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数控
  • 3篇数控铣
  • 3篇曲面轮廓
  • 3篇NC程序
  • 1篇导管
  • 1篇电动静液作动...
  • 1篇动车
  • 1篇动车组
  • 1篇学科
  • 1篇气缸
  • 1篇气缸盖
  • 1篇曲面
  • 1篇作动器
  • 1篇可靠性
  • 1篇可靠性分析
  • 1篇夹具
  • 1篇供电系统
  • 1篇辅助供电
  • 1篇辅助供电系统
  • 1篇缸盖

机构

  • 6篇朝阳师范高等...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金霞
  • 1篇杨晓京
  • 1篇段富海
  • 1篇苏丽娟
  • 1篇王远宏
  • 1篇金霞

传媒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机械管理开发
  • 1篇机电产品开发...
  • 1篇装备制造技术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夹具整合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目前新产品的加工试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研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通过对不同夹具进行一定的整合可以有效的改善生产效率,表明了新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霞张磊
关键词:夹具
电动静液作动器的多学科建模与集成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电动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集成了机械、液压、控制、电子等多领域技术。根据EHA特点,以MATLAB与AMESim软件平台为基础,对EHA进行多学科建模与集成仿真。应用MATLAB平台搭建控制与电子子系统模型,应用AMESim平台搭建液压与机械子系统模型,通过S-function接口连接各子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EHA多学科模型性能良好,很好地反映系统运行状况,可以通过仿真来指导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系统控制算法的实现。
潘昊段富海金霞
关键词:MATLAB/SIMULINKAMESIM
基于UG/CAM模块固定轴曲面轮廓数控铣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UG/CAM模块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操作用于对表面轮廓进行数控加工,其后处理模块可以生成指定机床能够识别的NC程序,利用其可视化功能可以直观地仿真加工过程,检验NC程序的正确性。本文提出了UG NX/CAM模块中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削的CAM及NC程序生成的思路、方法。通过一具体实例讨论了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与规划的方法,研究了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数控加工中参数的合理设置方法及其误差的有效控制手段。
金霞杨晓京
关键词:NC程序
曲面轮廓数控铣编程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基于UGNX/CAM模块中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削的CAM原理,通过具体实例讨论了UGNX/CAM固定铣削编程方法、过程及NC程序的生成方法。研究了固定铣数控加工中参数的合理设置方法及其误差的有效控制手段,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金霞张磊
关键词:曲面数控铣NC程序
气缸盖气门座圈和气门导管的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从气门座圈底孔与导管底孔的加工和定位的方式及基准选择、气门座圈的加工方式、刀具材料的选用、导管孔的加工及其冷却方式、切削参数等主要方面,研究了气门座圈锥面与气门导管的加工技术,分析了各种加工方案,得到了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金霞张磊
关键词:气缸盖CBN
基于UG/CAM模块可变轴曲面轮廓数控铣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提出了UG NX/CAM模块中可变轴曲面轮廓铣削的CAM及NC程序生成的思路、方法。通过一具体实例讨论了可变轴曲面轮廓铣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与规划的方法,研究了可变轴曲面轮廓铣数控加工中,参数的合理设置方法及其误差的有效控制手段。
金霞
关键词:NC程序
基于GO法的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以CRH3型动车组为例,研究了GO法应用于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工作原理,确定了操作符数据,建立了系统GO图,推导了信号流计算公式,完成了GO运算,得到了基于GO法的该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GO法在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新途径.
苏丽娟王远宏王金圆金霞丁磊
关键词:GO法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