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颂
-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不同产地不同季节苦参药材及其提取物比较研究
- 2008年
- 对不同产地苦参药材及提取物进行薄层色谱分析比较,增加了对氧化槐果碱的鉴别,同时对中国大陆地区不同产地不同季节苦参药材及提取物总生物碱分析比较。
- 韩颂任春晓于喜水赵敏
- 关键词: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薄层色谱分析
- 引种的不同种源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恒温振荡浸提法和柱前衍生紫外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龙江省引种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结果表明:2007年引自酉阳的黄花蒿(YY-2)含青蒿素质量分数最高为0.668%,药用部分生物量最大的为YY-3(4014.6±420.0)kg/hm2,其主要因素受遗传背景的影响。引种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虽然下降,但能够达到药用收购标准且生物量很大。引种的黄花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利用黑龙江省生产力差的闲置、废弃土地推广,即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又避免与传统农作物争地。
- 张荣沭赵敏韩颂
- 关键词:黄花蒿青蒿素引种种源
- 漆酶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漆酶是一种底物范围十分广泛的多酚氧化酶,可催化多种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本文综述了漆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新型有机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李泰仑杜美惠刘哲君韩颂卢磊赵敏
- 关键词:漆酶催化
- 菌根真菌对青蒿生长状况影响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青蒿又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是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对抗氯喹的恶性疟及脑内虐有特效,其作用机理与传统的奎宁类抗疟药物不同。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菌根真菌的存在对青蒿的生长状况必然有一定的影响。
- 秦艺赵君韩颂赵敏
- 关键词:青蒿菌根真菌
- 产青蒿素作物黄花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
- 2010年
-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是主产于我国的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20世纪70年代其提取物青蒿素(Ar-temisinin)被发现。青蒿素在抗疟方面与传统的奎宁类抗疟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且疗效显著,近几十年来黄花蒿种植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对青蒿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青蒿素产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目前人工合成青蒿素成本过高,不易进行批量生产,因此在当前阶段主要依靠人工种植黄花蒿来获取青蒿素,而地形,气候,黄花蒿的品种以及人工对黄花蒿生长的调控等都成为了左右青蒿素产量的重要因素。
- 陈思安韩颂赵敏
- 关键词:黄花蒿抗疟青蒿素
-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聚丙烯酰胺,以hungate滚管法从含聚合物驱污水中分离出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命名为S10菌株.经生理生化、形态学鉴定为肠杆菌属,革兰氏阳性(G-),短杆状,产硫化氢,兼性厌氧。S10菌株能以聚丙烯酰胺为碳源,在不加碳源的含聚丙烯酰胺的培养基中生长。降解产物经气质联机分析表明,聚合物发生断链生成多种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在聚丙烯酰胺浓度为1000mg·L^(-1)时,10d的降解率为24%,粘度下降40%。环境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S10菌株降解最佳条件为pH为8.0,温度为40℃,聚丙烯酰胺在较低的浓度,SO42-浓度为600mg·L^(-1)。
- 赵敏王欣宇韩颂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降解特性
- 刚果红高效降解菌分离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以从长期受到印染废水污染的土样中分离到的一株在厌氧条件下可以高效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的细菌为样本,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克雷伯氏属菌株,并定名为Klebsiellasp.Y12。通过对菌株Y12菌体浓度和刚果红降解率连续24h的测定。发现:菌株在生长到18h时菌体浓度达到最大值;在第16h时刚果红的降解率达到最大,为78%。这表明降解率与菌体生长基本同步。本研究优化了降解培养基的碳源及氮源。结果:最适于刚果红降解的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投加量为8.0g/L;最适氮源为硫酸铵,最适硫酸铵投加量为5.0g/L。且优化后的降解率达93%,比未优化前提高19%。本研究以刚果红为模式染料,筛选出刚果红降解菌株,这对探讨偶氮染料的有效降解,寻找一种有效的偶氮染料降解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 古晓旭赵敏崔岱宗韩颂
- 关键词:菌株鉴定培养基优化
- 黑龙江野生黄花蒿生物量及青蒿素含量被引量:5
- 2009年
- 为合理利用黑龙江地区的黄花蒿资源,对黑龙江野生黄花蒿各时期的生长状态指标——株高、冠幅、鲜质量等进行了观察,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青蒿素含量,研究了黄花蒿生物量变化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性,比较了黑龙江各地区野生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别以及青蒿素在植株中各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各生物量指标在7月中旬增长较快,现蕾期(7月25日)达到最大;生物量的高峰期与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一致,均为现蕾期,此时期为黄花蒿的最佳采收期;青蒿素含量受地域影响较大,牡丹江市磨刀石镇黄花蒿青蒿素质量分数较高,为937.78μg/g;青蒿素在植株各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叶片含量分别为主茎和小枝的18倍和50倍左右,即叶片为青蒿素主要产生部位。
- 周亚丹赵敏张荣沭韩颂郑淼
- 关键词:黄花蒿青蒿素高效液相色谱
- 胆红素氧化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血中胆红素浓度的测定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胆红素氧化酶能催化胆红素氧化,广泛应用于临床测定胆红素含量和黄疸水平,胆红素氧化酶的研究与开发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韩旭赵敏韩颂
- 关键词:胆红素氧化酶
- 棘孢木霉对青蒿生长量及土壤水解氮质量分数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土样中5×102(T1)、5×103(T2)、5×104菌落/cm3(T3)的棘孢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诱导青蒿60d,分析诱导后青蒿的生长量以及土壤水解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2诱导效果最佳。T2的诱导,青蒿的主茎高生长量在8月10—20日达到最大、茎基粗在诱导后20 d内达到最大值,两者分别为21.41、0.84 cm,是对照组的1.38、1.47倍;T2的诱导,单株青蒿根的鲜质量平均值130.776 g,比T1、T3的诱导,分别增加了88.74%和58.45%,而且生长的时间长、提升的幅度大。用T2诱导,青蒿30d的土壤中水解氮质量分数,与不施用木霉且不栽培青蒿的土壤、施用T1的木霉但不栽培青蒿的土壤、施用T2的木霉但不栽培青蒿的土壤相比,分别减少19.62%、10.4%、21.03%。棘孢木霉,不仅可以促进青蒿的生长,还可以改善土壤中的水解氮质量分数,最适棘孢木霉的量浓度为5×103菌落/cm3。
- 唐磊赵敏张荣沭韩颂吕曼曼王慧朱国栋
- 关键词: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