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晖
- 作品数:42 被引量:75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自恋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6年
- 本文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研究和实验设计探究自恋与亲社会倾向及与现实情境中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1表明,对男性而言,自恋与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与匿名的亲社会倾向之间不存在相关;而女性的自恋与公开、匿名的亲社会倾向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研究2通过行为实验证实,在公开的情境下,男性青少年中高自恋者比低自恋者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在非公开的情境下,高低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揭示,男性青少年自恋者将亲社会行为作为自我调节的策略之一。
- 丁如一周晖张豹陈晓
- 关键词:自恋亲社会倾向亲社会行为
- 自恋与浪漫关系:恋爱风格与伴侣选择
- 以往大量研究探讨了显性自恋者的自我调节模式。本研究通过考察隐性自恋者的恋爱关系,初步探讨隐性自恋者的自我调节特征。以22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人自恋人格问卷、高敏感性自恋问卷、恋爱风格问卷及自编浪漫关系中吸引力情境...
- 梁钰苓周晖封春亮
- 中学生个人认识论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自我提问的调节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为探讨中学生个人认识论、创造性思维与自我提问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反省判断调查问卷》、《中学生自我提问水平调查问卷》和《中学生创造性水平测验》对545名初一至初三年级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其个人认识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中学生自我提问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在知识来源对创造性思维独特性的预测中,自我提问水平较低的被试,其知识来源观对独特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自我提问水平较高的被试则此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中学生自我提问在个人认识论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三者关系当中它是调节变量。
- 杨小洋李歆瑶周晖
- 关键词:中学生个人认识论创造性思维自我提问
-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8
- 2013年
-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中,被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抄写"正性特质词语""负性特质词语"或"中性词语",并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与关键词有关的事情。启动完成后,考察其捐助行为。结果发现,正性特质启动组被试愿意捐助的数目显著高于负性特质和中性词语启动组。研究二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被试的道德自我知觉,然后对被试的作弊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正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负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发生率和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本研究表明,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不一定遵循负反馈机制:虽然"道德净化效应"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部分验证,但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道德许可效应"的预期。
- 李谷周晖丁如一
- 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被引量:17
- 2011年
- 选择性信任指人们在面对不同信息传达者时,能依据信息的正误区分出他们的可信赖度,从而有选择地相信某些传达者。本研究探讨幼儿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研究一以7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信任任务与分配糖果任务相结合的模式,探讨亲社会行为与选择性信任的关系,发现3~4岁幼儿在选择性信任形成后,亲社会倾向更多地指向可信赖者。研究二关注选择性信任与幼儿的决策判断的关系,在对72名3~4岁幼儿的研究中发现,在众多颜色糖果的选择中,相对于对照组的均等偏好,实验组的3~4岁幼儿决策判断明显受到可信赖者的影响,即更倾向于选择可信赖者推荐的颜色糖果。
- 张兰萍周晖
- 关键词:信任亲社会行为
- 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的发展——其持续性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9年
- 采用物品命名任务的模式,对60名2岁、3岁、4岁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更信赖那些正确率高的信息传达者,形成选择性的信任。这种选择性信任的认知能力在3岁左右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4岁达到稳定。(2)选择性信任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即3岁以上的幼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再见到先前的信息传达者时,依然能区分出他们。(3)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可以迁移到人际信任的其他方面。
- 张兰萍周晖
- 关键词:信任社会认知幼儿
- 自恋家长的教养特点: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
- 本研究选取了自恋者作为家长这一特殊身份进行研究,考察自恋家长在家庭中的教养特点及其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收集了271组父亲和子女配对问卷及321组母亲和子女配对问卷,发现父亲显性自恋水平与其对子女的观点采...
- 赵云洁周晖林玛丁如一
- 关键词:自恋移情父母意识教养方式
- 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7
- 2009年
- 对459名初一到高二学生施测自恋、自尊以及社会适应问卷,以探讨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自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初三学生的自恋水平要显著低于高一学生。由于年级差异的效应值很小(η2=0.025),要谨慎分析该年级差异。(2)自恋与中学生自我报告的社会适应良好呈显著正相关。(3)自尊在自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 周晖张豹郑珊珊
- 关键词:自恋自尊社会适应中学生
- 自恋与共情及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自恋与共情及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高敏感性自恋问卷、人际反应问卷、亲社会行为问卷以及自编的助人任务,对408位被试进行了考察。结果:①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有微弱正相关;②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后,显性自恋仍然对观点采择水平和个人忧伤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隐性自恋能负向预测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并正向预测幻想和个人忧伤;③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共情水平后,显性自恋对自我报告的亲社会行为仍然有显著的积极预测作用;④显性自恋水平高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向孤儿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结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有差异,但都难以真正与他人产生共情。
- 周晖张豹张豹
- 关键词:共情亲社会行为
- 幼儿教师压力、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及躯体化症状的关系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一般情况,并探讨职业承诺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问卷法测量了162名珠海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承诺、职业倦怠和躯体化症状。各问卷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97~0.869之间。结果①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一般。从职业倦怠的各维度看,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程度相对更严重的(M=2.51),而人格解体和自我效能感低的程度比较轻微(平均数分别为1.37和1.47)。②回归分析表明:教师的职业压力能预测其躯体化症状、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压力越高,其躯体化症状及情感倦怠和人格解体的程度越高。教师的情感承诺可以预测其职业倦怠的各个方面,情感承诺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而教师的继续承诺则对躯体化症状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承诺都与其职业心理健康相关。
- 张豹周晖
-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卷法职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