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和血清IL-6、IL-15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EM组为EM患者74例(其中Ⅰ~Ⅱ期26例,Ⅲ~Ⅳ期48例),对照组为卵巢良性畸胎瘤或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4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和血清IL-6、IL-15的水平。结果EM组腹腔液和血清IL-6[(1017.81±361.98)ng/L和(455.47±161.52)ng/L]均高于对照组[(284.63±70.50)ng/L和(149.37±43.09)ng/L],EM组Ⅲ~Ⅳ期腹腔液和血清IL-6[(1253.44±189.63)ng/L和(556.504-93.34)ng/L]较Ⅰ~Ⅱ期[(582.81±107.75)ng/L和(268.964-63.48)n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液和血清IL-6呈正相关(r=0.950,P=0.01)。EM组腹腔液IL-15[(333.45±63.94)ng/L]较对照组[(203.85±70.52)ng/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组和对照组血清IL-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组Ⅲ-Ⅳ期腹腔液和血清IL-15与Ⅰ~Ⅱ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液IL-6、IL-15的改变可能与EM的发病机制有关,血清IL-6可能成为诊断EM并评估其分期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 陈莉萍施如霞王家平钱晓萍丁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5
- B超监视下宫腔镜治疗复杂性宫内异物(附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宫腔镜治疗复杂性宫内异物的价值。方法宫内节育器、残留胚物、胎骨残留和取环钩断头嵌顿32例,曾经行常规取环或刮宫未能取出,全部患者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结果32例患者在B超监视下宫腔镜成功取出宫内异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一次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B超监视宫腔镜下治疗复杂性宫内异物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张仲芳施如霞陈莉萍花蕾鞠华妹李小琴
- 关键词:宫腔镜B型超声
- 指探法在腹腔镜下子宫多发性肌瘤剥出术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指探法在辅助腹腔镜下子宫多发性肌瘤剥除手术中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65例患者进行指探法辅助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右手示指放入15mm的耻骨上操作孔,左手两指伸入阴道...
- 吴佳张仲芳谢晔玲蒋鹏程陈莉萍施如霞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
- 宫腹腔镜联合修复术与宫腔镜定位电切术在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修复术与宫腔镜定位电切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PCS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PCSD的患者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宫腔镜定位电切组及宫腹腔镜联合修复组,每组21例。宫腔镜定位电切组行单纯宫腔镜定位电切术,宫腹腔镜联合修复组行宫腹腔镜联合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宫腔镜定位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宫腹腔镜联合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术后1个月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联合修复组术后3、6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宫腔镜定位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联合修复组自然受孕情况高于宫腔镜定位电切组。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瘢痕憩室均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宫腹腔镜联合修复术更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预后,临床值得推广。
- 孙慧婷鞠华妹刘素芬虞嘉俊施如霞陈莉萍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3月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 ,对 5 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 ,其中 2 5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13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10例行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切除术 ,8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切除术。结果 5 6例术后随访9~ 16个月 ,月经改善率为 98 2 % ,其中无月经 37 5 % ,月经减少 4 6 4 % ,月经正常 14 3%。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 ,近期疗效高 ,并发症少。
- 施如霞周萍李惠萍张仲芳陈莉萍
-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异常子宫出血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根治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于我院经腹腔镜行子宫根治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2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02年5月至2005年8月行同类开腹手术22例患者(开腹组)作为对照。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270±84)min,明显长于开腹组的(212±65)min;术中出血量[(456±218)mL]、输血量 [(42±19)mL]、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5.2±1.3)d]、术后排气时间[(35±16)h]、住院时间[(8±2)d]均明显少于开腹组[(629±314)mL、(148±35)mL、(6.9±2.3)d、(64±28)h、(14±5)d];切除盆腔淋巴结的数目为(21±6)枚,明显多于开腹组的(17±5)枚(P值分别<0.05或<0.01)。两组间术后3 d自细胞计数、盆腔引流液量、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可达到同类开腹手术的彻底性,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施如霞沈美华张仲芳陈莉萍花蕾郑虹
-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
- 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早期宫角妊娠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早期(孕7周以内)宫角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28例早期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手术一次成功,1例二次刮宫后仍有残留组织,宫腔镜下定位注射氨甲蝶呤(MTX)50mg,2周后血β-HCG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术中、术后并发症。28例随访4~36个月,平均20个月,11例有生育要求者中6例已妊娠分娩。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为诊治早期宫角妊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张仲芳施如霞沈美华陈莉萍花蕾鞠华妹李小琴
- 关键词:宫腔镜B型超声宫角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