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东

作品数:63 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胆囊
  • 15篇细胞
  • 14篇手术
  • 13篇切除
  • 12篇腹腔
  • 12篇腹腔镜
  • 11篇胆囊癌
  • 10篇切除术
  • 9篇胆管
  • 9篇外科
  • 9篇结石
  • 6篇十二指肠
  • 6篇术后
  • 6篇基因
  • 6篇WWOX
  • 5篇胆总管
  • 5篇胆总管结石
  • 5篇肝癌
  • 4篇教学
  • 4篇肝胆

机构

  • 44篇昆明医科大学
  • 17篇昆明医学院
  • 15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攀枝花学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会泽县人民医...
  • 2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会泽县第一人...
  • 1篇施甸县人民医...
  • 1篇保山市第二人...

作者

  • 63篇魏东
  • 20篇张小文
  • 20篇王琳
  • 19篇戈佳云
  • 18篇邹浩
  • 13篇吴雪松
  • 6篇李越华
  • 6篇唐波
  • 6篇李晓
  • 6篇王琨
  • 5篇纳钊
  • 5篇王滔
  • 5篇朱红
  • 5篇李珂佳
  • 4篇吴涛
  • 4篇吴雪松
  • 3篇沈需
  • 3篇李海林
  • 3篇王滔
  • 3篇杨玉萍

传媒

  • 20篇昆明医科大学...
  • 12篇昆明医学院学...
  • 3篇腹部外科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网膜脂肪对胆管瘢痕狭窄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电灼损伤胆管致胆管瘢痕狭窄动物模型,观察大网膜脂肪组织对胆管瘢痕狭窄的作用.方法25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A、B、C 3组,胆管电灼损伤处未用大网膜包裹A组、大网膜包裹B组及假手术C组,术后30 d通过观察胆管瘢痕大体形态和HE染色光镜下大网膜脂肪对胆管瘢痕狭窄的作用.结果 A B 2组胆管在大体形态上均可见损伤处形成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扩张,而C组胆管无改变;A B 2组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均见胆管壁增厚,胶原纤维明显增生,纤维排列紊乱,其中B组还可见数个脂肪细胞进入致密的胆管瘢痕胶原纤维组织中并被其包绕,且脂肪组织和胆管瘢痕组织能很好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结论大网膜脂肪组织对胆管瘢痕狭窄有融合、封堵的作用,为大网膜脂肪组织防治胆管瘢痕狭窄提供了实验依据.
纳钊张小文董克刚邹浩方辉魏东
关键词:胆管狭窄瘢痕大网膜脂肪
PBL教学模式在外科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外科实验课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0名昆明医科大学2008级5年制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2组,用PBL教学法组50人,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50人,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学习成绩.结果 PBL教学模式对比LBL教学模式,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LBL组的学生(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外科实验课教学中较LBL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吴雪松魏东张家骅熊昌庆陆启瑜
关键词:PBL临床教学
12例腹腔镜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临床回顾与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laparoscopic 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LDPPHR)治疗胰头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LDPPHR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LDPPHR。手术时间138~479 min、平均336 min;术中出血量40~700 mL、平均270 mL;住院时间11~51 d,平均21.5 d。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发生胰瘘6例(A级胰瘘5例,B级胰瘘1例),胆汁漏2例,胃排空障碍1例;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慢性胰腺炎、主胰管结石8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术后获访10例,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也未发生糖尿病、胃排空障碍等远期并发症。结论LDPPHR具有创伤不大、恢复耗时较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等优点,治疗胰头良性病变安全可行。
代龙翱魏东唐波邹仁超王秋虹王槐志
关键词:术后胰瘘
瘦素及其长受体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长受体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胆囊癌病例20例及同期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20例胆囊癌患者的胆囊癌及癌旁组织(距胆囊癌组织边缘2 cm以上)及2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壁组织中瘦素及其长受体的表达,图像分析其表达情况及差异.结果胆囊癌组织中瘦素及其长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及胆囊结石的胆囊壁组织中的表达(P<0.05);癌旁组织及胆囊结石的胆囊壁组织均有瘦素及其长受体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及其长受体与胆囊癌的形成相关,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胆囊癌的一个指标.
邹浩李勇刘云霞王琨李晓张小文魏东
关键词:胆囊癌瘦素胆囊结石免疫组织化学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48例行PTCSL纳入PTCSL组,150例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OH)纳入OH组。利用倾向性评分按1∶1匹配,最终PTCSL组和OH组各纳入40例。PTCSL组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59.3±12.7)岁,年龄范围32~85岁;OH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55.4±10.9)岁,年龄范围20~74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胆道出血等)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等。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具备可比性。PTCSL组手术时间(135.8±42.6)min、术中出血量32.5(20.0,50.0)ml、住院时间13.5(11.0,18.0)d、住院费用3.4(2.9,5.0)万元,优于OH组的(350.7±113.8)min、475.0(200.0,900.0)ml、24.0(17.3,28.8)d、6.6(5.0,8.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SL组1例(2.5%)、OH组9例(22.5%)发生术后并发症。OH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TC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07)。PTCSL组结石残留率20.0%(8/40)、结石复发率17.5%(7/40),OH组分别为27.5%(11/40)、12.5%(5/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PTCSL结石残留率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手术相当,但PTCSL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张志鸿魏东戈佳云王秋虹陈永吴涛刘昂唐波
关键词:胆石微创手术
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4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23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22例行开腹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等方面优于开腹组(均P<0.05);而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肝功能指标、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均无结石残余;腹腔镜组发生胆汁漏1例,开腹组发生肝断面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43例,无结石复发及腹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与开腹途径相比疗效相当,但腹腔镜组术后恢复快,可作为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李越华魏东王琨黄松泉朱红李晓张小文邹浩
关键词:肝切除术
shRNA-Bmi1重组载体构建及其对胆囊癌裸鼠移植瘤hTER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体外构建及鉴定sh RNA-Bmi1重组载体,探讨靶向沉默原癌基因Bmi1对人胆囊癌细胞Bmi1m RNA表达、蛋白表达及对裸鼠皮下移植瘤h 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Bmi1不同位点构建4个sh RNABmi1重组质粒,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i1m RNA和蛋白表达,选择有效干扰组进行体内实验.构建GBC-SD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sh RNA-Bmi-4组(实验组)、sh RNA-Scramble(错配组),Lipofectamine(阴性对照组),GBC-SD(空白对照组).成瘤后进行移植瘤治疗,治疗6周后处死裸鼠,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移植瘤h TER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sh RNA-Bmi1重组载体.转染胆囊癌48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sh RNA-Bmi1-4组GBC-SD绿色荧光强度增强、转染效率最高,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 RNA-Bmi1-4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sh RNA-Bmi1-4组作为有效干扰序列作后续体内实验.免疫组化检测sh RNA-Bmi-4组裸鼠移植瘤h TER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了sh RNA-Bmi1重组载体,顺利进行重组载体的转化和转染实验。靶向沉默Bmi1基因可有效促进胆囊癌细胞Bmi1m RNA降解、抑制其蛋白的表达,同时有效抑制GBC-SD裸鼠移植瘤h TERT蛋白表达.
王琨魏东邹浩戈佳云李晓王琳张小文
关键词:GBC-SD皮下移植瘤
重组pcDNA 3.0-WWOX构建对胆囊癌细胞表达及△Ψm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体外构建及鉴定Pc DNA3.0-WWOX真核表达载体,探讨过表达WWOX对人胆囊癌细胞WWOXm RNA表达、蛋白表达及跨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提取人胆囊癌细胞总RNA,RT-PCR反应合成WWOX的c DNA,PCR产物回收纯化.目的基因WWOX和pc DNA3.0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XhoⅠ酶切,将双酶切WWOX片段与pc DNA 3.0载体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连接重组.pc DNA 3.0-WWOX重组质粒转化后,提取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将pc DNA 3.0-WWOX重组质粒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WWOX基因的表达水平、JC-1染色检测胆囊癌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pc DNA3.0-WWOX重组载体,经测序DNA序列与Gene Bank中WWOX序列一致.成功转染pc DNA3.0-WWOX重组质粒至胆囊癌GBC-SD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胆囊癌GBC-SD细胞转染pc DNA3.0-WWOX重组质粒48 h后pc DNA-3.0-WWOX组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m 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 DNA3.0-WWOX组蛋白表达灰度比值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 DNA3.0-WWOX组细胞线粒体内绿色荧光信号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对照组间细胞线粒体内绿色荧光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了Pc DNA3.0-WWOX重组载体,顺利进行了重组载体的转化和转染实验.靶向Pc DNA3.0-WWOX重组载体可有效抑制胆囊癌细胞WWOXm RNA降解,促进其蛋白的表达,同时有效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WWOX可能参与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途径调控胆囊癌细胞的生长.
魏东杨珮吴雪松戈佳云施智甜王琳邹浩张小文
关键词:胆囊癌细胞跨膜电位
腹腔镜肝切除的学习曲线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二科2009年7月至2014年10月完成的腹腔镜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病例24例,以手术实施时间在2011年10月前后分为早期组和后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疼痛、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数据.结果无手术死亡,完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22例,中转开腹手术完成2例;早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正常进食时间与后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及术后住院天数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断面积液1例,经调整腹腔引流管治愈;2组患者术后及随访均无黄疸、胆漏、出血、术口感染、胸腔积液、发热、肝功能不全及腹壁切口疝;术后诊断均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作为训练外科医师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但存在学习曲线,大约需要8例可使术者熟练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
李越华魏东王琨王连敏张小文王琳邹浩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手术并发症肝血管瘤
替吉奥单药对比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在大肠癌患者姑息手术后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单药在大肠癌患者姑息手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姑息手术后化疗的大肠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应用替吉奥(S-1)80 mg/m2,每日2次早晚餐后口服d1~14,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21例用亚叶酸钙200 mg/m2,dl~2,静脉输注2 h,5-Fu 500 mg/m2,dl~5,静脉输注,奥沙利铂85 mg/m2,d 1,静脉输注,每14 d重复,28d为1个周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有效治疗率(Response rate,RR)分别为28.6%和3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发生率9.5%,对照组42.8%;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4.8%,对照组38.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S-1)单药对大肠癌患者姑息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确切,毒副反应能耐受,胃肠道反应较轻,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雪松王华孙锋路明亮和海玉魏东施智甜马俊舒杰
关键词:化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