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

作品数:45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4篇肝炎
  • 7篇星状细胞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重型
  • 7篇肝星状细胞
  • 5篇鼠肝
  • 5篇重型肝炎
  • 5篇羟基喜树碱
  • 5篇喜树碱
  • 5篇纤维化
  • 5篇肝纤维化
  • 4篇增殖
  • 4篇肾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4篇罗格列酮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格列酮
  • 4篇骨髓间充质

机构

  • 45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武警江西总队...
  • 2篇九江学院
  • 2篇南昌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杭州市西溪医...

作者

  • 45篇张一
  • 8篇车媛梅
  • 6篇胡国信
  • 5篇钟岚
  • 4篇殷亮
  • 4篇陈定贵
  • 4篇张伦理
  • 4篇应杰
  • 3篇张春蕾
  • 3篇汪泱
  • 3篇邓群
  • 2篇易冬英
  • 2篇易本谊
  • 2篇钟渊斌
  • 2篇刘祥英
  • 2篇邵佳亮
  • 2篇万赞燕
  • 2篇高珍
  • 2篇黄津
  • 2篇熊靓

传媒

  • 6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肝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肝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重型肝炎(简称重肝)患者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肝患者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重肝并发肺部...
应杰张一
关键词:重型肝炎真菌感染
文献传递
人抗菌肽LL-37与PCT在肝硬化并SBP患者诊治中的意义
2015年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228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分成SBP组和非SBP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这三组受试者展开人抗菌肽LL-37与PC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BP组与非SBP组人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BP组人抗菌肽LL-37的表达水平高于非SBP组;SBP组与非SBP组PCT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BP组PCT的表达水平高于非SBP组。人抗菌肽LL-37与血清PCT水平在肝硬化合并SBP中会出现明显的高表达,这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程晓宇雷弯何颖张一李小鹏刘碧霞张伦理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血清降钙素原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有56例(91.8%) 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和γ-GT升高以及A...
陈定贵张一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肝脏损伤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e抗原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易本谊张一
关键词:免疫测定
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评价酒精性肝病与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经确诊的27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1例酒精性肝病中118例(43.5%)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101例(37.3%),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2例(0.7%),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14例(5.2%),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1例(0.3%),无肝炎病毒感染的153例(56.5%)。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组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且阳性组ALT、AST、TBil、GGT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与肝炎病毒对肝脏损伤有协同作用,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加重肝脏的损伤。
刘祥英张一
关键词:肝炎病毒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factor,PDGF)是一类与生长、发育、癌症发生等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分泌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涉及多种疾病。在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纤维化疾病中,
殷亮张一
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肝脏疾病肝纤维化
研究LX-2细胞PPARγ对iNOS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正>目的研究LX-2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iNOS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PARγ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阶段:设6个罗格列酮浓度组,1μmoL/...
张一黄津
文献传递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自成人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反复贴壁法纯化。为有效地促进其向肝细胞分化,本实验使用了HGF和bFGF联合诱导的方法,于0、7、14、21、28d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细胞表面标志甲胎蛋白(alpha_fetoprotein,AFP),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8,CK_18)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9,CK_19),同时采用Periodic Acid_Schiff(PAS)染色检测诱导细胞糖原合成及贮存功能,并留取不同时段的培养上清液,用放射免疫荧光法(radioimmunoassay,RIA)法检测AFP的分泌量。结果在诱导14d后可观察到诱导细胞变成短梭形和多角形,随诱导时间延长多角形细胞增多,并可形成肝细胞样细胞集落。第14天时AFP,CK_18表达阳性,第21天诱导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第28天CK_19表达阳性。培养上清液中14d时,检测到AFP的分泌,浓度为0.1ng/ml;17d时分泌量最高,为0.4ng/ml;21d时下降至0.3ng/ml。结论HGF和bFGF能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肝细胞,这将为肝脏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
车媛梅张一汪泱
关键词:肝细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
以重型肝炎为起病方式的肝豆状核变性26例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发生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6例以重型肝炎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
钟岚张一
文献传递
^(131)碘和MARS人工肝治疗甲亢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五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131碘和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olecular ab-sorbing recruiting system,MARS)人工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亢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2例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甲状腺功能好转和肝功能好转同步。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是内科的危重症,通过内科护肝及131碘和MARS人工肝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车媛梅张一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MARS人工肝^131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