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明
- 作品数:61 被引量:1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理学院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鸵鸟被引量:3
- 1996年
- 鸵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最大的一种。经考证,本世纪曾有五个亚种,目前尚存四个亚种。鸵鸟食性广普能适应不良的生存环境,人工孵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是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禽种。
- 黄大明
- 关键词:鸵鸟习性孵化人工养殖
- 鳗鲡的生活史和人工育苗技术探讨被引量:23
- 1997年
- 鳗鲡(Anguila)是逆河降海的洄游性鱼类,一个多世纪以来,其生活史问题一直是不解之谜,早已成为一道世界名题。随着鳗鲡养殖业的发展,人们正努力探索鳗鲡的人工育苗技术。本文总结了鳗鲡的生活史、种类、分布、产卵地、人工育苗技术等问题的研究情况。
- 黄大明陈世群
- 关键词:鳗鲡生活史人工育苗技术
- 放牧压力下夏秋矮蒿草草地潜在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放牧压力下夏秋矮嵩草草地潜在生产力是指藏系绵羊在整个夏秋放牧过程中(t=42~182)的累积采食量(干物质).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矮嵩草草地能量动态分室模型 ̄[2]的潜在生产力,就是通过放牧强度随着时间的最优变化,使做为目标函数的累积采食量最大.结果指出:夏秋矮嵩草草地在常放牧压力下,采食地上生活部分(V_1)的最优放牧强度为25.90kj/m ̄2d,其最大累积采食量为:J_(1)max=3268.18KJ/m ̄2。采食地上生物量(V_1+V_4+V_5)的最优放牧强度为25.94KJ/m ̄2d,其最大累积采食量为:J_(145)max=3631.22KJ/m ̄2.在变放牧压力下,最优放牧强度见(18)式,其最大累积采食量为:J_(145)max=8749.01KJ/m ̄2.是常放牧压力下的2.5倍。
- 黄大明
- 关键词:潜在生产力
- 高寒草甸能量动态系统模型的灵敏度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在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利用本文作者建立的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模拟模型,GMAME1,模拟了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夏秋草场在临界放牧压力下的270种轮牧制度;研究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的潜在生产力等。对高寒草甸能量动态系统模型(GMAME1)的灵敏度进行分析,输入扰动是通过在计算机程序里增加或降低20%第11天的各分室生物量值来进行。参数扰动是通过在模拟100d和182d中变动20%的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来进行的。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能量动态系统模型容易受放牧采食的影响,而不易受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 黄大明JoergSteinbach
- 关键词:高寒草甸草甸
- 栩寄生植物(Mistletoe):森林中的重要资源
- 2022年
- 榴寄生(Mistletoe)是全球分布的一大类寄生植物,营半寄生。其生活史有很多特点:宽阔的物候期、优质丰富的果实和花蜜、很少的化学和结构防御,大多数桝寄生种类需要动物进行传粉和果实扩散,与动物有许多互动。有至少97个科的脊椎动物采食榊寄生植物,50个科的脊椎动物利用櫓寄生植物营巢。梆寄生植物是重要的森林资源。
- 黄大明王思玥朴宙元David M.Watson
- 关键词:桑寄生科食果动物
- 鳗鲡的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的探讨被引量:6
- 1998年
- 鳗鲡(Anguila)是逆河降海的洄游性鱼类,一个多世纪以来,其生活史问题一直是不解之谜。随着鳗鲡养殖业的发展,人们正努力探索鳗鲡的人工育苗技术。文中总结了鳗鲡的生活史、种类、分布、产卵地、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分别进行了讨论。
- 黄大明陈世群
- 关键词:鳗鲡人工育苗
-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牦牛体重和采食量动态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 1994年
-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牦牛体重和采食量动态模型的研究黄大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赵松岭(兰州大学,兰州730000)Dynamicmodelsofyakliveweightanditsintakeinalpinemeadoweco...
- 黄大明赵松岭
- 关键词:牦牛体重采食量动态模型高寒草甸
- 生化它感的生态重要性
- 2022年
- 生化它感(物种间的化学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群落中。本文研究生化它感物种的分布、相互作用条件和物种多样性保持,以及外来植物种入侵的生化它感。生化它感在干扰性竞争、协同进化、物种识别与共存中有重要作用。
- 黄大明钟其冏汤菁伟Jose L.Hierro
- 关键词:物种共存
- 登上高处的生命:适应高原低氧的生理机制与过程
- 2022年
- 为适应高海拔低氧,肺呼吸的脊椎动物的心肺系统在O_(2)运输和代谢方面产生了许多演化适应。研究在低氧条件下脊椎动物整体代谢途径变化。高海拔的土著脊椎动物在低氧条件下能增强有氧运动能力,是由于环境条件诱导使多个代谢途径产生适应变化。此外,研究显示:许多高海拔脊椎动物已演化出减轻对低氧不适应的反应机制,使关键生理表型逆海拔梯度变化。野外的高海拔表型适应特征很难分辨,有必要从实验生理角度探讨。
- 黄大明何牧张宇明Jay FStorz
- 关键词:低氧生理学
- 高寒牧区大牧场生产系统的价值流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对青海门源种马场和其中一个家庭牧场1987~1988年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了大牧场及其家庭牧场生产系统的价值流结构和转化效率,并与相应的能量流进行对比。每年投入草地价值平均3.76元/hm_2,投入畜群16.01元/hm_2。平均每年每公顷产出畜产品39.10元,其中56.91%供家庭牧场消费,2.81输入大牧场。平均每公顷草地向大牧场系统外提供15.75元畜产品,价值流转化效率为:草-畜对家庭牧场投资的转化效率为190.78%,家庭牧场→大概43.09%,大牧场→系统外99.65%。全系统的价值流转化效率(太阳能→系统外)为:0.8192.价值流实现比小于1。
- 黄大明
- 关键词:高寒牧区大牧场价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