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护理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介入
  • 5篇健康
  • 4篇动脉
  • 4篇血液
  • 4篇整体护理
  • 4篇介入治疗
  • 4篇健康教育
  • 4篇冠心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营养
  • 3篇膳食
  • 3篇住院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带教

机构

  • 3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学院

作者

  • 32篇林碧
  • 8篇许乐
  • 4篇郭燕梅
  • 3篇林树德
  • 2篇黄子杰
  • 2篇林昀
  • 2篇洪华山
  • 2篇方文添
  • 2篇陈少琳
  • 2篇陈如玲
  • 2篇吴小南
  • 2篇林丽珍
  • 2篇姜春华
  • 1篇廖承熙
  • 1篇吴建明
  • 1篇吴航洲
  • 1篇李琳
  • 1篇黄燕临
  • 1篇李阳
  • 1篇赵萍

传媒

  • 8篇福建医药杂志
  • 5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冠心病患者疾病危险因素与健康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冠心痛患者疾病危险因素与健康保健知识,进而为健康教育策略及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对6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疾病危险因素、有效控制措施、发病至前往医院求治的时间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缺乏体育锻炼、高血脂、肥胖和不良饮食方式、高血压、糖尿病是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约半数患者的急救知识和保健知识较差:患者ACS发作时服用硝酸脂类药物或速效救心丸以缓解缺血状况的有329例,占53.5%。这些患者发作后24~48h才送医院,日间发作的患者就诊所需时间较夜间发作的患者短(P<0.01)。结论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保健知识匮乏,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整体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林碧陈芳庄玲丹陈少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健康教育
5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布,对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大多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偏低;其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存在相关性。结论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则会导致负面影响。
黄燕临林碧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延续护理对PCI术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PCI术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8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20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给常规护理,评价出院后1、3及6个月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统计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例数及再入院例数。结果观察组出院1、3、6个月时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ACE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PCI术后,通过延续护理的实施,可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MACE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改善患者预后。
黄燕萍林碧
关键词:延续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服药依从性
血液科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前后的比较分析
1999年
林树德林碧
关键词:健康教育计划血液科口腔溃疡毛发脱落健康教育方式骨髓穿刺检查
住院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116例调查报告被引量:6
2007年
探讨与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为全面评价抗高血压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依据。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116例高血压患者及212例血压正常者进行同期的横断面调查与比较。结果:(1)除躯体疼痛感外,高血压患者有关生理、心理、社会的7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高血压组男女对比,除男性生理职能维度低于女性,其他维度无性别差异;(3)病程进入多元回归分析方程变量。住院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显著低于血压正常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程。
林碧钟水英
关键词:高血压住院患者健康
护理本科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本市三级甲等医院的7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68±0.49)分;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青年组(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P〈0.05);自我效能感高分组实习生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自我效能感低分组(P〈0.05)。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整体心理状况良好,其中自我效能感高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状况明显好于自我效能感低者。
林碧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护理本科实习生
KAB研究技术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心肌梗塞临床健康教育对策的探讨
1999年
本文通过研究心肌梗塞患者的保健认知水平与行为模式,探索临床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KAB问卷调查43名住院治疗的心肌梗塞患者。结果研究表明心肌梗塞患者掌握的保健知识内容欠缺、水平低下,预防疾病的观念淡薄,同时卫生行为尚未形成、自救能力较差。结论临床健康教育不仅是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职责,也是降低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黄子杰林碧
关键词:心肌梗塞健康教育
老年血液病人的心理护理
1998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患血液病的老年也在增加。1995~1996年我病区收住468例血液病人,老年人占19%(89例)。老年人心理特点与年青人有着明显不同,老年人随着各种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衰退,对疾病耐受性降低,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笔者针对本病区老年血液病人的特点,在心理护理上注意了如下几点,谨提出,供参考。
赵萍林碧
关键词:血液病病人心理护理病区年青人耐受性
护士群体自我效能及疲劳与竞争态度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护士群体竞争态度,分析自我效能及疲劳与竞争态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疲劳量表(FS-14)、竞争态度量表(CAS-C)对福州市某三甲医院796名护士进行调查,探讨护士群体的竞争性及其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效能及疲劳的相关性。结果762名护士自我效能感平均为(2.47±0.54)分与国内常模(2.86±0.5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P〈0.01)。自我效能与良性竞争呈正相关(r=-0.231,P〈0.01);自我效能与过度竞争未发现相关性(r=0.037,P〉0.01);躯体疲劳、脑力疲劳与良性竞争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1,-0.149;P〈0.01);躯体疲劳、脑力疲劳与过度竞争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2,0.164;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得到方程模型:Y良性竞争=17.892+8.285自我效能-0.896躯体疲劳+0.337过度竞争。Y过度竞争=17.597+0.136良性竞争+0.635躯体疲劳+2.008自我效能。结论自我效能及疲劳与竞争态度有相关性,建议进行合理干预提高自我效能,降低疲劳程度,完善竞争系统的构建,增强良性竞争,减少过度竞争。
林碧李琳
关键词:护士自我效能
运动在良性室性早搏诊断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探讨运动在良性室性早搏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下蹲运动后室性早搏减少或消失,并通过其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室性早搏者25例被分为运动+心理治疗组(I组)和运动+药物+心理治疗组(I组),随访1~18个月。结果:实现随访20例,失访5例。20例随访者均回归工作,18例(90%)于2~4周内回归工作。结论:运动+心理治疗或辅以提高心率的药物可使良性室性早搏的早搏减少或消失,回归工作和学习。
洪华山陈春雷林碧
关键词:室性早搏心理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