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晓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热流
  • 4篇南海北部
  • 4篇南海北部大陆...
  • 4篇北部
  • 2篇地温场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盆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温度
  • 1篇地热流
  • 1篇地温测量
  • 1篇地温场特征
  • 1篇地温梯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盐层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雷晓
  • 7篇刘绍文
  • 3篇王华玉
  • 1篇王良书
  • 1篇曹萦
  • 1篇蒋学鸿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热流及其构造意义
大陆边缘是衔接大陆岩石圈和洋盆之间的过渡单元,记录了大陆岩石圈张裂到海底扩张以及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大陆俯冲消亡的过程.此外,大陆边缘区还发育了众多沉积盆地,是世界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主要场所.大陆边缘热流和岩石圈热...
刘绍文雷晓
关键词:油气勘探热流分布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热流及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研究
大陆边缘是研究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场所,大陆边缘的热流和岩石圈热状态是大陆边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处在欧亚、印-澳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之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油气潜...
雷晓
关键词:岩石圈地温场
塔里木盆地地温测量及其现今热状态特征
沉积盆地热状态研究不仅能为探讨盆地的构造-热演化过程提供约束,还与盆内油气的生成与保存具有密切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热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盆地热状态研究基于地层温度数据和岩石热物性参数,前者大多来自油气勘探中的钻孔试油温度...
刘绍文雷晓王良书
文献传递
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热流与岩石圈热状态是大陆边缘构造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不仅能为探讨发生在大陆边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提供地热约束,而且还能为深水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对海底过程研究的深入和对能源资源问题的关注,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取得了新认识,特别是,主动大陆边缘弧后地区高热流的认识及成因机制以及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可能存在的高热流异常等这些重要发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大陆边缘热状态的认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陆边缘热流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主动大陆边缘岛弧-弧后地区热状态和部分被动大陆边缘发现的高热流异常,前者一般被认为是与弧后地区岩石圈之下的浅地幔对流有关;而后者既包括来自浅层地壳生热贡献,也有深部地幔热流所致,一些学者将此归因于小尺度地幔对流或岩石圈厚度差异引发的边界效应,仍存争议.我们还分析了探针热流、钻孔热流和BSR热流等不同类型数据的优缺点,指出钻孔热流和BSR热流成为继传统探针热流之后研究大陆边缘热流的有效手段.在海底热流和近海底过程之间相互响应的基础上,强调热流探测对近海底过程研究的贡献.还对比了国内外热状态的研究,探讨了国内研究与国际的差距.最后,就未来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雷晓刘绍文蒋学鸿曹萦王华玉
关键词:热流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热流及其构造意义
<正>大陆边缘是衔接大陆岩石圈和洋盆之间的过渡单元,记录了大陆岩石圈张裂到海底扩张以及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大陆俯冲消亡的过程。此外,大陆边缘区还发育了众多沉积盆地,是世界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主要场所。大陆边缘热流和岩...
刘绍文雷晓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热流及其构造意义
<正>大陆边缘是衔接大陆岩石圈和洋盆之间的过渡单元,记录了大陆岩石圈张裂到海底扩张以及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大陆俯冲消亡的过程。此外,大陆边缘区还发育了众多沉积盆地,是世界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主要场所。大陆边缘热流和岩...
刘绍文雷晓
华南下扬子区现今地温场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了新近获取的地温数据,基于下扬子区66口钻井的试油温度数据及岩石热物性参数资料,分析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及1 000~5 000 m埋深处的地层温度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大部分的现今地温梯度为18~25℃/km,其中,苏北盆地地温梯度较高(平均为30℃/km);全区现今大地热流为48~80 mW/m2,平均为60 mW/m2,与全球大陆区平均热流相当。深部地层温度估算指出,该区北部4 000 m埋深处的温度已达150℃,区内主要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层系目前为高-过成熟的生气阶段,具有适宜页岩气保存的温度条件。
王华玉刘绍文雷晓
关键词: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地层温度页岩气
塔里木盆地膏盐层热效应初探
刘绍文杨小秋雷晓王华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