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丽 作品数:20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H反射和F波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早期GBS患儿H反射和F波的异常率。方法对12例1周内行肌电图检查的GB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异常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H反射和F波在早期儿童GBS中异常率高。结论 H反射和F波异常不是诊断GBS的标准,但H反射和F波异常率高时应高度考虑为GBS,达到及早治疗、提高预后的目的。 徐凯丽 马燕丽关键词:H反射 F波 儿童 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5例药物难治性肌阵挛癫痫儿童添加应用吡拉西坦,观察患儿的发作频率、不良反应、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其中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完全缓解,认知功能明显改善;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减少>75%;另1例发作减少≤50%,兴奋症状明显,停用该药。结论吡拉西坦用于添加治疗儿童肌阵挛癫痫可能有效。 马燕丽 徐凯丽 陈国洪 邹艳萍关键词:肌阵挛癫痫 吡拉西坦 儿童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以及与疾病阶段的关系。
方法:
对在临床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56名患者做了传... 马燕丽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 小儿病毒性脑炎 病灶范围 文献传递 髓鞘碱性蛋白和髓鞘蛋白P2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及髓鞘蛋白P2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符合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的患儿30例,患儿血清行MBP及髓鞘蛋白P2检测,与正常健康体检患儿30例进行对照。部分患儿分别于病程第1~3天及第4~7天采集2份血清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MBP[(3 397.82±2 112.39)ng/L]、髓鞘蛋白P2[(1 688.88±899.3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669.46±140.04)ng/L、(367.64±106.2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第4~7天血清MBP[(4 729.92±992.51)ng/L]、髓鞘蛋白P2[(2 255.38±512.21)ng/L]浓度高于病程第1~3天[(1 040.31±155.24)ng/L、(687.83±153.5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P及髓鞘蛋白P2与神经脱髓鞘密切相关。同时反映了神经损伤后髓鞘的崩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病情越重,血清中MBP、髓鞘蛋白P2浓度越高,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徐凯丽 马燕丽 陈国洪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髓鞘碱性蛋白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多发性抽动症6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对照组给予硫必利,根据患儿抽动减少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耐受性,用药剂量个体化。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宋丽芳 陈国洪 王莉 马燕丽 刘凯关键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耐受性 21例脑电图后头部高度失律的婴儿痉挛症患儿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伴有不同脑电图特征的婴儿痉挛症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初诊为婴儿痉挛症患者的脑电图特征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 29例患儿脑电图表现为典型高度失律,21例为后头部高度失律,6例为其他非典型高度失... 陈国洪 马燕丽关键词:婴儿痉挛症 文献传递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者发作期脑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 in children,BECT)的发作期脑电图。方法利用5a时间收集605例BECT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出现30次癫痫发作。这些患者发作期EEG被分为4种发作期图形。最多的一种类型为A型,12例出现,低电压快节律棘波,波幅逐渐增高节律逐渐变慢。B型,7例次,棘波混合尖波频率和波幅逐渐增高。C型,6例次,θ波波幅逐渐增高和频率逐渐减慢。D型,5例次,局部电活动减弱,继之为前3型。结论虽发作间期BECT脑电图相似,均呈中央颞区放电,BECT发作期图形不是唯一不变的;发作前脑电图电抑制和发作后慢波比较常见,不影响BECT的诊断;发作前图形、发作中脑电图可以相互转化,不影响BECT的诊断。 马燕丽 徐凯丽 陈国洪 邹艳萍关键词:儿童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者发作期脑电图特点分析 马燕丽 陈国洪 徐凯丽 邹艳萍左乙拉西坦对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认知功能、脑电图干预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观察其认知功能及脑电图改善情况,为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临床选药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30例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6月后认知功能、脑电图的变化。结果左乙拉认西坦治疗6月后患儿总智商、语言智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智商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放电指数好转18例,改善8例,无效4例。结论临床下痫样放电儿童应给予积极干预,左乙拉西坦对其具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宋丽芳 陈国洪 王莉 马燕丽 刘凯关键词:脑电图 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把1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照病因分成感染组、围产因素组、其他因素组、无明显原因组.另选择30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PCT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有无差异。结果感染组和无明显原因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因素组和其他原因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因素导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CT升高。PCT对帮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鉴别和疾病演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璋 马燕丽 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