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臣
- 作品数:17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下医院空气真菌污染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郑世英张永良李达王友臣
- 关键词:预防措施环境质量
- 慢性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体外负载抗原后的抗病毒作用
- 2006年
- 近来在抗肿瘤免疫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DC)在抗原的提呈及激活淋巴细胞使其成为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方面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慢性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扩增,DC在未成熟阶段摄取纯的HBsAg后发育为成熟的DC,再与自身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特异性CTL对2.2.15细胞培养液中HBeAg和HBsAg的表达抑制以及产生IFN-γ和IL-12的情况。
- 邢利和马文平王友臣彭建宇丁秀丽张效双邵祥稳
- 关键词: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慢性肝炎患者体外诱导扩增抗病毒作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特异性CTL
- 急性颈髓损伤后脊髓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颈髓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方法 咬除兔 C6,7 椎板,显露硬膜囊,致伤组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造成 C6,7 段脊髓挫伤,对照组不致伤。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已糖激酶(hexokinase,HK)、磷酸果糖激酶( phosphofructokinase, PFK)、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变化。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DH、HK、PFK及 PK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但1 h的时候和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在32 h的时候LDH的活性略有下降。结论 颈髓组织受伤后,颈髓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了改变,由有氧氧化为主改为以糖酵解为主。及时治疗颈髓损伤可改善组织的能量代谢状态,减轻脊髓组织的损伤。
- 王友臣彭建宇许坤赵雁曹媛媛
- 关键词:脊髓损伤能量代谢
- 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对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进行比较,探索更好的DC来源。【方法】取正常人脐血及外周血,以Ficoll分离提取白细胞,去除悬浮细胞后,分别加入含有GM-CSF、TNF-α及GM-CSF、IL-4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于4、8、10 d进行表型(CD1α、CD83、CD80、HLA-DR)分析及形态观察,1周左右分别检测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培养,比较诱导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脐血诱导的DC细胞数明显大于外周血来源的DC细胞数(脐血2.05±0.05,外周血0.45±0.0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种来源的DC在形态及细胞表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脐血和外周血均可成功诱导成熟DC,脐血诱导DC增殖比外周血效率高。
- 许坤曹媛媛王友臣邢利和
- 关键词:树突细胞基因扩增
- 坑道医院环境真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坑道医院环境真菌分布状况及其来源 ,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空气真菌数用曝皿法及离心式采样器同时采样、监测 ,物体表面真菌应用棉拭子采样。结果 :8个监测部位 ,沉降法为115 5 0~ 6 72 0 4cfu/m3,离心式采样法为 10 80 5~ 386 70cfu/m3。以综合病区盲端真菌数最高。油漆部分脱落及全部脱落的木床架表面真菌数平均值分别为 2 2 5 2 0cfu/cm2 及 4 172 0cfu/cm2 ,床垫表面真菌数平均为 1336 0 0cfu/cm2 。结论 :坑道医院空气真菌污染严重 ,其原因主要为木质床架及床垫表面有大量真菌繁殖并释放孢子 ,或受人员活动及空气对流等作用 。
- 郑世英张永良李达阮仕荣郑铁钢王友臣张正猛
- 关键词:真菌污染污染源微小气候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肺癌细胞系A549的体外杀伤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王友臣史恩祥丁秀丽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 HBsAg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应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用HBsAg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应。方法从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DCs,在DCs成熟前加入纯的HBsAg刺激,将成熟后的DCs与自身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5天后收集T细胞,分组加入2.2.15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收集第1、3、5和7天的培养上清液,检测其HBeAg和HBsAg的分泌情况以及其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的IFN-γ和IL-12的含量。结果经抗原刺激后的DCs刺激自身T淋巴细胞增殖可明显加强其细胞毒作用,同时其产生的IFN-γ和IL-12的浓度明显高于未经抗原刺激的DCs组(P<0.05)和对照组PBMC(P<0.01)。经抗原激活的T细胞可有效地抑制HBeAg的表达,但未发现对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体外经HBsAg刺激后的DCs激活的自身T细胞可明显地增强细胞毒作用并可提高产生IFN-γ和IL-12的含量,从而显著地抑制2.2.15细胞上清中HBeAg的表达,致敏后的DCs疫苗体外可有效地起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应。
- 邢利和马文平王友臣彭建宇丁秀丽张效双邵祥稳
- 关键词:树突细胞抗病毒作用肝炎乙型细胞因子类
- 氢氟酸烧伤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与炎症介质变化
- 2004年
- 目的 :为了了解氢氟酸烧伤后 ,机体内部过氧化损伤以及炎性介质变化。方法 :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氢氟酸烧伤组、汽油烧伤A组和B组、正常对照组。氢氟酸烧伤组致 2 %Ⅲ度烧伤。汽油烧伤A组与B组分别致 6 %TBSA及30 %TBSAⅢ度烧伤 ,伤后于 5h、 10h、 2 4h分批活杀。取血清以及肝细胞匀浆检测MDA、NO、TNF α、IL 1β及IL 6等指标。结果 :原始面积为 2 %TBSA的氢氟酸烧伤 ,在 12小时以内迅速扩展至 6 %TBSA。氢氟酸烧伤后 ,MDA、血清NO ,TNF α、IL 1β及IL 6水平显著高于同面积 6 %TBSA普通烧伤动物 ,而与 30 %TBSA普通烧伤组动物接近。 结论 :氢氟酸烧伤后 。
- 张正孟阮仕荣胡安军盛志勇王景明王友臣
- 关键词:氢氟酸烧伤过氧化损伤炎性介质
- 磷烧伤对大鼠肝脏及线粒体的损伤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磷烧伤与肝细胞及其线粒体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磷烧伤组、烫伤组、正常对照组。每致伤组每时相点6只,分别于伤后5、10和24 h放血活杀,取血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同时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pi/O)、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结果磷伤后血ALT、GOT、LDH不仅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显著高于烫烧伤组(P<0.05);磷烧伤组RCR、Pi/O及S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烫伤组(P<0.05);磷烧伤组肝组织SOD,GSH低于烫伤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烫伤组(P<0.05)。结论肝细胞及线粒体的损伤不仅有过氧化损伤因素起作用,还有磷转化为磷酸后对肝细胞及其亚结构的毒性作用。
- 王友臣宋淑君邢利和阮仕荣彭建宇许坤曹媛媛
- 关键词:烧伤肝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脂质过氧化
- 线粒体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3年
- 王友臣阮士荣
- 关键词:线粒体损伤氧自由基生物学特性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