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斌
- 作品数:30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在脑血管病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0年
- 本文在简述脑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CVDI)临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重点就国内有关CVDI在脑血管病临床中的最新研究资料进行了阐述.包括:(1)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塞、脑梗塞、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出血)的CVDI改变;(2)CVDI与脑血管病的药物筛选和动力学观察.结论:(1)不同的脑血管病之间存在CVDI方面的差别,这种差别与各种脑血管病的病变程度大体上一致;(2)脑循环动力学检测可为脑血管的早期或超早期诊断提供十分重要的临床信息;(3)CVDI可作为动态监测中风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和实时观察筛选药物的有效手段.
- 张学斌陈静李丽萍
- 关键词:脑循环动力学脑血管病
- 颈椎轻度异常错位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5
- 1998年
- 颈椎轻度异常错位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关于颈椎轻度错位改变问题,由于缺乏较为硬性的判别指标,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极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许多情况下,对同一张颈椎X线片的某些征象,从某些学科的角度认为属异常改变,但是有些学科医生却视之为正常范围。因此,为探寻...
- 张学斌游国雄
- 关键词: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以三叉神经痛为主症的低颅压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2年
- 张学斌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症状
- 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影像学研究(附26例X线平片与DSA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样本病例26例。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病组)20例,非颈椎病(颈椎伸屈位DSA对照组)6例。同时进行颈椎X线平片和DSA检查。首先,整体上对颈椎X线平片和椎-基底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两组颈椎伸屈位DSA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颈椎病组均有程度不等的椎-基底动脉形态和(或)功能的影像学异常。包括:椎动脉形态改变(异常迂曲、狭窄、闭塞)者13例(65%);颈椎伸屈位示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功能改变(痉挛)者7例(35%)。椎动脉的形态改变与颈椎轻度错位相应部位一致;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主要是其颈椎X线平片征象较DSA相对较轻,此系造成临床上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之一。
- 张学斌孟昭明潘晓雯王执民
- 关键词:DSAX线平片椎动脉型颈椎病外伤性影像学特征
- 由2例“急性昏迷待查”所引发的反思和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本文旨在论述现场卫生学调查在中毒急救学中的价值。方法 为实现卫生学调查相对于特殊实验室检查在临床中毒急救学中的独到之处 ,文章选取时间跨度较大、硬件设施炯异、极具代表性的临床病案 2例。其中 ,第 1例 (由特殊场境引发急性 CO中毒 )系作者近期参与诊治过的病案。当事者曾多次发病 ,2次住院 ,并行多项实验室检查 ,诊断过程冗长复杂 ;第 2例 (大剂量安眠药中毒 )为作者在八十年代初期接诊过的患者。该患者曾经多学科会诊 ,并行开颅探查术 ,诊断方面亦几经波折。结果 在阐述背景资料的基础上 ,作者对该特殊场境的中毒机制、现场卫生学调查的运作方式等作了审慎的反思的探讨。结论 作者认为 ,在某种情况下 。
- 张学斌卢延锁
- 关键词:现场卫生学调查中毒急救学急性昏迷
- 气管切开术后拔除患者气管套管时机的选择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拔除患者气管套管的最佳时机选择。方法对1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成功与死亡病例的原因与拔除气管套管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1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拔除气管套管时机选择恰当及综合性治疗措施得力,抢救成功12例;3例因术后气管内大出血死亡。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除气管套管的时机选择应根据监护情况,综合分析具体拔管指征,选择适宜时机拔除气管套管,则可避免气管内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
- 王龙益张学斌韩旭吕艳王亮王伟文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合并症监护
- 高压氧、体外反搏和颈椎牵引联合应用对PTCCS患者诱发电位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高压氧(HBO)、体外反搏(ECP)和颈椎牵引(CVT)对颅脑一颈椎损伤后综合征(PTCCS)患者诱发电位影响。方法选择PTCCS患者4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一般性药物治疗。综合组同时采用HBO、ECP和CVT疗法;对照组则加用脑细胞赋活剂。对治疗后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综合VEP的P1波PL值(ms)、BAEP的I波PL值(ms)显著缩短(P<0.0012 P<0.01);BAEP.1-V波IPL值(ms)亦见明显缩短(P<0.05)。表明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颅颈兼治”的原则和方法,是使PTCCS患者进一步获得康复的有效途径。
- 张学斌
- 关键词:高压氧体外反搏
- 椎-基底动脉系统烟雾病(Moyamoya病)1例
- 2000年
- 烟雾病,即Moyamoya病.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者极为罕见.现就作者所见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护士.患者自1989年~1991年间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头痛、复视.头痛为双颞部搏动性疼痛,一次持续时间数小时到数日不等,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复视症状多与头痛同时发生。
- 张学斌
- 关键词:烟雾病椎-基底动脉系统
- 颅脑-颈椎外伤综合征的立论依据与实践被引量:11
- 2000年
- 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理论的创立,不仅为传统概念中的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学说,更重要的是为诸多颅脑外伤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简述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文章全面阐述了有关颅脑-颈椎综合征的立论依据和临床实践。
- 张学斌游国雄
- 关键词:颅脑外伤后综合征
- 综合治脊与量子血疗并用对糖尿病后脑卒中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选择2型糖尿病后脑梗死患者54例,分为实验组(综合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疗组)26例。两组均在一般性口服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量静脉滴注脑细胞活化剂;综合组则同时应用综合治脊及量子血疗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脑循环动力学(CVDI)检测。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患者的脑血管外周阻力下降、脑血灌注量明显增加。提示综合治脊与量子血疗法联合应用有利于纠正或改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脑循环功能障碍。
- 张学斌陈静单旭坤
- 关键词:量子血疗糖尿病脑循环动力学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