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压
  • 4篇老年
  • 4篇高血压
  • 4篇房颤
  • 2篇心肌
  • 2篇沙坦
  • 2篇氯沙坦
  • 2篇高血压病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胺碘酮
  • 1篇地平
  • 1篇电复律
  • 1篇调脂
  • 1篇调脂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机构

  • 13篇武警福建总队...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福建省心血管...

作者

  • 14篇郑国龙
  • 8篇秦永文
  • 6篇郑兴
  • 5篇章建梁
  • 4篇曹江
  • 3篇丁继军
  • 2篇夏乡
  • 2篇赵仙先
  • 2篇赵先仙
  • 2篇孙慧萍
  • 2篇林霞
  • 1篇陶文俊
  • 1篇张建成
  • 1篇许春萱
  • 1篇曾国彬
  • 1篇裴强
  • 1篇边长勇
  • 1篇张建荣
  • 1篇邱健力
  • 1篇陈少萍

传媒

  • 5篇武警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合用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长期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代谢等的影响。方法  12 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和对照组 (单用福辛普利 ) ,92例完成研究 (观察组 4 8例 ,对照组 4 4例 ) ,服药 14个月 ,观察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血压、血糖、血脂、血钾等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7 9%比 75 0 % ,P <0 0 1) ,治疗后ISI显著下降 ( 5 5± 16比 4 8± 13,P <0 0 5 ) ,血糖和血脂升高 ;其中 2 9例患者停服吲哚帕胺后 ,ISI显著升高 (P <0 0 1) ,血糖和血脂改善。对照组治疗后ISI显著升高( 5 2± 16比 5 9± 19,P <0 0 1) ,血糖和血脂改善。结论 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比单用福辛普利能更有效降低血压 ,但长期应用可加重高血压患者IR ,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而单用福辛普利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谢。提示吲哚帕胺可诱发糖尿病 。
章建梁秦永文郑兴郑国龙刘明赵仙先陈少萍郭冀珍
关键词:福辛普利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SI
氯沙坦和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左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对 132例老年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尼群地平组治疗 ,随访 1年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2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治疗后 ,两组血压、LVDd、IVST、LVPWT、左室重量 (LVM)、左室重量指数 (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后LVDd、IVST、LVPWT、LVM、LVMI,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尼群地平和氯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减轻左室肥厚 。
郑国龙孙慧萍秦永文张可超章建梁李卫萍
关键词:氯沙坦尼群地平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胺碘酮合用氯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36例心房颤动患者以胺碘酮加氯沙坦治疗 (观察组 ) ,6 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 ) ,两组治疗 3周后仍房颤者均进行电复律 ,复律后继续各组的药物维持 ,随访 1年。两组药物复律及电复律的成功率均无差异 ;结果表明 ,两组药物治疗复律后1~ 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亦无明显差异 ;而电击复律后 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 ,观察组为 76 .0 0 % ,对照组为 4 7.6 2 %(P<0 .0 5 )。提示 。
郑国龙秦永文郑兴章建梁边长勇曹江丁继军赵先仙
关键词:胺碘酮氯沙坦房颤电复律
华法令治疗右室心肌病伴附壁血栓1例
2003年
郑国龙秦永文郑兴丁继军曹江裴强
关键词:心肌疾病血栓形成华法令
老年非风湿瓣膜房颤发生脑栓塞196例
2005年
目的了解高龄、糖尿病等因素对老年非风湿瓣膜房颤发生脑栓塞前服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影响,以及糖尿病、房颤与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用药情况、年龄、性别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对196例老年非风湿瓣膜房颤发生脑栓塞的病史收集、脑栓塞发病前6个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用药情况调查,分为A组(≥3d/周服用华法林)、B组(≥5d/周服用阿司匹林≥75mg/d)、C组(3~4d/周服用阿司匹林≥75mg/d)、D组(<3d/周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75mg/d)。A组占2.0%、B组占11.7%、C组占35.7%、D组占50.5%。年龄分为>75岁和≤75岁,采用SPSS10.0统计。结果冠心病占39.3%,高血压性心脏病占34.2%;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占24.0%。B组与年龄有关(P<0.01),B组、C组、D组均与糖尿病有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与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冠心病正相关,与服用阿司匹林负关联(P<0.01或P<0.05)。结论老年非风湿瓣膜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前极少服用华法林,服用足量阿司匹林也不多,其房颤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为主,合并糖尿病占有一定比例;糖尿病与年老、房颤持续时间长、冠心病患者有关,影响阿司匹林的服用;年龄>75岁也不能坚持服用足量阿司匹林。老年非风湿瓣膜房颤合并糖尿病或年龄>75岁,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郑国龙秦永文郑兴赵先仙曹江丁继军章建梁
关键词:脑栓塞瓣膜风湿房颤持续时间
重症心脏病临终时甲状腺素的变化
2000年
郑国龙黄剑峰于光魁王道铨何秀华
关键词:甲状腺素心脏病临终FT3
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阿-斯综合征反复发作抢救成功一例报告
2003年
郑国龙秦永文郑兴赵仙先曹江
关键词:阿斯综合征心绞痛病例报告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肥胖及性别等的关系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可溶性 E 选择素(sE s)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79例EH患者的空腹sE s浓度,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测定SBP、DBP和体质指数(BMI)。分析血清sE s浓度与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血清 sE s浓度肥胖组[(56.4±21.2)mg/L]高于超重组[(43.5±16.6)mg/L]和正常组[(37.8±12.9)mg/L](均 P<0.01),男性组[(50.0±17.8)mg/L]高于女性组[(41.2±16.9)mg/L](P<0.01)。血清 sE s浓度男性组与 BMI相关,女性组与 BMI、空腹胰岛素、AUCIN相关。结论:并发肥胖的EH患者和男性有较高的血清sE s浓度,肥胖程度与血清sE s浓度直接相关,提示肥胖患者和男性有较高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程度。
章建梁秦永文郑兴郑国龙邱健力张乐之张建荣
关键词:高血压E-选择素肥胖症
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冠心病54例
2006年
郑国龙孙慧萍宗英林霞夏乡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血脂
胺碘酮针转复农药中毒房颤伴发室上速一例
2004年
病例:患者,女,75岁,福州人,因生气自服乐果农药5小时后送我院抢救.患者自服乐果农药30ml~40ml,随后出现呕吐,胃内容物伴有农药味,被家人发现送急诊室抢救,血压200mmHg/100mmHg,神志清楚,瞳孔正常大小,无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38次/分,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郑国龙陈胜蔡辉陶文俊
关键词:转复农药中毒房颤室上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