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
- 作品数:29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癌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的实验性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4年
-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7例喉癌,19例声带息肉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声带息肉患者和正常人(P<0.01)。且喉癌病人的血清sIL-2R水平与喉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型、分期及手术前后均具有明显的相关趋势。提示血清sIL-2R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喉癌患者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 李光宇郑效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受体喉肿瘤
- 室带转位在声带癌手术中的应用
- 2002年
- 随着"喉功能保全性根治术"[1]概念提出以来,其功能保存性部分喉手术在全部喉癌手术中日趋受到重视,更多的喉癌患者对医生的手术要求,不但是术后生存时间长,更要求生存质量好.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与喉功能尽量保存的矛盾.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我科对6例声带癌T1N.M.患者,采用喉裂开声带癌切除,室带转位术重建声带,获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李光宇佘翠萍王轶鹏胡一多张艳秋
- 关键词:声带癌手术中
- 喉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4年
- 本实验通过对正常人及喉癌病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测定,发现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喉癌患者的血清TNF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一结果表明:TNF的产生与肿瘤直接相关,动态观察血清中TNF活性变化;可作为推测病人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指标。
- 李光宇郑效
- 关键词:TNF喉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正常人人血清
- 耳聋的基础及检测方法被引量:1
- 2002年
- 李光宇佘翠萍
- 关键词:耳聋听力检测
- 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正常人、声带息肉病人及喉鳞状细胞癌病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TNF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声带息肉病人,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01)。且血清sIL-2R水平与喉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型、分期及手术前后具有明显的相关趋势,TNF则不明显。提示:动态观察血清sIL-2R及TNF的变化,可作为分析体内抗肿瘤效应、评价疗效及监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 李光宇郑效梅淑芹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喉肿瘤
- 上颌窦脊索瘤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李光宇朱冬冬姜晓丹徐洪君佘文煜梅淑芹
- 关键词:上颌窦肿瘤脊索瘤外科手术
- 侵入颅内的鼻腔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治疗侵入颅内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的方法。方法 :9例NIP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6例侵犯前颅窝硬脑膜及脑组织的较大肿瘤行颅面联合进路或经颅进路肿物切除术 ,3例侵犯颅内较小的肿瘤经额筛窦径路切除。对术中颅底骨质缺损或硬脑膜切除者可同步修补。 5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者均补充放射治疗。结果 :7例随访 3~ 13年 ,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侵入颅内的NIP应充分考虑到其恶变的可能性 ,可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行颅面联合进路或经额窦内板切除术 。
- 王轶鹏郑军胡一多李光宇杨占泉
- 关键词:鼻肿瘤鼻窦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手术鼻腔肿瘤
- 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8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接受鼻内镜手术的89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内镜与CT和(或)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按Han(2001)的NIP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并进行随访。结果对89例NIP患者随访1~5年,其中鼻内镜手术72例,复发率为12.5%(9/72);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17例,复发率为11.8%(2/17)。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07,P〉0.05)。89例NIP患者中Ⅰ级55例,复发率为9.1%(5/55);Ⅱ级29例,复发率为17.2%(5/29);Ⅲ级5例,复发率为20%(1/5),不同临床分级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NIP患者中首次手术67例,复发率为7.5%(5/67),二次手术22例,复发率为27.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311,P〈0.05)。89例NIP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切缘阴性70例,复发率8.6%(6/70),切缘阳性19例,复发率26.3%(5/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860,P=0.09)。结论鼻内镜下行NIP切除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术创伤小,可基本完整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手术切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预后。
- 姜晓丹董震李光宇高鸽朱冬冬
- 关键词:鼻肿瘤内窥镜检查
- 变应性鼻炎两种血清学特异性IgE检测与皮肤点刺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两种血清学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系统(ImmunoCAP100系统和AllergyScreen系统)与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mtis,AR)诊断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AR阳性病史及SPT阳性结果与病史相符为AR诊断参考标准,选取2009年6-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16例AR病史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SPT及血清sIgE检查,选取本地常见的3种变应原(屋尘螨、艾蒿、豚草),探讨两种检测系统sIgE检测结果与SP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SPT结果为诊断参考标准,216例患者中SPT阳性且与病史相符158例,确诊为AR,ImmunoCAP100和AllergyScreen与SPT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1.0%和81.9%,两系统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2,P>0.05).ImmunoCAP100和AllergyScreen系统的灵敏度分别为87.2%和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1,P<0.05),特异度分别为74.1%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2,P<0.05).ImmunoCAP100和AllergyScreen系统检测结果的分级状况与SPT分级分别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63和0.617,P值均<0.01).ImmunoCAP100和AllergyScreen系统sIgE检测结果间的分级状况亦呈正相关(rs=0.715,P<0.01).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sIgE检测结果与SPT结果均有明显的一致性,以SPT为诊断参考标准,ImmunoCAP100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AllergyScreen系统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检测系统具有互补作用.
- 姜晓丹李光宇沙骥超朱学伟孟粹达董震朱冬冬
- 关键词:皮肤试验免疫球蛋白E血清学试验
- 细胞黏附分子SLeX和CD2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抗原(SLeX)和CD24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42个原发灶、24个相应癌旁组织及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患者的咽部正常黏膜组织中SLeX和CD24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对照正常黏膜组织中SLe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7.5%和30.0%;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8.3%和5.0%。CD2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33.3%和25.0%;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4.2%和0.0%。3组间两两比较,喉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X、CD24强阳性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SleX和CD24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5,P<0.05)。结论:SLeX及CD24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检测对喉癌的生物治疗和预测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光宇姜晓丹孟粹达高鸽朱冬冬
-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SLEXCD24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