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羽佳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介入
  • 5篇血管
  • 5篇静脉
  • 4篇血栓
  • 4篇栓塞
  • 4篇肿瘤
  • 3篇胆囊
  • 3篇造影
  • 3篇造影术
  • 3篇置管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射频消融术
  • 3篇消融
  • 3篇消融术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成像

机构

  • 2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马羽佳
  • 20篇刘兆玉
  • 11篇畅智慧
  • 10篇赵健
  • 6篇张军
  • 4篇单明
  • 4篇王传卓
  • 4篇迟源
  • 2篇温锋
  • 2篇卢再鸣
  • 2篇郭启勇
  • 1篇潘诗农
  • 1篇龚正
  • 1篇潘涛
  • 1篇张军
  • 1篇赵健
  • 1篇鲁钊
  • 1篇樊晓雪
  • 1篇李贝贝
  • 1篇龚正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吻式支架术治疗长段复杂性主髂动脉闭塞
目的 评价对吻式支架术治疗长段复杂性主髂动脉闭塞可行性及疗效.材料与方法 20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40-78岁,平均年龄为58.4岁.术前常规行双下肢CTA检查,评价血管闭塞程度、范围.治疗方法:首先经...
郑加贺畅智慧马羽佳赵健张军刘兆玉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腔内治疗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胸主动脉瘤破裂救治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65岁,主因黑便3 d,呕血16 h被送来急诊.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16 h前出现呕血,鲜红色,量约1000 mL,来本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1个月前曾有胸部不适感,曾于外院行胸部CT平扫提示胸主动脉局限性增宽.
刘兆玉畅智慧温锋卢再鸣单明李巍马羽佳郭启勇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破裂消化道出血胸部CT平扫救治不适感黑便
经皮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并接受介入治疗的病例。所有患者首先进行DSA造影,判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造影导管留置于肾动脉内,术后经导管泵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每日复查肾动脉造影观察肾动脉再通情况。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急诊肾动脉造影及置管,溶栓治疗过程持续24~120 h,应用尿激酶总量60万~300万单位,溶栓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肾动脉主干及3例肾动脉分支栓塞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1例肾动脉主干及3例肾动脉分支栓塞患者疗效不佳。1例患者溶栓后发现肾动脉狭窄,置入1枚支架。所有患者在术后腰痛症状均有缓解,随访6~40月无复发。结论:经皮置管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肾脏血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急性肾动脉栓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马羽佳刘兆玉郑加贺张军赵健
关键词:栓塞肾疾病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结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射频消融术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术前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结肠癌病理分期、CEA水平、术前和术后NLR等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入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3%、28.6%和17.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2.5和术后NLR升高影响术后无瘤生存率。NLR<2.5和NLR≥2.5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4%、35.8%、22.6%和53.3%、20.0%、11.1%(P=0.044)。术后NLR升高和不升高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2.3%、17.1%、8.6%和73.0%、34.9%、22.2%(P=0.022)。Cox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后NLR升高为影响结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9)。结论:术前NLR≥2.5及术后NLR升高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增加。
畅智慧郑加贺王传卓赵健马羽佳刘兆玉
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瘤复发射频消融术
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支架再狭窄1例被引量:4
2014年
对于预计生存期超过3月且不能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已经成为标准的姑息治疗方法[1-2],然而长期通畅率仍然是尚未解决的问题,50%的患者在6~8月内会发生支架内狭窄[3-4],而且支架内再狭窄也成为了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从而导致复发性黄疸.支架狭窄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向支架内生长、良性上皮细胞增生、胆道内污泥沉积、血块或结石形成[5].尽管为了提高胆道内支架的长期通畅率尝试了很多方法,如覆膜支架、光动力疗法等,但少有进步[6-7].对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一种新技术能够提高支架的通畅率.射频消融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脏、食管等,但用于治疗胆道支架内阻塞的经验却很少.近两年胆道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新技术已经证明了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8].我们报道1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支架再狭窄病例.
潘涛马羽佳刘兆玉
关键词:胆汁淤积
超声联合透视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118例有急诊胆囊切除禁忌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超声联合透视引导下行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6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2例,通过对比术前、术后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118例患者中116例为一次性置管成功,有2例患者为二次置管成功.6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45例炎症痊愈,择期行胆囊切除术,12例不能耐受手术患者无症状长期置管,脱管4例,死亡5例.5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44例于引流后3~4周透视下行胆道造影示无梗阻后拔管康复,脱管5例,长期带管2例,死亡1例.结论:超声联合透视引导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穿刺引流后的预后效果较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预后更为显著.
周大昕畅智慧马羽佳赵健刘兆玉
关键词:胆囊造影术
读片窗
2005年
马羽佳
关键词:读片窗阳性体征
经皮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经皮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并接受介入治疗病例。所有患者首先进行DSA造影,判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造影导管留置于肾动脉...
马羽佳刘兆玉郑加贺张军赵健
关键词:肾动脉栓塞溶栓介入治疗
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评价应用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于我院急诊行TIPS术治疗的EGVB患者的资料,观察术后止血情况、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再出血情况及支架再闭塞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急诊TIPS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测量HVPG由术前(38.9±9.0)cm H_2O降为术后(19.1±7.0)cm H_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术后72 h内出血停止,手术止血率100%。随访3~12月,1例患者因消化道穿孔死亡,1例术后进行肝移植,其余12例状态良好,2例发生肝性脑病(2期),随访期内无患者出现再出血,应用超声及CT随访未发现支架阻塞。结论:对于急性EGVB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急诊TIPS治疗安全可行,疗效令人满意。
马羽佳龚正迟源郑加贺刘兆玉郭启勇
关键词: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
卵黄囊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CT及MRI的表现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40例卵黄囊瘤的CT或MRI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发病年龄9个月~50岁,平均年龄12.7岁;其中男17例,女23例。肿瘤位于卵巢18例,睾丸12例,骶尾部6例,阴道2例,膈肌1例,腹股沟1例。影像学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呈实性或囊实混合性,肿瘤最大径1.5~28cm。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及囊壁内可见迂曲血管影。结论:卵黄囊瘤在CT及MRI存在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发病年龄、AFP升高等临床特征,可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
迟源马羽佳郑加贺刘兆玉
关键词:卵黄囊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