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新宇

作品数:2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邓小平
  • 4篇历史维度
  • 3篇秩序
  • 3篇秩序建构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3篇冷战
  • 2篇动因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中美共同利益
  • 2篇外交
  • 2篇冷战时期
  • 2篇跨世纪
  • 2篇共产党
  • 2篇国格
  • 2篇国共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法则
  • 1篇新中国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
  • 8篇教育部高等学...
  • 6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中共中央文献...

作者

  • 27篇储新宇
  • 2篇李世华
  • 1篇王炳林
  • 1篇李纲
  • 1篇李纲
  • 1篇王继奎

传媒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长春市委党校...
  • 1篇理论前沿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党的文献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新远见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全需求大于经贸需求——冷战时期中美共同利益汇合点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冷战时期,无论安全领域的利益汇合点还是经贸领域的利益汇合点,都在解冻、维系和推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两个利益汇合点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彼此间的安全需求大于经贸需求,而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并没有因安全利益汇合点而消失,其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消极影响一直存在。
储新宇
关键词:冷战时期
区域秩序的建构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追求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谋求相互合作一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诉求和心愿,而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使得这些美好心愿一直在曲折中实现。但睿智的人类并未因此而停止求索,相反,现实的曲折和心愿的美好产生的落差却驱使...
储新宇
关键词:历史维度现实维度
文献传递
新中国成立到八大前后党加强学习的历史考察
2012年
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八大前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既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又重视文化学习教育;既重视国内的专业学习教育,又重视向苏联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克服了一些共产党员的骄傲自满情绪,遏止了腐败的滋生,提高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
储新宇
关键词:新中国
冷战时期中美共同利益特点分析
2012年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实现了解冻、建交与发展。这是中美两国在安全、经贸等领域寻求、发展共同利益的结果。分析这些共同利益,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在安全领域,共同应对苏联霸权;在经贸领域,往来日益加深,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共同安全利益重于共同经贸利益;因共同利益产生的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
储新宇
关键词:冷战时期
坚持邓小平国格观的跨世纪思考
审视世纪之交的世界,我们看到,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有表现,强化军事同盟的倾向有所抬头,新的“炮舰政策”又在肆虐,地区性冲突此起彼伏。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进一步坚持和弘扬邓小平国格观并对其进行深入...
李世华储新宇
文献传递
试论中国外交中的负责任行为被引量:2
2006年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领导人在诸多场合上宣布中国要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很显然,要成为负责任大国需要从内政和外交两个层面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本文将从外交层面对中国的负责任行为进行分析。
储新宇
关键词:中国外交
区域一体化的路径分析——历史维度的经验考察
2006年
区域一体化作为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对于保持国际社会的和平、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和提高人民的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区域一体化一般意义上的路径选择是怎样的呢?通过对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和北英自由贸易区筹区域化进程的经验分析,本文把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
储新宇
关键词:组织机构上海合作组织
试论区域一体化合作路径——历史维度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对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区域一体化路径选择大体经历国家作为、功能互补、组织搭建等几个相互支撑的层面。正是它们彼此间的相辅相成促进了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
储新宇
试论中小国家参与区域合作的动因——利益社会性视角下的经验分析
2012年
如同国际舞台上的大国一样,中小国家参与国际合作是其利益社会性使然,但对于中小国家而言,这种合作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合作层面。合作的动因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一般动因和特殊动因.前者表现为解决区域内部"问题"的现实性需要和迎接外部挑战的前瞻性准备,后者表现为满足参与合作和制衡大国的需要。
储新宇
试论区域合作秩序建构的动因——国家社会性视角下的经验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在当代国际社会,区域合作秩序的建构主要是主权国家在一体化中通过合作实现的。所以,区域合作秩序建构的动因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回答为什么主权国家会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区域化进程。以国家社会性为视角,对历史和现实中成功区域化的经验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区域合作取决于国家社会性诉求,国家的社会性诉求又依赖于利益的社会性,即趋利避害。但在实践中,趋利往往因国而异,避害往往因时而异。而成功的区域合作带来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当今区域合作的兴起。
储新宇
关键词:动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