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能获得驱动目的基因高效稳定表达、安全无害、靶向性高、简便的新型非病毒型基因导入和治疗系统,本研究探讨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dextranironoxidenanoparticles,SDION)的制备及其作为体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作SDION,通过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HR色谱和离心法分离SDION,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和磁力计对SDION进行分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C2)质粒为靶基因,通过氧化还原法构建SDION-GFP-C2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者的结合率。以脂质体转染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SDION和脂质体体外转染GFP-C2入膀胱癌细胞BIU-87的转染效率。结果:SDION直径在3~8nm之间,有效粒径为59.2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0.23emu/g。分别经10mmol/L的高碘酸钠氧化、0.5mol/L的硼氢化钠还原作用后的SDION和GFP的结合比例最大,SDION对GFPDNA的转染效率为45%左右,明显高于脂质体的转染效率(30%左右)。结论:SDION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与GFP质粒相连,在体外可将GFP基因成功转染入人膀胱癌BIU-87细胞。
- 曹正国周四维孙凯鲁雄兵罗刚刘继红
- 关键词:基因载体转染效率肿瘤基因治疗GFP基因目的基因超顺磁性
- 显微外科技术在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 目的:全球不育症的发病率已超过10%,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左右。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出现使许多患者可以获得自己的子代,但是,也存在着(1)治疗费用昂贵;(2)对女方正常生理的干扰及侵入性操作;(3)缺乏...
- 平萍王建华李铮马猛陈向锋孙凯刘毅东周立新李朋田汝辉刘宇飞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无精子症
- 高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修饰前软骨干细胞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体异位成软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高效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修饰前软骨干细胞(PSCs)与骨基质明胶(BMG)复合体的成软骨活性。方法EGFP基因转染PSCs得到EGFP基因修饰PSCs。将其与BMG的复合体体外培养后植入裸鼠右后肢肌袋中,左后肢植入BMG作对照。定期取材测定移植物的重量、细胞数,观察GF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表达。结果EGFP基因修饰PSCs体外培养6周仍有较强GFP表达。移植后1~6周均有较强GFP表达,3~6周有较强Ⅱ型胶原表达。移植后2~6周复合体平均重量分别为(0.71±0.07)、(1.35±0.32)、(1.76±0.48)、(1.96±0.54)、(1.89±0.13)g,均比对照组重(P〈0.01);1~6周时复合体平均所含细胞总数分别为(40.0±2.1)×10^6、(67.0±5.6)×10^6、(139.0±11.2)×10^6、(169.0±2.9)×10^6、(173.0±13.5)×10^6、(169.0±6.9)×10^6个,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EGFP基因修饰PSCs与BMG复合体能在异位形成软骨组织。
- 游洪波陈安民孙凯王国宾王茂朋张国良
- 关键词:前软骨干细胞基因转染骨基质明胶
- 大型综合性医院普通门诊预约流程体会被引量:14
- 2009年
- 在门诊建立预约制度,是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其目的是优化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减少病人就诊停留的时间,以达到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我们通过在泌尿科开展普通门诊预约服务,制定出符合医院的门诊流程,从而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方便患者就诊。
- 陈尉华王坚虞涛王晓燕陆斌杰孙凯江燕甘宁陆琼黄翼然
- 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6
- 2008年
- 目的:观察和探讨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1月~2006年4月,共1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入组,随机分为利尿剂应用组(n=81)和对照组(n=79),其中行经皮肾镜治疗者62例,行输尿管硬镜治疗者71例,输尿管软镜治疗者27例。利尿剂组于解除尿路梗阻后(经皮肾镜治疗为建立经皮肾通道后;输尿管硬镜治疗为击碎结石并引流肾盂尿后;输尿管软镜治疗为置入外鞘后),静脉推注速尿20mg;对照组术中不作特殊处理。术后两组均建立通畅的尿液引流,经皮肾镜治疗术后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输尿管硬、软镜术后置双J管,同时给予同级抗生素防治感染。分别比较各种腔内碎石术后,两组中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及脓毒败血症休克的情况。结果:利尿剂应用组和对照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7.4(6例)和17.7(14例)。其中经皮肾镜治疗后,两组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6.3(2例)和16.7(5例);输尿管硬镜治疗后为8.3(3例)和20.0(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后为7.7(1例)和14.3(2例)。对照组中行经皮肾镜和输尿管硬镜碎石后,各有2例SIRS患者发展为脓毒败血症休克。结论:通过术中应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减少了术中灌洗致肾盂内高压而引起的细菌、细菌毒素反流和吸收,从而有效降低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薛蔚陈奇平萍陈向锋夏磊孙凯王元天黄翼然
- 关键词:结石利尿剂碎石术
- 显微外科技术在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 目的:全球不育症的发病率已超过10%,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左右。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出现使许多患者可以获得自己的子代,但是,也存在着(1)治疗费用昂贵;(2)对女方正常生理的干扰及侵入性操作;(3)缺乏...
- 平萍马猛陈向锋孙凯刘毅东周立新李朋田汝辉刘宇飞王建华李铮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无精子症
- 文献传递
- 双侧斜疝术后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策略
- 无精子症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又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后者发病的原因有(1)感染;(2)医源性;(3)特发性三种。在医源性因素中,以双侧斜疝术后最为常见。而其中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同时存在输...
- 平萍陈向锋孙凯刘毅东李铮
- 关键词:梗阻性无精子症
- 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治——附二例报告
- 2007年
- 为了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病例1术后病理示膀胱小细胞癌,随访8个月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术后病理示膀胱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癌。根治性手术后GC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中。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膀胱小细胞癌尽管比较少见,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更具侵袭性,转移的更早、更快,应该引起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系统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 孙凯陈勇辉宫振安陈奇曹志斌黄翼然
-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前软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TGF-β诱导前软骨干细胞(precartilaginous stem cells,PSCs)成软骨分化的可行性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机制. 方法采用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分别以TGF-β1、TGF-β2和TGF-β3诱导PSCs向成软骨方向分化,应用免疫组化、RT-PCR、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和分光光度等技术测定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软骨基质成分的表达. 结果 TGF-β1、TGF-β2和TGF-β3在培养7,14,21 d均有Ⅱ型胶原表达,TGF-β3组Ⅱ型胶原表达较强;TGF-β3诱导21 d的PSCs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及周围均有可聚蛋白聚糖、纤调蛋白、软骨寡聚基质蛋白表达;TGF-β3组RT-PCR检测显示在8 d内开始出现可聚蛋白聚糖、纤调蛋白、Ⅰ型胶原、X型胶原、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等的表达,8 d后开始出现Ⅱ型胶原表达.免疫沉淀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GF-β3组7,14,21 d分别有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及X型胶原表达.分光光度检测显示TGF-β1组在14或21 d时氨基多糖含量及氨基多糖/DNA比率均低于TGF-β2组或TGF-β3组(P〈0.01).结论 TGF-β能诱导PSCs向成软骨方向分化,此分化过程伴随特异性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沉淀.可以通过分析关键性软骨基质成分的表达了解PSCs所处的分化阶段.
- 游洪波陈安民王国宾孙凯张国良王茂朋
- 关键词: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软骨细胞软骨形成
- 单针法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分析单针法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对97例附睾梗阻所致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单针法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患者平均年龄(32.1±5.6)岁(22~50岁),平均不育时间39.7月(3~228个月)。其中70.1%(68/97)的患者有睾丸及附睾炎病史。所有患者吻合部位附睾液中均检出精子,其中附睾头部吻合17例,体部吻合54例,尾部吻合26例;双侧吻合73例,单侧吻合24例。分别于术后3月、6月、12月、24月进行随访,随访项目为精液常规及女方是否妊娠。复通成功标准为:精子密度〉1×10^6个/ml,女方临床妊娠标准为B超显示囊胚形成。结果97例患者中,失访15例,成功随访82例。平均随访时间15.7(3-24)月,总体复通率为52.4%(43/82),其中双侧吻合复通率为58.6%(41/70),单侧吻合复通率为16.7%(2/12),附睾头部、体部、尾部吻合复通率分别为33.3%(4/12)、60.5%(26/43)和50.0%(13/26)。经随访至术后12-24个月,自然妊娠率为19.5%(16/82)。结论单针法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疗效良好。吻合部位、病程及术后是否并发血肿及感染等因素对术后复通率具有影响。
- 平萍陈向锋董业浩孙凯刘毅东周立新黄翼然李铮
- 关键词:无精子症输精管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