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胚胎
  • 1篇早期胚胎
  • 1篇早孕
  • 1篇生物效应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管理指南
  • 1篇国际妇产科联...
  • 1篇后出血
  • 1篇妇产科
  • 1篇B超
  • 1篇B超检查
  • 1篇波诊断
  • 1篇产后
  • 1篇产后出
  • 1篇产后出血
  • 1篇产科
  • 1篇超声
  • 1篇超声波

机构

  • 3篇重庆市妇幼保...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陈红
  • 2篇唐昌绮
  • 2篇叶虹
  • 2篇黄国宁
  • 2篇陈春秀
  • 1篇张渝
  • 1篇陈真
  • 1篇漆洪波
  • 1篇张渝

传媒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1994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妊娠早期应用B超检查胚胎后生物效应的研究
1992年
本研究以妊娠6~8周人流绒毛为样本。实验对象为 B 超辐照组和对照组,采用 B 超对宫内胚胎辐照5、10、30分钟。于5、15、24、48小时后取出绒毛,测定绒毛四种溶酶体酶、MDA、SOD、SCE、观察绒毛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发现,B 超辐照5分钟仅导致绒毛 B—葡萄糖苷酶活性下降;而辐照10、30分钟有不同程度绒毛溶酶体酶、MDA、SOD 和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以辐照30分钟组最为显著。
黄国宁王纯君叶虹陈红任子骥陈春秀张渝唐昌绮
关键词:早孕超声波生物效应
B型超声波照射对妊娠早期胚胎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4
1994年
采用B超对妊娠6~8周拟行人工流产术孕妇的胚胎(研究组)分别照射5、10、30分钟,在照射后5、15、24、48小时行人工流产术取出绒毛。测定绒毛细胞溶酶体酶、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观察绒毛细胞超微结构。并与未行B超照射的孕妇胚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B超照射10、30分钟绒毛细胞溶酶体酶、MDA、SOD和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以照射30分钟最为显著。提示:对妊娠6~8周的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照射时间一般宜在5分钟内。
黄国宁王纯君叶虹陈红任子骥陈春秀张渝唐昌绮
关键词:妊娠生物学效应胚胎超声波诊断
2022年国际妇产科联盟《产后出血管理指南》解读被引量:17
2022年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产科的危急并发症,发生率1%~10%[1],目前仍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基于过去20年的PPH诊治指南及最新研究证据,2022年发布了新的PPH管理指南,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现有资源,为PPH诊断和管理提供多种备选方案,从而降低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文将对该指南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陈红陈真漆洪波
关键词:产后出血国际妇产科联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