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经护肝、抗感染、营养支持、抑制炎症反应、脱水降颅压等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高燕唐玉兰刘洪利
关键词:中毒性脑病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自身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将血清样本分为3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组(HBV)30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235例和健康对照组15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抗体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等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 (1)HBV组和AIH组ANA检出率分别为9.1%、80.4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IH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V组(P<0.05)。(2)HBV组ANA滴度1∶100、1∶320、1∶1 000阳性率分别为6.2%、2.6%、0.3%,以低滴度(1∶100)为主,AIH组1∶100、1∶320、1∶1 00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22.98%、41.28%、14.47%,以高滴度(≥1∶320)为主。(3)HBV组AMA、ASMA、抗LKM-1及抗SLA/L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0.3%、0.9%、0.3%和0%,AI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6%、25.1%、23%和2.55%,明显高于HBV组。(4)AIH组荧光模型以核均质型和核仁型为主;HBV患者以颗粒型为主。(5)采用1999年诊断积分系统评估,28例自身抗体阳性乙肝患者中有1例评分超过16分,达到自身免疫性肝炎确诊标准(≥16分)。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不构成自身免疫性肝炎,高滴度的自身抗体要结合临床资料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
谭朝霞唐玉兰高燕孔维龙邓国宏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