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菁
- 作品数:2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脂肪肝16例糖代谢异常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脂肪肝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原因。方法 16例脂肪肝患者和 8例健康体检者同时作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C肽测定。结果 脂肪肝患者血糖浓度在试验各期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胰岛素在糖负荷 12 0min~ 180min下降缓慢 ,两组C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脂肪肝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分泌功能无关 ,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功能降低等有关。
- 杨菊红秦静张菁菁
- 关键词:脂肪肝糖耐量血浆胰岛素C肽
- 少儿体内锌和铁及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锌(Zn)、铁(Fe)、钙(Ca)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指导儿童的营养及保健。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对302名0~13岁儿童静脉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钙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儿童体内3种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缺锌占的比例最多,其次是铁,最后是钙,并且不同年龄组间缺乏率有明显差异。结论日常生活中应该合理安排儿童膳食,做到营养均衡、多样食物混搭,定期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隐患。
- 王东霞张卫群张菁菁
- 关键词:微量元素锌铁钙饮食
- 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脂、hs-CRP、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正常健康者及8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hs-CRP、TG、TC、LDL-C、D-D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各项指标间呈明显正相关,HDL-C降低,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TG、TC、HDL-C、LDL-C、D-二聚体的含量,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东霞张卫群张菁菁
-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 双波长吸光度比值法检测碳氧血红蛋白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吸光度比值法测定血液中HbCO含量,以HbCO饱和度>10%为CO中毒诊断标准。结果还原血红蛋白(Hb)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在431.5nm处,HbCO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在421.5nm处,健康人血液中HbCO饱和度平均1.65%。结论采用双波长吸光度比值法检测血液中HbCO含量,简便易行,适用于急性CO中毒的快速诊断。
- 张菁菁王东霞王伟秦静
- 关键词: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中毒
- TGF-β1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和尿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检测,探讨TGF-β1在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T1组)32例,早期DN组(T2组)41例和晚期DN组(T3组)13例,并与23例正常人(C1组)作比较。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TGF-β1和尿液中uTGF-β1水平,比较各组之间两项指标的差异,以正常组单侧95%的上限值(X±1.64S)为正常值高限,确定阳性判定标准,并以UAER为金标准,进行T1组和T2组的诊断性能评价。同时用相应方法检测各标本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最后确定TGF-β1对DN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T1、T2、T3组pTGF-β1、uTGF-β1、mAlb较C1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TGF-β1、uTGF-β1与UAER正相关,pTGF-β1和uTGF-β1的异常比UAER出现更早,检测pTGF-β1和uTGF-β1水平可作为早期发现DN的敏感指标之一,其中以uTGF-β1的临床灵敏度更高。结论 uTGF-β1联合尿mAlb能早期诊断DN,并提高诊断的性能。
- 张卫群王东霞张菁菁李平法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转化生长因子尿微量白蛋白
- 新乡市儿童与青少年960人血铅检测水平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青少年是对铅污染的敏感群体。为了解他们的血铅水平,我们收集整理了新乡市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血样进行血铅测试,结果如下:
- 张菁菁赵永新王东霞
- 关键词:血铅检测血铅水平青少年儿童污染问题铅污染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学变化的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心脏、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受损情况。方法就诊患者立即抽取静脉血2mL,急查HbCO浓度,并于中毒第1、2、3、5、7、10、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CK、CK-MB、AST、LDH。结果CO中毒患者心肌酶升高与临床中毒程度呈正相关。中毒后AST、CK、CK-MB升高于第2天达峰值;LDH升高第3天达峰值。各项指标基本在第14天恢复正常。结论及时、动态观察CO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有助于为心脏、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受损情况提供诊断依据。
- 张菁菁王东霞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血清酶学肾脏
- 血铅检测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07年
- 张菁菁王伟秦静赵永新
- 关键词:血铅全血质控物
- 自制全血质控物在血铅(Pb^(2+))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近年来各种型号的微量元素分析仪不断出现,使血Pb^2+的检测简便易行,在临床应用逐渐普及,但是国内却很难购得相应的全血质控物。为了提高血Pb^2+检测的质量,我们自制了全血质控物,用于室内血Pb^2+检测的质量控制,运用一年来,效果满意,提高了检测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 张菁菁王伟秦静赵永新
- 关键词:血铅全血质控物
- 血脂两项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脂两项(胆固醇、甘油三脂)、hs-CR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正常健康者及7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hs-CRP、TG、TC、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各项指标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TG、TC、的含量,对冠心病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王东霞张卫群张菁菁
-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