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3篇甲氧西林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碳青霉烯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青霉烯
  • 2篇慢性
  • 2篇耐药金黄色葡...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克雷伯菌
  • 2篇基因分型
  • 2篇甲氧西林耐药
  • 2篇甲氧西林耐药...
  • 2篇肺炎克雷伯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富阳中...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富阳区...

作者

  • 13篇赵锋
  • 4篇同俏静
  • 4篇林洁
  • 3篇赵晋
  • 2篇张钧
  • 2篇袁玉华
  • 2篇谢鑫友
  • 2篇叶志弘
  • 2篇严平
  • 1篇周彩萍
  • 1篇庄爱周
  • 1篇王文元
  • 1篇俞云松
  • 1篇傅鹰
  • 1篇朱永良
  • 1篇朱志俊
  • 1篇宋静娟
  • 1篇杨敏春
  • 1篇王海萍
  • 1篇刘志伟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测定的临床价值评价被引量:9
2002年
林洁谢鑫友朱永良赵锋
关键词: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
血液科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调查与干预
2017年
目的通过对血液科病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3例血流感染病例的调查及感控干预,为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6月事件发生期间设定为A组107例,2013年7月-12月设置为B组629例,2014年设置为C组1 081例,2015年设置为D组1 161例;对2013年6月3例CRKP致血流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采取消毒隔离等干预措施,根据事件发生期、干预后分组并追踪30个月,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间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 3例菌株属同一基因克隆,经启动消毒隔离等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仅发生1例CRKP新病例,事件发生期、干预后CRK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暴发流行事件。结论接触传播是此次事件的主要疑似因素;落实接触隔离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强化终末消毒,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同俏静赵晋陈冬容王海萍赵锋俞云松
关键词:血流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诺卡菌病的实验室诊断重要性被引量:6
2017年
诺卡菌(Nocardia)是一种腐生型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该菌是一类机会致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或外伤进入人体内,引起肺部、皮肤甚至全身的急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病变。诺卡病(Nocardiosis)是由诺卡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的症状相似,容易造成误诊.且诺卡菌与分枝杆菌具有相似的染色特征、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故及时、准确地诊断出诺卡菌.对疾病的确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大意义。
赵锋傅鹰季京淑谢鑫友
关键词:诺卡菌病肉芽肿性病变少见疾病机会致病菌慢性化脓性诺卡菌感染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及流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属条件致病菌,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革兰阴性杆菌之一。由于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机制之一是通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头孢菌素酶(AmpC酶)实现。
赵锋林洁蒋琰陈衍俞云松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产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流行性Β-内酰胺类
加强护理病房患者重复感染同种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重复感染同种细菌的药敏变化。方法 对ICU患者痰培养标本进行统计,选择7d后再度出现同一种细菌的病例,进行药敏分析。结果重复感染最多的为铜绿假单胞菌为18株,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强,对复方新诺明最为敏感,前后药敏变化不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较苯唑西林敏感,前后变化明显的是苯唑西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较为敏感,前后变化明显的为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结论 对于ICU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短时间内感染同一种细菌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选用复方新诺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首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妥布霉素。
叶耀红林洁赵锋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痰培养标本
对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及对策被引量:8
2010年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自1961年首次报道第1株MRSA以来,其临床检出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目前美国MRSA检出率约50%~70%。我国任南报道MRSA检出率为79.93%。
同俏静赵锋王文元朱志俊袁玉华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医院获得性临床检出率MRSA重症监护病房
致病微生物在麻醉操作中传播风险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提高对麻醉操作中致病微生物传播风险的认识,以规范麻醉医生术中的无菌操作,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45例全身麻醉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ime0)、麻醉后5分钟(Time1)及麻醉后2小时(Time2),对每一例手术患者使用的静脉三通旋塞阀、螺纹管接口、氧气流量调节钮、减压阀门表面、麻醉机呼出气入1:3、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麻醉车操作台面等术中易被污染的7个区域点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静脉三通旋塞阀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污染程度增加,在Time0呈无菌状态,Timel的45例中84.4%有细菌生长,菌落数在12CFU/ml,Time2时各监测点菌落数在7~21CFU/ml,其中Time1组与Time0组、Time2组与Time0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监测点菌落数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结论手术麻醉过程中,静脉三通旋塞阀极易造成污染,执行规范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患者手术后感染的风险。
同俏静赵锋何雪芬应方方赵晋叶志弘
关键词:致病微生物麻醉操作
浙江省富阳区临床分离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富阳区临床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基因分型及药敏特征等流行现状。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两家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中经头孢西丁纸片表型筛选确认的44株MRSA进行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spa、SCCmec基因分型,筛查pvl基因,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分型图谱进行菌株间的同源性分析。同时应用16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44株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4%(44/268)。两家医院流行的主要克隆不同,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以ST59-t437-SCCmecⅣ型为主,菌株间同源程度低;人民医院以ST5-t311-SCCmecⅡ型为主,部分菌株间同源程度高。检出3株pvl阳性菌株,占6.8%。药敏结果表示MRSA对β内酰胺类普遍耐药,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85.0%),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株。结论富阳地区MRSA的检出率相对较低,流行以ST5-t311-SCCmecⅡ型为主,两家医院MRSA流行的主要克隆有较大差异。MRSA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不同基因型别的菌株其药敏结果有差异。
严平陆元胜李珺赵锋阮陟张钧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同源性分析药敏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本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所产β-内酰胺酶类型,用以指导临床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按2005年NCCLS的标准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美洛培南等12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物对3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三维试验、改良三维试验、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32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敏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他啶(42.2%),头孢吡肟(36.5%)、哌拉西林(33.5%)、其次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敏感率依次为33 3%、31.2%、24.6%。美洛培南敏感率为9.3%,中介率为23.2%。三维试验结果表明6株产碳青霉烯酶,其中1株产金属酶,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筛选金属酶仅1株阳性,与三维试验结果一致,2株能被氯唑西林抑制,可能是AmpC酶的变异子,另3株均不能被克拉维酸、氯唑西林、EDTA抑制,其余菌株中有2株产AmpC酶,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4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可能以外膜孔蛋白丢失或主动泵出系统过度表达为主,不是以产碳青霉烯酶为主。
宋静娟赵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Β-内酰胺酶耐药性
中医辨证分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VCS参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是否引起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VCS(V volume C conductivity S scatter)相应的变化。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116病例分成三组,分别为肝郁脾虚型43例,湿热中阻型38例,瘀血阻络型35例,同时选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48例。对各组进行ALT、WBC、CD4+、CD8+、CD4+/CD8+、MLV、MLV-SD、MLC、MLC-SD、MLS、MLS-SD的检测,分析各组上述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三组的ALT、CD8+、MLV、MLV-SD、MLC-SD、MLS-SD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D4+、CD4+/CD8+、MLC、MLS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湿热中阻型比较,肝郁脾虚型的CD8+、MLV-SD、MLC-SD、MLS、ML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ALT、CD4+、CD8+、CD4+/CD8+、MLV、MLV-SD、MLC-SD、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瘀血阻络型比较,ALT、CD4+、CD8+、CD4+/CD8+、MLV、MLV-SD、MLC-SD、MLC-SD、MLS、ML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证侯的变化,淋巴细胞的亚群表达及VCS参数的结果发生相应的变化,表明三者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实验指标。
袁满春赵锋刘志伟杨敏春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VCS参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