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秀枝

作品数:46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土壤
  • 10篇温室气体
  • 8篇油松
  • 8篇温室气体通量
  • 7篇油松人工林
  • 7篇人工林
  • 6篇模拟增温
  • 6篇草原
  • 5篇兴安落叶松
  • 5篇落叶松
  • 4篇生物质炭
  • 4篇通量
  • 4篇突变
  • 4篇土壤性质
  • 4篇人工林土壤
  • 4篇林区
  • 3篇大兴安岭林区
  • 3篇植被
  • 3篇土壤呼吸
  • 3篇土壤理化

机构

  • 46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省林业科...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通辽市气象局

作者

  • 46篇马秀枝
  • 8篇李长生
  • 4篇张秋良
  • 4篇陈高娃
  • 4篇任乐
  • 4篇范雪松
  • 3篇王成杰
  • 3篇王飞
  • 2篇李茂松
  • 1篇杨正礼
  • 1篇斯钦毕力格
  • 1篇萨如拉
  • 1篇任少勇
  • 1篇刘洋
  • 1篇刘惠荣
  • 1篇宋彩玲
  • 1篇海龙
  • 1篇杨小丹
  • 1篇乌云达来
  • 1篇巴彦查干

传媒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林业资源管理
  • 4篇内蒙古气象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40年负积温突变分析
2021年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象站点1980年~2019年日平均温度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日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K检验等对小于0℃积温进行积温突变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区负积温距平,其中最大负距平与最大正距平之间相差781.2℃,2000年~2008年负积温距平以振荡为主。负积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负积温距平及突变图共同分析可知1987年和1999年均发生大幅度变化。
张茹马秀枝刘爱业郝晨阳付宇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负积温距平
不同经营方式及生境对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生长盛季森林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确定不同森林经营利用方式(原始林、皆伐林、渐伐林)及不同生境(有林地、无林地、湿地)对于森林土壤-大气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于2013年生长盛季(7─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区选取了16块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土壤-大气温室气体通量的原位观测。气体监测的同时,测定了土壤湿度和各层土壤温度以及各样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区生长盛季CH4通量平均值为C(-133.6±62.3)μg·m-2·h-1。沼泽湿地(PD2和PD7)CH4表现为释放,CH4通量平均值为C(130.0±41.0)μg·m-2·h-1,其它14个样地土壤CH4为吸收,吸收通量变化范围为C(-242.0^-42.6)μg·m-2·h-1,变异系数为47%。所有样地CO2的地-气通量变化范围是C(94.9~1164.0)μg·m-2·h-1,平均值为C(671.3±324.3)μg·m-2·h-1,变异系数是48%。所有样地N2O通量的范围是N(1.2~21.6)μg·m-2·h-1,平均值为N(7.3±6.1)μg·m-2·h-1,变异系数为84%。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大兴安岭林区生长盛季不同经营方式及不同生境对森林土壤-大气CH4、CO2、N2O通量均无显著相关性。CH4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及各层湿度并未发现有显著相关性,仅显示CH4通量与土壤有机质(SOC)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全氮(TN)呈负相关关系;CO2通量与土壤5 cm处温度显著相关(P=0.042 3),与土壤0 cm及10 cm处温度无显著相关性,CO2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腐殖质层、0~10 cm以及10~20 cm土壤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SOC、TN呈负相关关系;N2O通量与土壤各层温度、湿度及SOC均呈正相关关系,与TN呈负相关关系。
任乐马秀枝范雪松
关键词:不同生境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被引量:6
2021年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对降水响应的重要指标。利用1982—2015年GIMMS NDVI3g NDVI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反演内蒙古荒漠草原的PUE,研究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地区PUE时空变化,并分析了PUE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荒漠草原年均PUE为0.51 gC·m^(-2)·mm^(-1),PUE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荒漠草原PUE极显著增大和显著增大的面积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35.88%、55.41%,荒漠草原PUE极显著减小的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8.70%,荒漠草原PUE整体呈现增大趋势。(2)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PUE均值范围0.34—0.56 gC·m^(-2)·mm^(-1)。各种植被类型中,东方针茅草原PUE最大,镰芒针茅草原PUE最小。除了镰芒针茅草原与其他植被类型差异显著以外,其他植被类型间差异不太显著。从PUE变化看,除了东方针茅草原PUE呈现下降趋势,其他植被类型PUE都呈现增大的趋势。(3)荒漠草原PUE与降水有很强的负相关性;草地年PUE与年均气温相关性不太明显;草地年PUE与年均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关系。
滑永春马秀枝斯钦毕力格
关键词:荒漠草原CASA模型
放牧对荒漠草原克氏针茅种群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该研究选取内蒙古荒漠草原,设计无牧区(N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3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处理5年后,优势植物克氏针茅以及土壤的C、N、P营养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协同关系,以揭示放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为区域草地的利用以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轻度放牧下荒漠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条件(P<0.05)。(2)土壤中C、N含量以及C∶N、N∶P、C∶P,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P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3)随放牧强度增加,克氏针茅地上部分C含量降低,N、P含量以及N∶P先升高后降低,C∶P则先减少后升高;克氏针茅地下部分的C、N含量以及N∶P一直呈增加的趋势,P含量先减少后升高,而C∶N、C∶P则是与P含量规律相反。(4)与地上部分各元素含量相比,克氏针茅地下部分各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更高,说明放牧条件下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的根系与其所处的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协同变化能力。
杨林马秀枝李依倩
关键词:荒漠草原放牧克氏针茅土壤
1970年~2018年根河市降雪时间变化特征
2021年
根据1970年~2018年根河市逐日降水和气温气象资料,建立了降雪序列,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对根河市降雪量、降雪日数、降雪强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河市降雪量为增加趋势,全年11月的降雪量最大,在1985年有突变;降雪日数为减少趋势,在12月的降雪日数最多,突变发生在1975年~1976年和2013年;降雪强度呈增加趋势,秋季的强度最大,其中1991年有显著突变。
郝晨阳高伟马秀枝张茹
关键词:降雪突变分析
渐伐对草类-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渐伐可为林下更新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对林下植被多样性产生影响。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林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应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原始林为对照,研究不同林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群落恢复过程中,渐伐林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草本层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渐伐林在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中龄林时期,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低;而原始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渐伐林和原始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均在演替中期(中龄林或近熟林)最高,演替前期和后期相对降低。对比灌木层和草本层发现,渐伐林和原始林各龄林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与原始林相比较,渐伐后群落各龄林灌木层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及草本层均匀性指数均显著增加,可见渐伐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多样性的提高。
王飞张秋良马秀枝王立明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
校园内行道树不同树种降温增湿效应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本文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3种主要的校园绿化树种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在晴天树木阴影中心原位测定地面温度、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用来研究不同树种的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1)行道树下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对照点相似,呈倒“U”字型;但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呈”U”字型;(2)与对照(附近水泥路面)相比,3种主要行道树都具有明显的降温和增湿效应,尤其是1天的中午时段。尤其是1天中的中午的降温效应更为明显。与对照水泥地相比,3种行道树降低大气温度的平均降温率为4.3%-5.1%,降低地表温度的平均降温率为34.9%-42.9%,平均增湿率为29.5%~34.5%;(3)从降温增湿的综合效应来看,垂柳和油松又大于新疆杨,而油松在降低地表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又要大于新疆杨。这除了与不同树种树冠的几何形状、叶面积指数以及树木长势等的不同有关,可能还与不同树种的枝下高有关。
马秀枝李长生陈高娃巴彦查干王成杰
关键词:绿化树种降温增湿大气温度
大兴安岭地区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4
2018年
【背景】粘细菌是一类具有社会性行为的高等原核生物,其代谢产物具有丰富、多样、新颖的生物活性,是筛选天然药物的良好资源,具有很大的研究开发应用价值。【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分离纯化可培养的粘细菌,分析其抗菌活性并从中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从大兴安岭地区采集的15个土样中粘细菌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兔粪诱导、大肠杆菌划线诱导和滤纸诱导3种方法从土样中分离可培养的粘细菌,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这些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平板对峙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DGGE的分析结果显示,15个土样中共鉴定到13个属的粘细菌,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已知的粘细菌种属以及部分未分类的粘细菌,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共分离得到88株菌,从中得到22株纯菌,经鉴定属于2个属(粘球菌属与珊瑚球菌属)8个种(黄色粘球菌、橙色粘球菌、变绿粘球菌、珊瑚粘球菌、具枝粘球菌、大孢珊瑚球菌、弱小珊瑚球菌和珊瑚状珊瑚球菌)。抗菌结果显示:22株纯菌均表现出可以对一种甚至多种指示菌产生抗性,其中19株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14株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8株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13株抑制酿酒酵母菌的生长,7株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粘细菌资源,粘球菌属及珊瑚球菌属可能为该地区粘细菌菌群中的优势菌。分离纯化出的粘细菌菌株均表现出抑制一种甚至多种指示菌生长的活性,其中64%的纯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抗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武志华李娜马秀枝董晔郭子文刘惠荣
关键词:粘细菌多样性DGGE抗菌活性
短期增温对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明确增温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呼吸的影响,于2020年6—11月采用开顶增温室(OTC)模拟增温,观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乌素图林场内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揭示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温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及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且增温抑制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中,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呈现白天高夜间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1:00—15:00;季节变化中,8月土壤呼吸速率达到最高,6—11月增温与对照相比,增温使土壤呼吸速率平均降低了15.2%;土壤呼吸速率受土壤温湿度共同影响且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更高;增温使得不同土壤深度的Q_(10)值均降低。
郝晨阳马秀枝李长生赵毅勇武玉龙梁燕魏宽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
林火干扰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潮查林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2000年和2003年火烧迹地,选取临近未火烧样地作为对照,研究在林火干扰发生距今10年和13年后,在自然恢复后土壤不同层次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烧13年后火烧迹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比对照样地微生物总体上高,火烧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平均增加了99.8,93.8,100.5万株/g。火烧10年后火烧迹地微生物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平均增加了96.2,117.2,105.6万株/g。敖乡和3km处火烧迹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深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范雪松马秀枝任乐孟晓旭
关键词:土壤细菌土壤真菌土壤放线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