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莹莹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英语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英语
  • 1篇大学生英语写...
  • 1篇大学英语
  • 1篇滴定管
  • 1篇电子显示
  • 1篇电子显示屏
  • 1篇读写
  • 1篇读写教程
  • 1篇新视野大学英...
  • 1篇新视野大学英...
  • 1篇学生英语
  • 1篇衣架
  • 1篇英语读写
  • 1篇英语写作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英语专业学生
  • 1篇语篇
  • 1篇语篇阅读

机构

  • 6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陈莹莹
  • 1篇高圣涛
  • 1篇黄亮亮
  • 1篇叶胜
  • 1篇李新
  • 1篇刘晓丽
  • 1篇张东旭

传媒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空调水处理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水处理加湿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焊接固定在空调室外机散热风扇的转动轴上;圆周运动转化直线运动传动装置,所述圆周运动转化直线运动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用于将第一齿轮的圆周运动转化...
叶胜陈莹莹黄亮亮刘晓丽张东旭
文献传递
The Application of Cohesion in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Instruction——Based on Diagnosis and Instruction Experiment
2014年
Based on Halliday and Hasan’s taxonomy of cohesive devices,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deficiency of cohesive awareness of subje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interviews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writing samples,and then the efficiency of applying cohesion theory to English teaching is examined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by SPSS Statistics 17.0.At last,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applying cohesion theory to English teaching can,to a great extent,foster students’awareness of textual cohesion,develop their writing strategies,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陈莹莹
关键词:DISCOURSECOHESIVEAWARENESSCOHESIVE
一种多功能寝室可夹衣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寝室可夹衣架,它包括横条、铁篮、钩子和圆形的可夹衣架,钩子与横条镶嵌连接,铁篮子上连接两个并行排列的卡钩,铁篮通过卡钩悬挂在横条一端上,可夹衣架卡在横条另一端上。本实用...
李新丁佳奇陈莹莹高圣涛
文献传递
一种化学实验用烧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用烧杯,包括烧杯本体、烧杯底座、杯盖、滴定管、杯柄、pH值感应探针、电池盒、电子显示屏、刻度表、第一信号处理装置,所述滴定管设置在烧杯本体下部且与烧杯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杯柄设置在烧杯本体的外侧...
邢雪雷陈莹莹丁佳奇朱海波
文献传递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衔接错误与改进研究
2014年
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理论依据,以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四级模拟写作为语料,发现学生衔接错误率较高。实验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衔接理论教学有助于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陈莹莹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衔接手段
模因论视角下《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教材解读及课堂应用
2017年
本研究主要基于模因论的观点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加以分析研究,解读语言模因在读写教程中的具体呈现,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该教材丰富的模因资源,利用语言模因传播的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合理安排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促进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探索新的"模因教学法",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陈莹莹
关键词:模因论课堂应用
韩礼德衔接理论与语篇阅读教学被引量:2
2011年
在语篇分析的诸多理论中,韩礼德与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的最基本的语篇分析理论。本文试图探索将衔接理论应用于语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对二语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的调查以及对衔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前后测成绩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证明韩礼德的衔接论应用于语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且实际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语篇阅读理解的水平。
陈莹莹
关键词:语篇衔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