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永剑

作品数:24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便秘
  • 5篇药物
  • 5篇药物相关
  • 5篇药物相关性
  • 5篇中医
  • 5篇阿片
  • 5篇阿片类
  • 5篇柴胡
  • 4篇柴胡汤
  • 3篇针药
  • 3篇三焦
  • 3篇加味
  • 3篇发热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针灸疗法
  • 2篇针药结合
  • 2篇针药结合治疗
  • 2篇术后

机构

  • 23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作者

  • 24篇马永剑
  • 3篇侯莉娟
  • 3篇丁象宸
  • 3篇马慧芳
  • 2篇姚艳丽
  • 2篇姜玥
  • 2篇张全德
  • 1篇林泉营
  • 1篇张声生
  • 1篇徐晨光
  • 1篇姚艳丽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国医论坛
  • 3篇河南中医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陕西中医
  • 1篇首都医药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丁象宸教授胃痞病变主在脾胃三焦论——兼析仲景治痞泻心汤诸方被引量:2
2016年
丁象宸教授基于《内经》的胃气理论及三焦论述,结合《伤寒杂病论》及李东垣等医家脾胃思想,提出其胃—三焦理论,认为从解剖位置上三焦附胃,与胃相通,从功用关系上,相协为用,助行胃气,通行胃中元气,助胃通行营卫,参与行水布津;助胃联系脏腑。对于胃痞之病机认为是脾胃三焦同病,其观点源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提出理脾和胃、通和三焦法,并认为仲景疗痞诸方多乃脾胃三焦同治之方。
马永剑樊雅梦
关键词:胃痞学术观点
加味奔豚汤联合利那洛肽胶囊治疗老年肾虚气郁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 观察加味奔豚汤联合利那洛肽胶囊治疗老年肾虚气郁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老年肾虚气郁型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各4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利那洛肽胶囊治疗,中西药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加味奔豚汤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相关量表评分[包括便秘症状量化评分表、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完全自主排便次数、X线标记物排出率,不良反应及随访1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西药组的80.00%(χ^(2)=4.114,P=0.043)。用药4周后,2组腹胀、腹痛、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时间积分及总积分降低,且中西药结合组低于西药组(P均<0.01);2组便秘症状量化评分表、BSFS、PAC-QOL评分降低,且中西药结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西药结合组完全自主排便次数多于西药组(P<0.01);2组X线标记物排出率升高,且中西药结合组升高幅度大于西药组(P均<0.01);西药组与中西药结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12.50%,P=1.000)。中西药结合组随访1个月疾病复发率为2.50%,低于西药组20.00%(χ^(2)=4.507,P=0.034)。结论 加味奔豚汤联合利那洛肽胶囊治疗老年肾虚气郁型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进而减轻便秘等相关症状,疾病复发率较低,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孙巧亮马永剑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便秘粪便性状
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述评被引量:22
2018年
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以下优势:(1)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因素的干扰和灭活;(2)可缩小个体间及个体内各次用药之间的差异;(3)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4)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和总剂量;(5)不良反应少,用药量少,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6)可起到穴位刺激和药物局部吸收的双重作用,为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提供治疗途径。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所选用的贴敷药物多以大黄为主药,或以行气药为主,或配以养阴润燥方药;穴位贴敷以腹部任脉及足阳明胃经穴位为多,如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灌肠药以承气汤加减和增液承气汤加减应用较多,且在灌肠药物的温度、速度方面,多主张缓慢、寒温适宜。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有着局部辨病论治的优势,但临床应用时应从整体角度出发,依据患者病情结合其他疗法,以取长补短。
马永剑徐晨光姜玥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中药贴敷
针灸联合养生功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应用针灸联合养生功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IBS-C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联合养生功法六字诀、腹部按摩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21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腹痛评分、便秘评分量表(C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腹痛评分、CSS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95/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0%(83/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养生功法六字诀、腹部按摩治疗IBS-C,能有效缓解腹痛、纠正便秘,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等,远期效果显著,防治结合,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效益。
张全德李文英王娜娜胡文倩马永剑
关键词:腹痛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针灸疗法养生功法
温阳通下法在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以本虚标实为显著特点,表现为阴阳失调,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燥湿相混,脏气亏虚与痰浊、水湿、饮、瘀、六淫之邪相互胶结并存等正虚(毒)邪结的复杂情形。泻下通便法是中医药治疗OIC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报道采用寒下及润下法较多,而温下法常被忽视,然而结合癌症、癌痛基本病因病机,从内因与外因关系,对OIC中医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析,阳虚寒凝,阴结便秘亦是其常见证型,采用温阳通下法治疗此型OIC,得到理论与临床实践支持,同时应用温阳通下方,进行恰当的药物配伍,对于缓解癌痛等癌症相关症状亦有很好疗效,有益于控制甚至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马永剑姜玥侯莉娟
关键词:便秘癌痛患者阿片类
丁象宸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与方解被引量:6
2013年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经典名方,古今医家对其邪在少阳、枢机不利病机的观点一致,但病机是存在津液损伤还是水饮内停,意见并不统一。丁象宸教授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精研仲景之学,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无水饮内停之机,而存津液损伤之情。从条文叙述、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物组成及用量、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仲景用药规律加以分析,并以假设法阐释。
马永剑丁象宸
关键词: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方解
针药结合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及西药治疗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内科和宁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针灸组、中药汤剂组、中药汤剂结合针灸组、西药组、安慰剂组共五组,每组各20例。针灸组给予针灸足三里及四关穴治疗,中药汤剂组给予中药温脾通关汤口服,中药汤剂结合针灸组给予中药温脾通关汤结合针灸足三里及四关穴,西药组给予聚乙二醇散口服,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各组治疗7d、14d及治疗后14d的便秘情况及癌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14天,针药合治组便秘评分分别为(15.50±4.25)分、(7.60±2.64)分。癌痛评分分别为(3.45±1.67)分、(2.10±1.55)分(P<0.01)。结论:针药并治组在治疗第7天、14天及治疗后14天的便秘改善及癌痛改善优于其他组。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针药并治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使用意义。
姚艳丽马桂莲马永剑
关键词:针灸疗法方剂
从少阳胆论治小儿发热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病机及其与少阳胆的关系。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小儿体质的特点及其发病机制与少阳胆的关系,辨证施治。结果与结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胆气怯弱,但禀春生之气,生机蓬勃,邪气侵犯常杀阳升之气,故易伤少阳;少阳即是阳气初生之意,其阳气虽不至盛,但寓轻清冲和之气,禀清阳上升之性。小儿体质及发病与少阳胆之生理病理极其相似,故小儿发热从少阳胆论治,疗效确切。
马永剑
关键词:小儿发热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丁象宸从热入血室论治子宫肌瘤术后发热经验被引量:2
2016年
丁象宸教授提出热入血室是子宫肌瘤术后发热的病因病机之一,临床结合具体表现,遵《伤寒论》之旨从热入血室论治,给予小柴胡汤加散热清疮消瘀之品,调理中焦脾胃,升清降浊,运转枢机,逐瘀通脉,解郁散邪,使津液布达,气血流通,气血旺而邪随血泄,从胞宫血室而出,血与邪不结则血和气平,热退自安。
马永剑马慧芳丁象宸
关键词:子宫肌瘤术后发热名老中医
丁象宸教授应用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体会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总结丁象宸教授应用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经验。方法:从丁象宸教授对产后生理变化及体质特点,产后发热病因邪入少阳和热入血室为其病因之一端,《伤寒杂病论》治疗产后病及热入血室相关治法治则,古今医家治疗产后发热治则治法治验,热入血室夹杂血瘀证或邪入少阳夹血瘀证辨证方法,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论:产后发热以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理法方药俱备,辨证论治,验之临床,常可获殊效。
马永剑侯莉娟
关键词:产后期小柴胡汤生化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