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养殖
  • 5篇池塘
  • 3篇循环水养殖
  • 3篇养殖技术
  • 2篇生态修复
  • 2篇水产
  • 2篇池塘养殖
  • 1篇淡水
  • 1篇淡水池塘
  • 1篇循环水
  • 1篇养殖基地
  • 1篇优良品系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病害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修复技术
  • 1篇水产良种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品系

机构

  • 3篇常州市水产技...
  • 2篇江苏省淡水水...
  • 1篇常州市武进区...

作者

  • 6篇陈耀炳
  • 2篇彭刚
  • 2篇潘建林
  • 2篇黄成
  • 2篇何锦军
  • 1篇马小荣
  • 1篇李佳佳
  • 1篇童军
  • 1篇林海
  • 1篇赵沐子
  • 1篇郝忱
  • 1篇顾志华
  • 1篇丁淑燕
  • 1篇严维辉
  • 1篇唐建清
  • 1篇张晓伟
  • 1篇陈家长
  • 1篇王嘉俊
  • 1篇王荣林
  • 1篇李旭光

传媒

  • 2篇科学养鱼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
2009年
2008年我们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湖滨村境内的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的滆湖养殖基地,进行了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试验,通过建立集约化养殖区、生态化养殖区、尾水汇集区、生物净化区、净水汇集区等“五区”,用管道相连,采用一次动力提水、依次顺流的方法,形成循环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有关试验总结如下:
陈耀炳何锦军
关键词:养殖技术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水产良种生态效益
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滆湖流域精养池塘平均667m^2产量达1500kg,在江苏省的池塘养殖中达到相当的技术水平,为江苏省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渔民的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大量饲料、鱼药的使用,以及鱼类自身代谢物大量积累,导致了池塘水质的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进入外源水环境,使得水源质量严重下降,个别地方的池塘养殖甚至到了无水可换的地步。
陈耀炳何锦军冯军
关键词:养殖技术精养池塘池塘养殖鱼类病害池塘水质工业废水
太湖地区池塘生态修复及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
唐建清童军彭刚潘建林陈耀炳王嘉俊黄成顾志华李佳佳严维辉陆全平李文杰陈肖玮周军陈大鹏张晓伟马小荣褚秋芬赵林华王荣林金林根蔡永祥王明华丁淑燕赵沐子郝忱李跃华李旭光茆健强林海
本项目通过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水生净化生物及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修复效果,着重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结合池塘工程改造,采用水生植物净水法、底栖动物净水法、滤食性鱼类净水法、微生物净化剂法等多种生物调控技术,完善了无公害水产养...
关键词:
关键词:池塘生态修复循环水养殖
甲鱼养殖技术之一:湖泊网箱养殖梅花鳖新技术被引量:1
2006年
梅花鳖原产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滆湖等流域,因其体表有黑色的梅花状斑点而得名,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中华鳖优良品系.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同时还具有抗病力强.耐寒耐热,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等优点。
陈耀炳马腊平单兴林
关键词:湖泊网箱养殖养殖技术梅花甲鱼长江下游优良品系
池塘生态修复及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潘建林陈家长蔡春芳顾建华陈耀炳彭刚黄成
科学技术领域:水产养殖主要科技内容以池塘生态修复和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系统开展池塘生态修复及循环水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示范。通过对典型养殖池塘污染通量调查,建立养殖池塘营养素收支模式。开展水生植物、底栖贝类、滤食性鱼...
关键词: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态修复技术
池塘循环水养殖黄颡鱼高产高效试验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索一项高产高效的黄颡鱼养殖技术,2011年,我们将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与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相结合,开展池塘养殖黄颡鱼集成研究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亩产黄颡鱼560千克,平均规格达125克,亩效益5284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陈耀炳刘正建徐拥学
关键词: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黄颡鱼集约化养殖亩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