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珊珊

作品数:34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患儿
  • 11篇成像
  • 7篇儿童
  • 7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孤独症
  • 5篇孤独性障碍
  • 5篇额叶
  • 5篇成像研究
  • 4篇学龄
  • 4篇体积
  • 4篇近红外
  • 4篇红外
  • 4篇高功能
  • 4篇高功能孤独症
  • 4篇白质
  • 3篇疗效
  • 3篇精神病
  • 3篇孤独症患儿
  • 3篇儿童精神

机构

  • 22篇东南大学
  • 1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0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江苏省麻醉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美国波士顿大...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江阴市第五人...

作者

  • 34篇洪珊珊
  • 20篇柯晓燕
  • 16篇杭跃跃
  • 13篇邹冰
  • 10篇韩伯军
  • 10篇刘定华
  • 9篇陆祖宏
  • 8篇储康康
  • 8篇王庆广
  • 7篇周振宇
  • 7篇汤天宇
  • 6篇苏艳丽
  • 6篇阮宗才
  • 5篇李惠国
  • 5篇肖婷
  • 4篇潘恒足
  • 4篇杜春艳
  • 3篇杨宏宇
  • 2篇万美荣
  • 2篇贾佳

传媒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画钟试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在评价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酒依赖患者为病例组,另外选取50例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运用画钟试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进行评估。结果:酒依赖组的CDT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酒依赖组的Mo 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注意、计算、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酒依赖组持续饮酒时间与CDT分值、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呈负相关;酒依赖组日饮酒量折合纯酒精量与CDT分值、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概括抽象评分呈负相关。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持续饮酒时间及日饮酒量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有关。
洪珊珊赵中韩伯军王庆广刘定华
关键词:酒依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脑白质结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比较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大脑白质结构的异常。方法对17例高功能(IQ≥70)孤独障碍患儿(患者组)以及15名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T1加权三维MRI成像,应用基于像素的形态测量法(VBM)等分析比较两组脑白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大脑左侧半球白质的总体积减少(P=0.050),右前扣带回以及左顶上小叶区域脑白质体积显著减少(P<0.001)。结论学龄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脑白质体积异常明显,脑白质的异常可能是学龄孤独障碍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柯晓燕洪珊珊邹冰汤天宇李惠国周振宇杭跃跃阮宗才陆祖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白质
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抑制功能的脑近红外成像研究
苏艳丽潘恒足杭跃跃洪珊珊杨宏宇储康康肖婷邹冰柯晓燕
基于象素的形态测量法分析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的脑白质结构
本研究将学龄的高功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HF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VBM技术分析比较HFA患者脑容积以及脑白质结构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
柯晓燕洪珊珊邹冰汤天字李惠国杭跃跃陆祖宏
关键词:高功能孤独症脑白质结构儿童精神病
文献传递
制约与发展:关于独立学院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2007年
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其产生到发展壮大,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等特点,有力地支持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而与此同时,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这决定着独立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影响独立学院的发展。因而有必要研究独立学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梅汉成洪珊珊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孤独障碍脑结构的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孤独障碍的脑结构异常可以阐明脑的神经解剖学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孤独障碍脑结构像的研究报道越来越深入,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该文不仅综述了近几年来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孤独障碍脑体积和灰白质的结果,而且分别从胼胝体、杏仁核、海马、基底节等与孤独障碍密切相关的皮层下结构的角度综述了其与孤独障碍的关系。
洪珊珊柯晓燕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脑体积脑结构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分析高功能孤独性障碍患儿的脑组织密度
2008年
目的分析学龄孤独性障碍患儿脑组织密度。方法对17例智能正常的孤独性障碍患儿(病例组)以及15名年龄、性别、智商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T1加权三维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VBM)比较两组脑灰质及脑白质密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孤独性障碍患儿右侧小脑前叶的脑灰质密度低,右前扣带回、右额中回区域的脑白质密度低,双侧顶下小叶、右缘上回、右中央后回、右颞上回、右小脑后叶、左楔前叶、左楔叶的脑灰质密度高(P〈0.001)。结论智力正常的学龄孤独性障碍患儿脑组织密度异常明显,且部位广泛。
柯晓燕洪珊珊邹冰汤天宇李惠国周振宇杭跃跃阮宗才陆祖宏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灰质白质
自体骨髓间充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每组2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移植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体骨髓间充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首先抽取移植组患者骨髓并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神经干细胞,待培养细胞达到治疗要求时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共进行4次细胞移植治疗,每次间隔5~10d。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4周及治疗后3个月时,发现2组患者CNS、NIHSS、MBI、上肢FMA及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治疗4周及治疗后3个月时移植组患者CNS评分[分别为(26.20±1.39)分、(17.14±1.64)分]、NIHSS评分[分别为(11.52±1.23)分、(9.51±1.05)分]、MBI评分[分别为(53.55±1.75)分、(60.09±2.17)分]、上肢FMA评分[分别为(34.60±2.08)分、(48.49±2.76)分]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23.70±2.05)分、(30.41±2.32)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移植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刘定华韩伯军洪珊珊王庆广杜春艳高恒韩兰秀万美荣叶英
关键词:脑梗死自体
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训练孤独障碍儿童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家长应用回合式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训练孤独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由家长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和79例与家长训练组相匹配的由教师训练的孤独障碍患儿同时应用DTT法训练3个月后,采用Portage行为核查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在经DTT训练3个月后,社会行为、生活自理、语言、认知、动作发育水平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如社会行为,教师训练组:0.6±0.2/0.5±0.2,P<0.001;家长训练组:0.6±0.2/0.5±0.2,P<0.001),且训练后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孤独障碍患儿干预训练的年龄,训练前生活自理、运动、认知的发育水平影响其训练后的疗效(R=0.551,P<0.05)。结论:在专业人士指导下,DTT法可以由家长操作应用于孤独障碍患儿的训练。
邹冰柯晓燕洪珊珊杭跃跃陈玉珍陈秀娟王民洁
关键词:儿童
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抑制功能的脑近红外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功能缺陷。方法: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对33名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男性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和19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同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测量并比较两组儿童在执行抑制任务时大脑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在执行不反应任务中的误按数[(6.03±4.82)vs.(2.84±1.61)]及平均反应时[(564.55±124.90)msvs.(473.63±45.63)ms]均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智商因素后,两组的平均反应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NIRS显示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执行抑制任务时的右侧前额叶含氧血红蛋白激活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0.34±0.45)10-2×a.uvs.(0.15±0.69)10-2×a.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存在抑制功能缺陷。
苏艳丽柯晓燕潘恒足杨宏宇洪珊珊杭跃跃肖婷储康康
关键词:儿童前额叶病例对照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