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
- 作品数:2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社科规划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古代经典的社会和谐之论
- 2012年
-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人们转而寻求古代经典中的智慧。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对于如何维护社会和谐,如何建设各种和谐人际关系,提出了可资借鉴的主张,对于当今时代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滕云
-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以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性学习也称为探究性学习,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将之运用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新知识和解决社会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使其受益终生。
- 滕云梁福根朱明秋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职高专古代文学
- 略谈客家民俗与广西各民族风俗融合
- 2013年
-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从中原祖地迁徙至南方各地,对迁入地土著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客家民俗在政治、商业、饮食、服饰、民居及客家山歌等多方面的独特风貌,体现出与广西土著文化相融合的特征,是民族融合的鲜明体现,也是客家人与当地各民族人民和谐相处的表征。
- 滕云
- 关键词:客家民俗民族融合
- 唐代落第诗研究
- 本文以唐代落第诗作为研究对象。所谓落第诗,是指反映科举落第事件以及与落第相关的人们的行为活动、心理状态的诗歌。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有言:“唐人以科举为题材的诗篇,还是以写落第的作品为最好。”1又云:“我们还应当看到那...
- 滕云
- 关键词:唐代落第诗诗歌创作诗史互证
- 文献传递
- 初唐公主庄园宅第诗的艺术贡献
- 2006年
- 滕云
- 关键词:庄园宅第初唐诗坛诗歌发展歌功颂德
- 古代文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微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采用立体化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设施创设音画效果,营造情境气氛,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开放学生思维空间,将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的娱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
- 滕云
-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
- 从唐代落第文学看落第举子屡败屡战的原因
- 2012年
- 唐代落第举子留下了大量落第诗文,袒露了应考落第后的心迹。研究这些落第文学,可以窥探这种科举热潮的现象后面应举人屡败屡战的社会原因以及落第举子应考的心路历程。
- 滕云
- 关键词:唐代科举社会原因
- 民族民间舞蹈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然生态意识被引量:1
- 2016年
- 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自然生态中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艺术地反映人民群众在自然生态中的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隐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密切关系。在大学课堂的民族民间舞蹈欣赏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引领学生在欣赏与想象中体味自然生态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观照,成为培养学生自然生态意识的一条良好途径。
- 滕云
-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自然生态意识
- 从唐宋诗词看科举制度由唐至宋的人文进步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经过由唐至宋的变迁,到宋代逐渐成熟完善。一是在选拔过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公正性,包括废荐举、绝请托,完善推广考试回避制度,以及殿试、锁院、糊名、誊录制度的实行等;二是逐步实施了增加录取名额、特奏名制度等人文关怀性政策。考试及录取程序中的一系列渐进的改革措施,体现出显著的人文进步性。这一变迁在唐宋文人的诗词中亦有所体现。
- 滕云
- 关键词:唐宋诗词科举制度
- 基于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特质的课程教改探索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活性地存在于各自的朝代。今天的古代文学课程往往仅把古代文学作品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使得它的原初态活性特征越来越遭忽视,青年学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教改实践证明,把对古代经典诵、唱、演和古诗文写作引入课程实训环节,是回归古代文学原初态、激发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途径。
- 梁福根滕云
-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