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亦工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奥运木本植物的筛选、繁殖与应用
- 北京植物园近年来从国内、外引进大批新优木本植物,从中优选出奥运用新优木本植物 34个种及品种,对其在夏季的性状表现着重进行了记载与总结。通过播种、扦插、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扩繁,总结出相应的繁殖技术。对部分奥运植物进...
- 黄亦工孙宜
- 关键词:奥运木本植物扦插配植
- 文献传递
- “将曹雪芹纪念馆列入人文奥运项目”研讨会
- 2006年
- 李明新卫汗青李希凡蔡义江杜春耕张宝章沈望舒段启明张书才金元浦严宽黄亦工彭哲愚
- 关键词:人文奥运奥运项目曹雪芹纪念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奥委会
- 观赏植物花期催延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6年
- 综述了花期调控的原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原理主要是花芽分化和发育规律的研究进展,而技术则主要包括温度处理、光照处理、栽培技术处理、控制水肥、激素调节这5个方面。
- 黄亦工魏娜孙宜
- 关键词:花期调控
- 萱草(Hemerocallis)品种“Christmasis”与“Little Missy”组织快繁技术
- 董丽黄亦工任爽英蔡丽敏余莉黎海利
- 1.引进萱草品种14个,景天品种6个及相关的栽培技术,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引进内容。2.筛选出4个适应性强、观赏性状优良的萱草品种“Little Grapette”和“Chicago Fire”,景天品种“Autumn Jo...
- 关键词:
- 关键词:萱草组织快繁
- 岩生植物引种、选择与造景研究被引量:20
- 1993年
- 通过对国内国外有关植物园及高山植被的调查和国外岩石园的有关资料的搜集,提出建立中国山石园类型,原则及选优引种,并提出造景研究的途径。
- 黄亦工
- 关键词:岩生植物引种造景
- 北京园林主要常绿阔叶植物抗冻性及其测定方法被引量:114
- 2002年
- 采用电导法、组织变褐法、生长恢复法及TTC还原法研究了北京园林中主要常绿阔叶植物的抗冻性 .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 ,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褐化指标以及生长恢复后的冻害指数都明显上升 ,TTC还原法测定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 ,不同指标的总体趋势高度一致 ,与种类的抗冻性密切相关 .被测植物的抗冻区域如下 :八角金盘- 10℃以上 ,洋常春藤、女贞、扶芳藤 - 8~ - 12℃ ,大叶黄杨 - 10~ - 15℃ ,凤尾兰、火棘、广玉兰 - 15~ - 2 0℃ ,黄杨- 15~ - 2 5℃ .对不同方法比较后认为 ,电导法可以用于实践中快速、客观地评价和比较常绿阔叶植物抗冻性 .对抗冻性测定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
- 董丽黄亦工贾麦娥郑淮兵赵楠苏雪痕
- 关键词:常绿阔叶植物抗冻性电导法
- 37种(含品种)新优植物简介被引量:4
- 1996年
- 为适应园林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种类,自1989年以来,北京市植物园新优植物种苗中心已搜集到各种植物约600种及品种,其中从美国、比利时、法国、韩国。
- 崔纪如黄亦工郭翎
- 关键词:株高冠幅花期忍冬科耐寒性
- 北京地区常绿植物引种、筛选与示范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常绿植物具有四季常青、生长较慢、滞尘力强的特点。课题在对北京地区常绿植物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相似论"等引种原理,从国内外首次大规模引进具有应用潜力的常绿植物32个种及品种;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3年引种驯化试验、抗寒生理测定、越冬保护技术的研究,成功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气候特点的常绿植物共计12个种及品种;对常绿植物的越冬防寒设施进行了研究,得出最有效的防寒措施是塑料大棚;通过对常绿植物越冬过程中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及抗寒力的测定,得出植物的抗性与生理适应性是相关的;并选择北京植物园、首钢厂区绿化等地,进行了共计6200平方米示范工程和配置应用的研究;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北京露地生长的常绿阔叶植物引种、驯化、筛选、栽培和示范的研究成果。
- 黄亦工孙宜董丽孙健雄
- 关键词:常绿植物引种可溶性糖含量抗寒性
- 奥运木本植物的筛选、繁殖与应用
- 北京植物园近年来从国内、外引进大批新优木本植物,从中优选出奥运用新优木本植物34个种及品种,对其在夏季的性状表现着重进行了记载与总结.通过播种、扦插、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扩繁,总结出相应的繁殖技术.对部分奥运植物进行...
- 黄亦工孙宜
- 关键词:奥运会木本植物扦插配植
- 文献传递
- 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叶片水分及淀粉粒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6
- 2002年
- 该文研究了北京露地园林中常绿阔叶植物在越冬期间叶组织水分及淀粉粒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越冬进程 ,叶组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而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大 ,至 2月份时达最低 ,之后开始恢复 .种类之间差异明显 .凤尾兰变化幅度最小 ,女贞和火棘水分亏缺最为严重 ,导致叶片在早春严重干枯和脱落 ;早春黄杨、广玉兰及大叶黄杨水分亏缺恢复较快 ,而八角金盘、洋常春藤恢复速度较慢 .秋冬自由水含量除八角金盘外其余种类均表现为 1 0~ 1 2月含量下降 ,2~ 3月开始回升 ,下降速度较快的有凤尾兰、广玉兰、火棘及黄杨等 ,相应地这些种类在秋冬束缚水含量上升 .1 0月下旬 ,八角金盘、洋常春藤、大叶黄杨、广玉兰及火棘等种的细胞中都有较多的淀粉粒分布 ,在此后的观测中消失 ,3~ 4月份 ,所有种类又开始积累淀粉粒 .女贞和黄杨虽然春季与其它种类一样有淀粉粒积累 ,但秋季没有 .水分含量及淀粉粒的季节性动态变化与植物的抗寒性发育及越冬适应性具有高度一致性 .
- 董丽路艳红黄亦工苏雪痕
- 关键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叶片淀粉粒水分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