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秋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质体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脂质体
  • 2篇单抗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1篇代血浆
  • 1篇脂质体制备
  • 1篇体外
  • 1篇片段
  • 1篇亲和
  • 1篇亲和性
  • 1篇珠蛋白
  • 1篇细胞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粒度
  • 1篇结合率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作者

  • 5篇陈正秋
  • 4篇范启修
  • 4篇沈德诚
  • 3篇李树梅
  • 2篇刘汉芝
  • 2篇刘健
  • 1篇杨秀芬
  • 1篇杨纯正
  • 1篇白金芬
  • 1篇张金香
  • 1篇陈璋
  • 1篇杨希峰
  • 1篇汤美华
  • 1篇陈辉树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年份

  • 1篇2002
  • 2篇1995
  • 2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个非系性抗原的单抗-CD45、CD45R和CD53的特性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第四届国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会议(1989.2)的两个主要特点之一是对于人类白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重点已由严格的系统特异性抗原转移到非系统性抗原,即对于分布在多系统的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研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1988年我们曾向第四届协作组提交了6个非系统单抗,都得到会议正式命名,它们分别为HI30、HI73(
沈德诚陈璋白金芬杨希峰汤美华张金香余鸣陈辉树杨纯正陈正秋
关键词:抗原单克隆抗体
抗白血病McAb HI30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导向实验被引量:3
1991年
以人红细胞膜脂为主要膜材,制备成功MPB高三尖杉酯碱脂质体(MPB-homoharri-ngtonine-liposomes,MPB-HH-Lip),再与鼠抗人白细胞McAb HI30共价偶联,经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McAb HI30高三尖杉酯碱脂质体(简称免疫脂质体,HI30-HH-Li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表明,HI30-HH-Lip对人系靶细胞CEM-M3具有敏感的靶向作用,并基本上保持了McAb HI30的免疫活性。
陈正秋沈德诚杨秀芬李树梅马玉芬范启修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免疫脂质体靶向作用
人珠蛋白代血浆实验研究
2002年
陈正秋范启修王守铭商介寿郭志鸿邢凤楼陈全生
关键词:代血浆珠蛋白红细胞理化性质
McAb F(ab')_2免疫脂质体制备及其亲和性的放免测定
1995年
McAbF(ab')_2免疫脂质体制备及其亲和性的放免测定刘健,陈正秋,刘汉芝,范启修,沈德诚,李树梅(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效[1,2]。由McAb制备的兔疫脂质体?..
刘健陈正秋刘汉芝范启修沈德诚李树梅
关键词:免疫脂质体亲和性
免疫脂质体粒度与抗白细胞单抗F(ab')_2片段结合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本实验采用^(125)I标记单抗HI_(30)的F(ab')_2片段,^(131)I标记脂质体膜的方法制备免疫脂质体,并观察其在Sephacryl-300层析柱上的分离结果。证明超声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度不均一,且粒度小的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单抗结合率。初步结果还显示,单抗F(ab')_2片段与脂质体的偶联将明显增加免疫脂质体的粒度。
刘健刘汉芝陈正秋李树梅沈德诚范启修
关键词:免疫脂质体粒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