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慧

作品数:45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细胞
  • 34篇淋巴
  • 32篇白血
  • 32篇白血病
  • 29篇慢性
  • 28篇淋巴细胞
  • 28篇慢性淋巴细胞
  • 26篇淋巴细胞白血...
  • 26篇慢性淋巴细胞...
  • 14篇预后
  • 7篇蛋白
  • 7篇预后意义
  • 6篇荧光
  • 6篇荧光原位杂交
  • 6篇原位
  • 6篇原位杂交
  • 6篇细胞淋巴瘤
  • 6篇淋巴瘤
  • 5篇基因
  • 4篇球蛋白

机构

  • 34篇江苏省人民医...
  • 8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5篇于慧
  • 35篇李建勇
  • 34篇徐卫
  • 19篇李丽
  • 16篇沈秋丹
  • 10篇仇红霞
  • 9篇钱思轩
  • 9篇吴雨洁
  • 8篇范磊
  • 7篇仇海荣
  • 7篇孙雪梅
  • 6篇洪鸣
  • 6篇王莉
  • 6篇缪扣荣
  • 6篇朱雨
  • 5篇吴微
  • 5篇朱华渊
  • 5篇林琳
  • 4篇张苏江
  • 4篇夏奕

传媒

  • 9篇第11次中国...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8篇2007
  • 2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套细胞淋巴瘤一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类较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形态学方法常难以将其与其他类型小细胞淋巴瘤相鉴别。为了提高对MCL的认识,报道1例误诊为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MCL,总结该病例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符合MCL的特征,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了包括t(11;14)在内的多种染色体异常。结论:MCL为难以确诊的疾病,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多重荧光原位杂交、FCM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检查有助于MCL的诊断。
于慧徐卫吴雨洁程月新仇海荣张苏江盛瑞兰李建勇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FCM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可溶性CD23及血小板生成素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门血病(CLL)患者血清可溶性CD23(sCD23)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例CLL患者外周血标本中sCD23及TP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蛋白及CD38的表达。结果CLL患者TPO水平为67.22~1881.77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29~147.98ng/L(P=0.003);CLL患者血清sCD23水平为129.80~405.31U/ml,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5~32.99U/ml(P=0.000)。血清TPO水平与Binet分期、CD38具有显著相关性。BinetA期患者TPO水平为121.92~163.83ng/L,低于BinetB和C期患者140.57~457.48ng/L(P=0.014);CD38高表达组TPO水平113.23~199.10ng/L,高于CD%低表达组141.34~454.92ng/L(P=0.033)。而TPO与ZAP-70表达及sCD23与CD38、ZAP-70表达尤明显相关忡。另外,血清sCD23及TPO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TPO水平对CLL预后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于慧徐卫沈秋丹吴雨洁李建勇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11;14)异常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2007年 NCCN 指南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诊断要求对所有拟诊 CLL 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周期蛋白 D1(CCND1)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t(11;14),以排除套细胞淋巴瘤(MCL...
程月新徐卫李丽于慧沈秋丹仇海荣仇红霞李建勇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文献传递
TIGAR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抑制凋亡作用及其预后意义
洪鸣夏奕朱雨赵慧慧谢月范磊王莉缪扣荣于慧苗雨清吴微朱华渊陈耀宇徐卫钱思轩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基因重排及血清sCD23、TPO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染色体14q32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情况,探讨其与CLL中其他染色体异常、CD38、ZAP-70、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突变状态等预后因素的关系。 ...
于慧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免疫球蛋白
文献传递
CAG方案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CAG方案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阿糖胞苷10 mg/m2,q12 h,皮下注射,第1~14天,阿柔吡星20mg,第1,3,5,7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μg/m2,1次/d)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9例AML患者,临床有效14例(73.4%),其中完全缓解11例(57.9%),部分缓解3例(15.8%),无效5例(26.3%)。结论:CAG方案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化疗相关死亡率低。
孔祥图倪海雯于慧徐祖琼林琳孙雪梅朱学军张文曦陈健一
关键词:CAG方案中药急性髓系白血病
伴纵隔大包块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第一部分 26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于慧
关键词:预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预后
文献传递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甲基化谱的研究进展
2007年
各种类型肿瘤具有特征性的DNA甲基化模式。本文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DNA甲基化谱、DNA甲基化在CLL发病机制、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阐明CLL与基因DNA甲基化的关系。
于慧徐卫李建勇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甲基化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β_2-微球蛋白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
2007年
为了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预后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41例CLL患者的LDH、β2-MG水平以及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将LDH和β2-MG表达水平分为3个组,即:①LDH和β2-MG水平均升高;②LDH和β2-MG水平中一个升高;③LDH和β2-MG两者水平均正常。结果表明:BinetC期患者的LDH和β2-MG水平较BinetA期患者明显升高(p=0.034和p=0.036)。β2-MG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p=0.756)。经Cox回归分析,BinetC期(p=0.015)和LDH水平升高(p=0.035)与总体生存时间短显著相关,β2-MG水平与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384)。LDH和β2-MG水平均升高组较均正常组生存期短(p=0.04)。结论:Binet分期及血清LDH水平是影响CLL预后的重要因素。
沈秋丹徐卫于慧李丽张苏江李建勇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淋巴细胞白血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中bcl-6、lpp和miR-28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系中Bcl-6、LPP和miR-28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Northern blot检测8个DLBCL细胞系(CTB-1、MD901、OC1-LY8、BEVA、RCK8、MD903、HRC57和K231)bcl-6和lpp的mRNA水平,液相杂交法检测miR-28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6和LPP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bcl-6基因易位类型涉及Ig基因细胞系(Oc1-ly8、MD903、CTB-1和MD901),其bcl-6mRNA的表达较强,而在未涉及Ig基因易位的细胞系(HRC57和K231)中未见表达。lpp mRNA在CTB-1细胞系中表达阴性。miR-28在各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度高到低依次为:K231、CTB-1、MD903、HRC57、MD901、RCK8、OC1-LY8和BEVA。BCL-6蛋白在各细胞系表达由强到弱依次为:RCK8、BEVA、MD901、CTB-1、MD903、OC1-LY8、HRC57和K231;而LPP蛋白在K231细胞系中未见表达,余各细胞系表达由强到弱依次为:HRC57、OC1-LY8、BEVA、RCK8、CTB-1、MD901和MD903。各细胞系中bcl-6和lpp mRNA水平与蛋白的表达并不一致,即高mRNA水平并不一定导致蛋白的表达增加。结论:不同DLBCL细胞系具有不同的BCL-6、LPP和miR-28蛋白表达水平,各细胞系中bcl-6和lpp mRNA表达水平与它们表达的蛋白量不平行,有关bcl-6、lpp和miR-28基因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徐卫李建勇范磊乔纯于慧沈秋丹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6LPP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