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元
- 作品数:34 被引量:370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呼肠病毒BYD1株诱导细胞凋亡能力及其穿膜蛋白结构分析
- 2007年
- 目的观察我国新分离呼肠病毒BYD1株诱导细胞凋亡能力,分析病毒致细胞凋亡与主要穿膜蛋白μl结构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细胞凋亡比例,经Student t-test检验判断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通过Lasergen V6 Megalign软件分析比对BYD1株和呼肠病毒标准株T1L、T2J和T3D的μl蛋白582.675部分的一级结构;用SWISS MODEL数据库同源模建方法分析BYD1株μl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呼肠病毒BYD1株能够诱导HeLa细胞凋亡,其μl蛋白643—675氨基酸部分的α螺旋与同型标准株T2J存在差异。结论我国新分离呼肠病毒BYDl株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其μl蛋白643—675氨基酸部分的α螺旋在细胞凋亡诱导中起重要作用。
- 段鸿元张宝元户义宋立华朱虹端青
- 儿童抗幽门螺杆菌IgG和IgA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 ( Hp)的感染状况 ,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比较分析 Hp感染后血清中抗体 ( Ig G、Ig A)水平。方法 :采用 EL ISA方法对我院消化道门诊 2 2 7例患儿同时检测血清抗 Hp抗体 Ig G、Ig A,任一项阳性者即诊断为 Hp感染。结果 :( 1) 2 2 7例门诊患儿 Hp平均感染率 5 3.7% ,男孩感染率 5 7.1% ,女孩 4 8.1%。 ( 2 ) 3岁以下就诊儿童 Hp感染率 5 7.1% ,4~ 7岁组39.1% ,8~ 12岁组 6 0 .5 % ,13岁以上 4 7.1% ;其中 6 6 .9% ( 81/ 12 0 )的 Hp阳性患儿在 8~ 12岁之间 ;( 3)Hp感染总阳性率 5 3.7% ;若单独检测 Ig G,阳性率 4 2 .7% ,假阴性率 11% ;单独检测 Ig A,阳性率 2 2 % ,假阴性率 31.7% ;两项诊断符合率达 5 7.3%。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有消化道症状伴Hp感染的患儿以 8~ 12岁居多 ,其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无症状儿童平均染率。儿童 Hp感染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感染后血清抗体水平 Ig G显著高于 Ig A,同时检测 Ig G、Ig A有助于提高 EL ISA方法
- 王晓伟张宝元马晓红任桂珍赵汉青
- 关键词:儿童血清抗体IG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 儿童食源性疾病及其监测管理被引量:5
- 2020年
- 食源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病因以细菌及其毒素、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儿童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受害群体,因其年龄、饮食结构、喂养方式、喂养环境和免疫机能等自身的特点,儿童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流行规律与监测管理与成年人都有所不同。本文根据儿童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主动监测内容、流行病学特点等提出监测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在儿童专科医院从事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提出做好主动监测工作的建议。
- 何欣张宝元
- 关键词:儿童食源性疾病感染性腹泻监测管理
- 北方四市城区2~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调查我国北方 4市城区 2~ 7岁儿童末梢全血锌原卟啉 (ZPP)水平和铁缺乏症患病率。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是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血红蛋白 (Hb)用氰化高铁法 ,末梢全血ZPP用荧光法 ,血清铁蛋白(SF)用微粒子酶免法。结果 北方 4市城区 (北京、沈阳、丹东和邢台 ) 53 3 3例 2~ 7岁儿童末梢全血ZPP含量中位数分别为 2 .4 ,2 .2 ,2 .6和 2 .8μg/( g·Hb) ,其 95%上限值分别为 3 .7,3 .9,4 .2 ,4 .4 μg/( g·Hb)。随机抽取ZPP为 3 .4~ 4 .4 μg/( g·Hb)的 1 3 8份静脉血清标本 ,其SF值为 ( 43 .61± 1 7.4 2 ) μg/L。 4市城区总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和红细胞生成缺铁 (IDE)患病率分别为 3 .92、1 .88和 7.63 %。结论 建议采用 4市的ZPP 95%上限值 ,即北京 <3 .7、沈阳 <3 .9、丹东 <4 .2和邢台 <4 .4 μg/( g·Hb)作为这些城市铁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 王天有王洛平郭锡斌李坪孙立英施萍张宝元邸桂珍
- 关键词:铁缺乏症儿童流行病学调查锌原卟啉ID缺铁性贫血
-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研讨会纪要被引量:47
- 1992年
- 为贯彻全国腹泻病控制规划,卫生部防疫司委托中华儿科学会传染消化学组及首都儿科研究所于1992年4月20~22日在京召开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研讨会。全国有关大专院校及从事腹泻临床工作的专家教授与来自14省市的代表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目的: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讨制订我国统一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以应用于教学与医疗实践,提高我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水平,加快实现腹泻病控制规划的奋斗目标。
- 方鹤松段恕诚于卫力董宗祈胡浩夫赵祥文叶瑞云陈绍潞虞爱华关德华贾梅王俊侠赵翠兰张宝元刘庆伟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重度脱水肠道外感染水样便非感染性腹泻
- 厌氧菌对小儿腹泻致病作用的探讨
- 1991年
- 厌氧菌群是人体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群。对机体的健康、营养、免疫及生物屏障(定植抗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儿童腹泻时,肠道厌氧菌群的变化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作者采用8种选择性培养基和1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应用形态学、常规生化反应、酶学反应、色谱分析及细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30名健康儿童和33例腹泻儿童的粪便菌群中肠杆菌、肠球菌、莆萄球菌及厌氧菌群中的拟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乳杆菌和难辨梭菌等8类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同时对12例腹泻患儿的十二指肠菌群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 张宝元
- 关键词:厌氧菌选择性培养基儿童腹泻生物屏障中肠
- 柯萨奇病毒IgM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柯萨奇病毒IgM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优化制备中各关键步骤的实验条件。方法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20nm的胶体金溶液,标记羊抗人IgM,制备免疫胶体金复合物,组装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纸条。结果用柠檬酸还原法制备的20nm胶体金溶液呈亮红色。胶体金标记羊抗人IgM最低稳定量是1μg/ml,最适稳定量为1.5μg/ml。最适pH为8.2。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与进口ELISA试剂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质量不但与抗原抗体的质量、层析材料的选择、胶体金的制备与标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缓冲系统、辅助添加剂的选择与优化也非常重要。
- 张宝元崔小岱马晓红张霆呼守生
-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测定
- 肠益生治疗小儿腹泻及便秘临床疗效及B/E值变化的观察与评价被引量:6
- 1995年
- 本文应用双歧杆菌发酵乳型制剂(肠益生)治疗小儿急性腹泻48例和便秘35例,并比较了腹泻患儿治疗前后双歧杆菌(B)与大肠杆菌(E)的比值变化。结果表明:肠益生对腹泻有很好的疗效,并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治疗前后B/E值有显著性差异。提示B/B值可以作为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一个指标。
- 张宝元马晓红崔彦柳军张振华孙吉萍赵惠欣李海鹰金玉玲
- 关键词:腹泻便秘双歧杆菌制剂疗效
- 6年间迁延性咳嗽患儿百日咳感染状况监测
- 赵阳米荣崔晓岱伏瑾肖飞张宝元李莉
- 半固体一步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半固体一步培养法在临床标本上分离解脲脲原体(Uu)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半固体一步培养法对Uu标准菌株及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培养,结果与常规两步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比较。结果:稀释到1×10-4倍数Uu标准菌液在半固体培养基和常规两步法培基上均能生长并使培养基变红,PCR扩增得到274bp阳性条带。107份标本经去污染筛选的83份标本,3种方法检测Uu皆阳性18份,皆阴性48份。半固体一步培养法检测Uu阳检率(37.4%)显著高于两步法(24.1%,P<0.01),与PCR法的阳性检出率(39.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固体一步法培养Uu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简便快速。
- 马晓红张宝元任桂珍王可朱学骏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