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龙
- 作品数:53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乡愁主题诗歌的几种表现模式
- 2005年
- 古今乡愁主题诗歌在持久、大量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沿续使用的表现模式,本文将其归纳为登高思乡思亲等六种,并对这六种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 杨景龙
- 用典、拟作与互文性被引量:17
- 2011年
- 用典、拟作、效体和改写、集句等,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创作手法。对应西方文论术语,略等于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特娃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互文性"写作概念。古典诗歌中普遍使用的这些创作手法,在20世纪新诗创作领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承传。20世纪90年代国内诗坛把"互文性"理论与相关写作视为新创,则是忽略了东西方诗学对相同现象的不同概念表述所导致的误解。
- 杨景龙
- 关键词:互文性用典拟作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手法西方文论
- 对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现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一派繁荣兴旺的大好局面下,还存在着诸如当代诗词的语言和体式、当代诗词作者的文学史意识、当代诗词与新诗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成为制约当代旧体诗词艺术水平提高的瓶颈,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求得破解之道。
- 杨景龙
- 关键词:艺术水平
- 中国现代新诗的诗体建设问题
- 2007年
- 中国新诗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诗体建设的形式问题,新诗作者普遍滥用自由,导致新诗文本的浅白、啰唆和枝蔓芜杂。因此,新诗作者应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强化形式意识,注重新诗诗体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新诗的整体艺术质量。
- 杨景龙
- 关键词:古典诗歌新诗传承诗体建设
- 试论《诗经》作品的意境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认为 ,《诗经》中占相当比重的作品是有意境的 ,正是这些作品标志着这部古老诗集的最高思想艺术成就 ,使其焕发出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本文对《诗经》的意境作出分类并进行具体论析 ,从正面较为完整地展示《诗经》意境的客观风貌 ,进而论及《诗经》
- 杨景龙
- 关键词:《诗经》意境古代文学研究诗歌
- 元散曲的俗美特质被引量:6
- 2001年
- 元散曲出现在中国文学由上中古雅文学向近世俗文学转变的时期,它在语言风格、题旨境界等方面,均表现出迥异于诗词的鲜明美感风貌:以俗为美,这一总体审美特征,正是元散曲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作出的独特贡献,也是元散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 杨景龙
- 关键词:元散曲语言题旨境界审美价值取向
- 新诗名家与中国古典诗学被引量:1
- 2009年
- 20世纪的新诗名家,大都有着深厚的古典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这些新诗名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身说法,坦承自己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另一种是虽未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古典诗学的纵向师承,但其新诗创作得力于古典诗学之处仍斑斑可见。关注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承传关系,对于打通中国诗歌史、提升新诗创作和理论批评水准、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学体系均有补益。
- 杨景龙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学承传关系
- 略论谢逸《溪堂词》意象营造的特色被引量:4
- 2004年
- 谢逸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上较为重要的婉约派词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薛砺若《宋词通论》),雅洁清丽,蕴藉隽妙,自成一家,在词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对他的词作,除了古代词话只言片语的评点,现代学者偶有提及,往往一笔带过。
- 杨景龙
- 关键词:意象艺术风格表现手法
- 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传承关系的三种样态
- 2012年
- 中国古典诗学与20世纪新诗名家之间一脉不断的血缘传承关系,呈现三种样态:一是新诗名家现身说法,坦承自己的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二是虽未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古典诗学的纵向师承,但其新诗创作得力于古典诗学之处仍斑斑可见;三是少数新诗人如纪弦等,公开否认自己的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联系,然究其创作实际,亦和古典诗学有着牵扯不断的瓜葛。理清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之间的传承关系,对于建立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提升古典诗学研究与新诗创作批评的水准,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学体系,均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 杨景龙
- 关键词:古典诗学传承关系
- 试论先秦散文与诗歌文体兼容的'原型'形态
- 之间的互相渗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普遍现象.先秦诗文在用韵、排偶、比兴、取象、抒情性和跳跃性等方面这种一体不分的状况,说明了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就包含着诗的基因、早期诗文在文体上可以兼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它使得秦汉以后历代散文家...
- 杨景龙
- 关键词:古代文学先秦散文先秦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