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3篇肝炎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置换
  • 2篇消毒
  • 2篇门静脉
  • 2篇静脉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关节
  • 2篇干预
  • 2篇CT增强
  • 2篇CT增强扫描
  • 2篇成人
  • 2篇穿刺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方式
  • 1篇低剂量对比剂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断层解剖
  • 1篇断层解剖学

机构

  • 13篇济南市传染病...
  • 6篇山东大学
  • 5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济南市人民政...
  • 1篇寿光市中医院
  • 1篇山东省医学影...

作者

  • 18篇韩梅
  • 8篇孔祥荣
  • 6篇李建志
  • 6篇熊春梅
  • 6篇王道才
  • 6篇林令博
  • 5篇刘凯
  • 4篇肖连祥
  • 4篇赵百红
  • 4篇林祥涛
  • 2篇李能云
  • 1篇张宝芹
  • 1篇张玲云
  • 1篇李洁
  • 1篇韩绍芹
  • 1篇赵燕
  • 1篇段艳华
  • 1篇周文红
  • 1篇李春卫
  • 1篇周雯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3篇山东医学高等...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和血浆置换(PE)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3例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病人,其中20例应用MARS治疗36例次,13例应用PE治疗37例次,每次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氨水平并根据肝性脑病五期分期法评定每次治疗前后的分期,以上述两项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ARS治疗组和PE治疗组治疗后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氨下降程度、肝性脑病好转率(肝性脑病分期改善≥1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肝性脑病症状,降低血氨水平,MARS治疗效果优于PE。
张宝芹韩梅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MARS血浆置换肝性脑病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0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住院时间、疱疹结痂时间、退烧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赵百红韩梅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手足口病
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情绪稳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情绪稳定率77.08%显著优于对照组60.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CT增强扫描患者的情绪,避免对多层增强CT扫描成像的影响。
韩梅赵百红
关键词:护理干预CT增强扫描护理
护理配合在腹部CT增强扫描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护理配合在腹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CT增强扫描且行护理配合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本组患者经腹部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经腹部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良好为91.1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为11.85%,经处理后不良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护理配合应用于腹部CT增强扫描中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可降低不良反应率。
韩梅李建志
关键词:护理配合腹部CT增强扫描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背景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护理学科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学科发展,科研先行”。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韩梅
关键词:护理人员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正常胎儿标本肾脏体积与胎龄相关性的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成像精确测量正常胎儿标本双侧肾脏的宽径、厚径、长径及肾脏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关系,了解正常胎儿标本在不同孕周其肾脏的发育情况.方法 22例20~27周无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标本接受3.0T磁共振肾脏(0.9mm层厚、0.5mm层间距)扫描,测量正常胎儿标本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结果 ①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宽径由20周的(0.97±0.16)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12)cm,与GW相关系数r=0.739(P<0.01),肾脏宽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②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厚径由20周的(1.11士0.23)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08)cm,与GW相关系数r=0.584(P<0.01),肾脏厚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③胎儿标本平均肾脏长径由20周的(1.78±0.10)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2.60±0.32)cm,与GW相关系数r=0.718(P<0.01),肾脏长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④胎儿标本平均肾脏体积由20周的(1.26±0.29)cm^3逐渐增长至27周的(3.34±0.25)cm^3,与GW相关系数r=0.870(P<0.01),肾脏体积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结论 MRI可准确测量胎儿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评价中孕期胎儿肾脏形态、大小及体积发育情况,MRI可以作为胎儿肾脏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检查及进一步验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胎儿发育提供更多参考数据,为产科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熊春梅林祥涛韩梅李建志王道才刘凯林令博
关键词:胎龄肾脏磁共振成像孕周
成人寰枢正中关节间隙正常值的CT多平面重组测量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测量MSCT影像成人寰枢正中关节间隙( MADI)的正常值范围,探讨MADI值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4年7月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18岁以上行寰齿关节MSCT扫描的700例患者影像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外伤、累及上颈椎各类疾病者,按年龄分为18-24岁、25-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7组,每组入选100例。对寰齿关节正中矢状位CT影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并测量寰椎前后结节中点连线经过寰齿关节间隙的长度,即MADI。计算不同年龄组患者MADI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MADI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7组由低至高不同年龄患者的MADI值依次为(1.77±0.39)mm、(1.61±0.37)mm、(1.58±0.36) mm、(1.41±0.29) mm、(1.34±0.28)mm、(1.31±0.29) mm、和(1.06±0.47)mm,MADI随年龄增加而递减(r=-0.511, P<0.01)。男性MADI(1.50±0.36)mm,女性MADI(1.38±0.34)mm,MADI 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相关性(r=0.000, P>0.05)。结论在MSCT正中矢状位上MADI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性别无关。
林令博林立勋韩梅熊春梅孔祥荣肖连祥王道才刘凯
关键词:寰枢关节成人
持续质量改进对新生儿皮肤脓疱疮感染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新生儿皮肤脓疱疮发生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86例新生儿发生皮肤脓疱疮感染的特点,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护理防控干预措施CQI,前瞻性监测2012年、2013年产科出生的4282例和4430例新生儿发生皮肤脓疱疮感染率情况。结果实施CQI后,新生儿皮肤脓疱疮感染率从2011年的2.36%降低到2012年的0.59%和2013年的0.66%,2011年与2012年、2013年比较,新生儿皮肤脓疱疮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年和2013年新生儿皮肤脓疱疮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CQI,可有效减少院内新生儿脓疱疮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韩梅李洁熊春梅张玲云周文红周雯李建志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多层螺旋CT在成人寰齿关节炎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 MDCT)观察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行上颈椎MDCT检查的700例成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3例,女387例;年龄18.2~88.8岁,平均46.4岁。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18-25、〉25-30、〉30-40、〉40-50、〉50-60、〉60-70,〉70岁组,每组100例。使用16层MDCT机,运用多层面重建后处理技术,从任意角度观察寰齿关节情况,参照关节炎的四分之一分类标准对病例进行分级,观察统计不同年龄组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构成情况。从700例中随机选出100例,评价采用MDCT对寰齿关节炎进行诊断及分级的稳定性。结果本组700例,寰齿关节炎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4.3%(170/313)、53.2%(206/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 P〉0.05);随年龄的增加,寰齿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725, P值均〈0.01)。采用 MDCT对寰齿关节炎进行分级,结果稳定性较好( K =0.720)。结论寰齿关节炎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无差异,但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 MDCT可以很好的显示并诊断寰齿关节炎,采用MDCT进行分级,稳定性良好。
林令博孔祥荣韩梅熊春梅李建志刘凯王道才林祥涛肖连祥
关键词:骨关节炎寰齿关节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低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方案用于MSCT门静脉成像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扫描方案用于MSCT门静脉成像(MSCTP)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接受MSCTP、体质量指数<25kg/m2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低组(n=59),管电压90kVp,管电流395mAs,对比剂用量1.2ml/kg体质量;常规组,管电压120kVp,管电流200mAs,对比剂用量1.5ml/kg体质量。比较两组门静脉期图像质量评分、肝实质CT值(CTH)、门静脉CT值(CTP)、图像噪声(SD),肝实质SNR(SNRH)、门静脉与肝实质CNR(CNRP)及有效剂量(ED)差异。结果双低组图像质量评分(4.53±0.32)高于常规组(3.71±0.32,P<0.05);双低组CTH[(101.11±16.65)HU]、CTP[(186.94±29.29)HU]、SNRH(6.92±2.28)和CNRP(5.71±2.00)均明显高于常规组[CTH:(83.61±13.94)HU,CTP:(141.85±26.89)HU,SNRH:6.05±1.58,CNRP:4.23±1.65;P均<0.05],两组图像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2±9.21)HU vs(14.33±2.32)HU,P>0.05];双低组ED[(3.81±0.44)mSv]明显低于常规组[(5.77±0.52)mSv,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方案进行MSCTP可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王道才刘凯林令博韩梅孔祥荣段艳华李春卫张翼柳澄王锡明
关键词:门静脉造影术对比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