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杰
- 作品数:28 被引量:24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巴喷丁药理学及其在神经痛治疗方面的研究被引量:36
- 2006年
- 张挺杰倪家骧
- 关键词:药理学特性加巴喷丁神经痛慢性疼痛综合征神经性疼痛甲基环己烷
- 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组织对大鼠痛阈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异体髓核组织对大鼠痛阈的影响,以期为椎间盘源性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SD雄性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脂肪组和髓核组,每组6只。另外9只雄性SD大鼠用来提供异体脂肪和髓核。假手术组硬膜外腔无植入腹膜外脂肪,脂肪组植入异体大鼠腹膜外脂肪(约10mg),髓核组硬膜外腔植入尾椎髓核(约3.0~4.0mg)。在术前、术后3,7,15,30d分别测定鼠尾对经皮电刺激(观察引起大鼠甩尾时的电流大小,即电刺激甩尾阈值)、温度刺激(观察自浸入至出现甩尾的间期,即温度刺激甩尾潜伏期)及机械刺激(观察引起甩尾时的砝码重量总和,即机械刺激甩尾阈值)的反应。结果:纳入动物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假手术组和脂肪组大鼠对经皮电刺激、温度刺激及机械刺激的痛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髓核组在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后对经皮电刺激[以术后15d为例,假手术组、脂肪组、髓核组电刺激甩尾阈值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08%,4.74%,-53.42%,P<0.05]、机械刺激[以术后15d为例,假手术组、脂肪组、髓核组机械刺激甩尾阈值变化百分比分别为2.10%,-1.21%,-43.77%,P<0.05]和温度刺激[以术后15d为例,假手术组、脂肪组、髓核组温度刺激甩尾阈值变化百分比分别为-4.12%,1.07%,-16.43%,P<0.05]均表现为痛觉过敏。结论:大鼠硬膜外腔注入异体髓核组织可造成大鼠痛觉过敏,这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引起根性神经痛的原因之一。
- 张挺杰倪家骧崔恒燕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硬膜外腔
- 异丙酚静脉输注与颈内动脉输注对体外循环大鼠脑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英文)
- 2005年
- 目的比较异丙酚颈内动脉输注与静脉内输注对中低温体外循环大鼠脑内氨基酸含量和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PB模型,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对照组(SC),体外循环组(CPB)组,CPB+propofol2mg/(kg·h)静脉给药组(P2V组),CPB+propofol2mg/(kg·h)颈内动脉给药组(P2A组)。结果病理检查显示,P10V组和P2A组病理损伤轻于CPB组;对脑内Glu,Asp和Gly具有抑制作用,对GABA具有促进作用。上述指标P2V组与CPB组没有差异。P10V组出现HR增快,MAP下降,而2mg/(kg·h)的异丙酚无明显的循环抑制。结论异丙酚颈内动脉连续输注具有脑保护作用,且剂量小,对循环的抑制轻微。为异丙酚脑保护研究提供新的探索。
- 郑拥军王祥瑞苏殿三赵延华张挺杰
- 关键词:颈内动脉体外循环氨基酸
-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心肺转流 (CPB)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及S 10 0 β蛋白水平变化 ,探讨其与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年龄≥ 6 5岁择期CABG患者 30例 ,于术前、术终、术后 12、2 4及 4 8h五个时间点测定血清NSE和S 10 0 β蛋白水平。评估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和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结果 (1)血清NSE水平在术终、术后 12h及2 4h显著升高 ,血清S 10 0 β蛋白水平仅在术终显著升高 ;(2 )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患者术终、术后12h血清NSE、S 10 0 β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 ;(3)术前合并糖尿病者血清NSE水平在术终、术后 12、2 4h及S 10 0 β蛋白水平在术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结论 (1)老年患者CABG后血清NSE和S 10 0 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2 )术后血清NSE和S 10 0 β蛋白水平升高与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有关 ;(3)
- 张挺杰王祥瑞杭燕南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S-100Β心肺转流蛋白水平
- 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用于颈源性头痛患者镇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CT引导下颈部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带泵治疗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及耳颞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国际头痛研究会制定的有关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择期于CT引导下行颈部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耳颞神经阻滞综合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以及服用止痛药和睡眠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由7.97±1.07降为1.07±1.7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服用止痛药物例数由治疗前29例(96.67%)降为治疗4周后3例(1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睡眠不佳由治疗前29例(96.67%)降为治疗后2例(6.6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毒副作用的发生。
- 张海泉张挺杰乔瑞冬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微创介入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
- 硬膜外腔植入髓核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TNF-α和I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对大鼠L6-S1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和IL-1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病机制提供细胞生物学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60—280g)随机分为4组:脂肪+生理盐水组(FS组)、脂肪+胶原酶组(FE)、髓核+生理盐水组(NS)、髓核+胶原酶组(NE组),每组6只。术后第15天取L6-S1脊髓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髓核对背根神经节细胞炎性介质TNF-α和IL-1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15天FE组大鼠与F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NS组与FE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5);NE组与NS组相比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5),接近于FS组水平(P>0.05)。IL-1在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未染色。结论:硬膜外腔植入异体髓核可引起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表达增加。
- 张挺杰倪家骧张春雷李娟红于翠萍
- 关键词:髓核背根神经节白细胞介素-1
- 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病因分析被引量:108
- 2003年
- 张挺杰皋源江燕于昕王祥瑞杭燕南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老年病人发生率病因分析
- 中低温体外循环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三组:CPB后1h组(n=6)、CPB后6h组(n=6)及假手术组(Sham组,n=5)。所有动物在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后经口插管控制呼吸,置入颈静脉流出管和尾动脉输入管,肝素抗凝(500μ/kg)。CPB组采用中低温CPB(26~28℃),经尾动脉灌注、颈静脉右心房-腔静脉引流,灌流量160ml·kg^(-1)·min^(-1),总转流时间2h,Sham组操作同CPB术后1h组,但不经历CPB,三组持续监测动脉压、ECG及动脉血气。CPB后1h组、CPB后6h组分别在术后1、6h时处死大鼠,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大脑组织,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CPB后1h组bax和bcl-2蛋白表达增强,CPB后6h组bax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P<0.05);与CPB后1h组比较,CPB后6h组bax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P<0.05)。与Sham组比较,CPB后1h、CPB后6h组bax/bcl-2比值、神经元凋亡率升高,CPB后6h组bax/bcl-2比值、神经元凋亡率高于CPB后1h组(P<0.05)。电镜下CPB后1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部分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嵴减少或消失;CPB后6h组可见少量神经元变性固缩、核不规则。
- 张挺杰杭燕南
- 关键词:CPB神经元凋亡BCL-2蛋白表达大鼠海马体外循环CA1区
- 5-HT对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 5 羟色胺 (5 HT)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域 (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的影响。方法 对完整SD雄性大鼠模型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 ,观察脊髓表面使用 5 HT前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频率变化 ,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不同剂量 5 HT(12 .5 μg/ 4 μl,2 5 μg/ 4 μl,5 0 μg/ 4 μl)应用后 ,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放电频率显著降低 ,且降低幅度随 5 HT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5 HT拮抗剂美西麦角 (methysergide)对 5 HT具有拮抗效应。结论 5 HT对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此作用由脊髓内 5 HT受体介导 ;5
- 张挺杰郭政
- 关键词:5-HT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放电脊髓损伤
-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后大鼠海马bcl-2和bax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英文)
- 2005年
- 背景:海马损伤被广泛认为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使关于体外循环相关的海马损伤的研究得以进行。目的:旨在研究中度低温、血液稀释体外循环对大鼠海马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选用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将大鼠分为体外循环组和假体外循环组,每组各15只。方法:体外循环组大鼠经历60min中度低温非搏动性体外循环通过使用蠕动泵和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预充用20mL11晶胶液;另外15只假体外循环组大鼠除不进行体外循环外其他操作与体外循环组完全相同。每组中6只大鼠在手术后1h断头取海马,匀浆,采用逆转录聚链酶反应方法测定bcl-2和baxmRNA表达,表达强度以bcl-2或bax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密度与看家基因β-actin比值来表示。每组中6只在手术后6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法测定神经元凋亡,蛋白表达强度以阳性面积占整个测量面积百分比表示。每组中其余3只在手术后6h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海马bcl-2和bax基因表达、蛋白Bcl-2和Bax表达。②两组大鼠海马脱氧核糖核酸末?
- 张挺杰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海马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