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

作品数:22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急性
  • 7篇血管
  • 7篇脑梗
  • 6篇动脉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4篇溶栓
  • 4篇取栓
  • 4篇疗效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介入
  • 3篇卒中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动脉溶栓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性
  • 2篇造影

机构

  • 20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陈海
  • 16篇袁莉
  • 12篇杨职
  • 8篇江先娣
  • 5篇倪福文
  • 4篇冼明健
  • 3篇黄金波
  • 3篇刘乙毅
  • 2篇蓝崧
  • 2篇方玲
  • 1篇陈嘉慧
  • 1篇麦建晖
  • 1篇廖翠强
  • 1篇雷建明
  • 1篇梁开文
  • 1篇李雪红
  • 1篇廖耿
  • 1篇王新民
  • 1篇张俊
  • 1篇黎朝茂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一组988例急性脑血管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出血性卒中病例中继发癫痫发作占5.91%;缺血性卒中病例中继发癫痫发作占6.29%;有癫痫发作的患者4周死亡9例,占12.85%,非癫痫组病例中癫痫发作占3.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癫痫发生率与病变部位有明显的关系,癫痫发作对预后有严重影响,其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癫痫组。
蓝崧江先娣杨职陈海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 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结果 :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初次脑脊液镜检确诊仅 7例 ,需反复腰穿取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确诊 11例。未经抗真菌治疗 4例均死亡 ,抗真菌治疗 14例、治愈 7例、好转 3例、死亡 4例。其中二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治疗 4例、治愈 3例、好转 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易误漏诊 ,反复行脑脊液涂片以及同时行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率。
杨职袁莉江先娣陈海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真菌培养二性霉素B氟康唑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机械取栓疗效及困难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机械取栓的困难并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机械取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9例同期未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中应注意手术操作,采取合理的方法取栓,尽可能快速开通血管,以减少血管损伤,避免血栓逃逸。
黄金波陈海袁莉杨职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血管内治疗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和介入治疗联用在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6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6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动脉溶栓与介入联合治疗,记录两组的血管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后的ADL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8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效果比常规组更好。结论对急性脑血管闭塞老年患者实施动脉溶栓和介入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疏通患者血管,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身体康复,改善其生活品质,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李培圣潘溶溶袁莉陈海
关键词:动脉溶栓介入老年患者
早期应用静舒氧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
2004年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静舒氧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静舒氧组,3组均按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静舒氧组加用静舒氧治疗,每次250mL,2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中,0.2MPa,1h/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不进行静舒氧及高压氧治疗。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ther指数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ADL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分均有增高,NFD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以静舒氧组改善最明显,治疗后FMA评分:上肢(38±9)分,下肢(75±10)分,Barthel指数(83±8)分,高于高压氧组:上肢(29±8)分,下肢(60±10)分,Barthel指数(74±10)分;NFD评分:静舒氧组(13±6)分,低于高压氧组(17±6)分(P<0.05);而高压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又明显高于对照组,NFD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静舒氧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职陈海冼明健江先娣袁莉麦建晖
关键词:静舒氧脑梗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的疗效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按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地塞米松(DXM)组、甲泼尼龙(MPS)组及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MPS+IVIG)组,以治疗前后3组患者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平均评分的变化反映疗效,比较以上3种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疗法的疗效。结果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组EDSS评分减少较其他两组显著。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能较快的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
陈海江先娣杨职袁莉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多奈哌齐,对照组不使用多奈哌齐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MMSE和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经多奈哌齐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增大即治疗作用增强,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多奈哌齐对A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高出对照组13%、32%、43%,对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分别高出对照组8%、13%、23%,与对照组相比多奈哌齐疗效显著(P<0.05)。结论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倪福文陈海刘乙毅
关键词:多奈哌齐阿尔茨海默病
阿托伐他汀与银杏叶制剂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阿托伐他汀与银杏叶制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的药物干预疗效。方法选择经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206例,然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50例、阿托伐他汀组52例、银杏叶制剂组53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组51例。对照组单用西药基础治疗,其他3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银杏叶(80mg,3次/d)、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剂量同前2组),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和血脂的变化,观察时问为6个月。结果阿托伐他汀组、银杏叶制剂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组颈动脉斑块、血脂定量下降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组颈动脉斑块定量下降最明显,与其他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银杏叶均可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IMT变薄,且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
陈海袁莉方玲魏达友倪福文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银杏叶
静脉溶栓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3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取栓出血率、血栓逃逸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3个月时,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取栓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辅以Trevo支架取栓可获得与Solitaire支架取栓相似效果,且Trevo支架全程可视,但顺应性不足,拉栓时血管牵拉变形大,取栓次数较多,故治疗期间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治疗方式。
黄金波李灏陈海杨职袁莉李培圣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加兰他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记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探讨加兰他敏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记忆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VD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脑活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溴酸加兰他敏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6个月后韦氏记忆量表(WM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作为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WMS(44.36±14.44)分,HDS(17.73±7.52)分,ADL(24.67±8.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4.27±7.04),(13.46±7.02),(30.57±7.63)分(t=2.16~3.35,P<0.01),与治疗前积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兰他敏治疗VD是有效、安全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冼明健江先娣杨职黎朝茂袁莉方玲蓝崧雷建明陈海廖耿
关键词:痴呆记忆加兰他敏随机对照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