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与固相放射免疫检测法的应用比较
- 2004年
- 为了比较用于检测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表面抗原 (HBsAg)的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和固相放射免疫检测法(SPRIA) ,2 0 0 2年大同市采用配对比较的方法检测了 0~ 7岁健康儿童的血清 30 9份。结果显示 :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 ,阳性检出率为 0 97% ,RI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 3 2 4 %。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 =5 14 ,P <0 0 5 )。两种方法用于检测HBsAg一致性好 ,但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法灵敏度较低。采用SPRI A法检测的 30 9份健康儿童血清HBsAg阳性率为 3 2 4 % ,≤ 3岁儿童的血清HBsAg阳性率为 0 ,>3岁儿童的血清HBsAg阳性率为 4 93%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6 2 5 ,P <0 0 1)。随着年龄的增加 ,HBsAg阳性率升高。
- 何晓红张晔党秀琴赵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大同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同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大同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资料。结果 6年共报告病例2 64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01/10万,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县区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20/10万左右。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5月份为高峰,4~6月为高发。≤14岁病例,占总病例的82.21%,暴发病例占8.58%。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16.25%,无免疫史的占26.39%,免疫史不详的占57.36%。血标本采集率23.83%,麻疹IgM抗体阳性率76.70%。结论 MV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确保高水平2剂次MV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定期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 党秀琴杨丽婷何晓红邢月珍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 大同市医院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分析
- 2009年
- 目的为了解大同市乙型肝炎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HepB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HepB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看产房出生和接种记录,对16 876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HepB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5.62%和83.56%。近一半医院及时接种率低于95%,90%市级以下医院及时接种率不足90%。郊县医院接种率仅有78.71%,最低的为20.4%。结论完善接种制度,提高产房工作人员的接种意识,是提高产房首针HepB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 徐建何晓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及时接种率
- 大同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7
- 2003年
- 为制定有效的免疫措施和策略 ,提高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 ,对大同市 11个县 (区 ) 2 0 0 0年 7月 1日~2 0 0 1年 6月 30日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采用标准组群抽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2 311名调查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1 83%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18 2 2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15 84 %。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均远远低于全程接种率 ;住院分娩儿童的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家庭分娩儿童 ;第 1胎的儿童高于≥ 2胎的儿童 ;母亲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良好的高于差的 ;有户口的高于无户口的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住院分娩有利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 ,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是影响接种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超生儿童、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何晓红郝述霞张晔
- 关键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免疫后10年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研究评价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YDV)免疫的远期效果及加强免疫问题。方法对1995年出生,按照免疫程序全程免疫的儿童,追踪观察其免疫后10年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持久性。设免疫组与对照组,研究两组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差异及免疫保护效果;同时用免疫组儿童与实施免疫前同龄组儿童的HBs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对比分析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抗-HBs阳性率、有效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MC)逐年下降,分别由基础免疫后1年的92.08%、84.16%、29.21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降至10年后的65.17%、40.45%和5.38mIU/ml;年均递减率分别为3.76%、7.82%和17.14%。抗-HBs阳性率下降速率较慢,而有效阳性率则较快,并显示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的年均递减率逐年降低,推测免疫的低阳性率水平可能维持较长时间。免疫组的HBsAg携带率为0.41%,对照组为3.24%,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计算的疫苗保护率为87.35%。实施免疫前后同龄儿童组HBsAg携带率比较计算的疫苗保护率为95.00%。免疫儿童抗-HBc的阳性率较实施免疫前同龄儿童降低了83.99%。结论YDV免疫后10年有较好的免疫持久性。
- 翟如芳安建会邢秀生闫以让何晓红光明李国英李太生常少英范富云
- 关键词:免疫持久性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免疫后10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免疫记忆观察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观察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YDV)免疫后10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免疫记忆。方法追踪观察按照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10年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持久性;分别对免疫后5年和10年抗-HBs阴转的儿童,加强免疫YDV 1剂,观察其免疫记忆反应。结果抗-HBs阳性率、有效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逐年下降,分别由免疫后1年的92.08%、84.16%、29.21mIU/ml降至10年后的65.17%、40.45%、5.38mIU/ml;年均递减率分别为3.76%、7.82%、17.14%。抗-HBs阳性率下降速率较慢,而有效阳性率则较快,并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的年均递减率逐年降低,推测免疫的低阳性率水平可能维持较长时间。结论YDV免疫后存在较好的免疫记忆,免疫后10年无需加强免疫。
- 安建会邢秀生闫以让何晓红光明李国英李太生常少英范富云翟如芳
- 关键词:抗体持久性免疫记忆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免疫的保护效果及成本-效益评价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评价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YDV)免疫的保护效果及成本-效益。方法在同龄儿童中设免疫组和未免疫组,对照研究免疫与未免疫儿童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之差异及其免疫的保护效果。同时,以本研究免疫组的HBsAg携带率与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前山西省同龄组儿童的HBsAg携带率做对比,分析YDV的保护效果,并进行免疫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免疫组的HBsAg携带率为0.41%,无免疫史组的携带率为3.24%,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分析的疫苗保护率为87.35%。实施免疫策略前后同龄组儿童HBsAg携带率比较计算的疫苗保护率为95.00%。分别按全国和山西省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本底资料分析免疫的成本-效益表明,每接种1 000人份YDV可分别减少106名和103名HBsAg慢性携带者,27名和26名慢性肝病患者,粗略估算直接的成本-效益之比为1∶27。结论YDV免疫的保护效果良好,并有非常好的成本-效益。
- 翟如芳邢秀生闫以让何晓红光明李太生李国英范富云常少英安建会
- 关键词: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